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23|回復: 0

[医药临床]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9-3-29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
诊断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住院患者

一、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颤病(TCD编码:BNV 1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ICD-10编码:G20.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张伯礼、吴勉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出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贾建平、陈生弟主编,2013年出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

中气不足、气血亏虚证

脾肾两虚、痰浊内阻证

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证

阴阳两虚、痰瘀交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严重生活自理困难、已并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颤振程度,肌僵直,步态姿势等主症,神态、面色、饮食、二便等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评定量表: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及潜血试验、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膀胱残余尿测定、卧立位血压监测、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MoCA等)、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甲状腺功能、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颅脑MRA/CTA、脑电图、脑部PET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

(1)中气不足、气血亏虚证:健脾升清、补益气血

(2)脾肾两虚、痰浊内阻证:补脾益肾、豁痰化浊

(3)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证:滋补肝肾、活血通络

(4)阴阳两虚、痰瘀互阻证:滋阴补阳、祛瘀化痰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它中医特色治疗

(1)针刺治疗:头针、体针疗法

(2)中药泡洗技术

(3)艾灸疗法

(4)推拿治疗

4.运动康复

5.西药治疗

6.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肢体颤抖、迟缓僵直、头晕、姿势不稳等主要症状改善。

2.四肢或纵轴张力较前明显改善。

3.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尿便障碍症状改善。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如继发肺部感染加重症状,或精神异常难以控制等增加住院费用或不适合内科常规治疗者。

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等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突然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如骨折、肺部感染等,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该路径。

二、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TCD编码:BNVl30、ICD-10编码:G20.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21天                实际住院日:天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一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一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二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二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三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三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四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四

牵头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

牵头人:

杨文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

鲍远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汪 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怀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谢道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文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gyz9999 發表於 2025-7-27 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评析与诊疗要义》

按:2018年版临床路径以"病证结合"为纲,体现了中医辨治疑难脑病的规范化思路。今就其中医理法要旨阐发如下:

一、病机辨治体系建构特点
本路径将"本虚标实"核心病机细化为四大证候:中气不足证取法东垣"脾胃内伤"学说,主以补中益气汤化裁;脾肾两虚证承袭《医宗必读》"积痰成颤"理论,当用六君子汤合龟鹿二仙胶;肝肾不足证宗叶天士"肝风内动"论,宜选大定风珠合通窍活血汤;阴阳两虚证则本于张景岳"两仪"思想,可选地黄饮子合涤痰汤。此四纲八目,暗合河图洛书之数理。

二、特色诊疗技术应用规范
1. 针刺疗法当遵"三才配穴法":百会(天才)调元神,风池(地才)熄肝风,合谷(人才)和气血。临床研究表明,头针舞蹈震颤区配合电针可降低UPDRS评分2-3分(P
钱佟 發表於 2025-7-29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阐微》

按:2018年版临床路径之设,实本《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旨,融汇中西医学精要而成。今就路径要义分疏如次:

一、诊断要诀
(一)辨病机枢要
颤病之发,本虚标实为纲。肝风内动为标,脾肾亏虚为本。观路径所列四证:中气不足证见颤振伴倦怠纳差,此《脾胃论》所谓"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之候;痰瘀交阻证则显《丹溪心法》"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变。四诊尤当察舌脉,气血亏虚者舌淡脉弱,痰瘀阻络则舌紫苔腻。

二、治疗法度
(一)方药运用精义
1. 补益剂运用:中气不足证宜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用量须达30-60克始能升举清阳;肝肾不足证当选龟鹿二仙胶合通窍活血汤,取"精血同源"之义。
2. 祛邪剂配伍:痰浊内阻证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时,当佐以石菖蒲、远志开窍;瘀血阻络证投血府逐瘀汤需配伍地龙、全蝎等虫类药,此叶天士"久病入络"之治。

(二)外治要术
1. 针刺法:头针取舞蹈震颤区(顶颞前斜线前1/5),体针选百会、风池、合谷、太冲,暗合"四关调神"古法。研究表明,电针频率以2-15Hz为佳,可调节基底节区多巴胺水平。
2. 中药熏洗:用透骨草、伸筋草、鸡血藤各30克煎汤泡浴,水温维持40℃为宜,此《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之实践。

三、临证要点
1. 证候传变:临床常见证型转化,如气血亏虚日久可转为阴阳两虚,当以脉象变化为转方依据。
2. 中西互参:UPDR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存在相关性(r=0.62,P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