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37|回覆: 1

[醫藥臨床] 銀翹散加大黃的功效和作用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3-21 11: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國醫大師熊繼柏常用表裏雙解法治療感冒高熱,跟熊繼柏學習期間,見他臨床上常用銀翹散加生大黃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高熱,每獲良效。

臨床驗案

顏某,男,4歲,2019年2月16日初診。刻診見高熱3天,夜間更甚,伴有咳嗽、咽痛、扁桃體紅腫、大便4日未解,舌苔薄黃,指紋青紫等症狀。

辨證:風熱感冒。

治則:疏風解表,通腑瀉熱。

主方:銀翹散加大黃。

方藥:銀花12g,連翹12g,竹葉8g,荊芥8g,牛蒡子8g,淡豆豉10g,蘆根6g,薄荷5g,桔梗6g,生大黃4g,生甘草6g。3劑,水煎服。

第1劑後,熱退,大便已解。服完第2劑,咽痛、咳嗽消失。第3劑未服,病情告愈。

溫病條辨】云:『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咳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小兒外感風熱、邪郁肌腠、衛表失和,則致身熱;風熱邪毒熏蒸咽喉,壅遏肺氣,則有咽痛、咳嗽;胃中素有燥熱,則大便不通。以銀翹散疏風清熱利咽,生大黃通腑瀉熱,讓邪氣速有出路,故熱速退去,治獲良效。

臨床中用表裏雙解法治療各種感冒高熱、脾胃病、肝膽病等,需要繼續臨床驗證。(劉斌雄 湖南省婁底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山診所 劉婷玉 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長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陸交 發表於 2025-4-14 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銀翹散加大黃表裏雙解之妙用析微

銀翹散加大黃一法,實為吳鞠通銀翹散與仲景承氣法之巧妙結合,誠如熊繼柏教授臨床所示,於風熱感冒高熱之證確有奇效。此方之妙,在於表裏同治、上下分消,使邪有出路,熱自退矣。

表裏雙解之機理
銀翹散本為吳鞠通【溫病條辨】治溫病初起之辛涼平劑,具疏風清熱、宣肺透邪之功。加生大黃一味,則使本方兼具通腑瀉熱之效。蓋風熱之邪初犯肺衛,若兼陽明腑實,則表裏俱熱,單解表則裏熱不除,純攻下則表邪內陷。銀翹散加大黃,外疏風熱,內瀉積滯,使表裏之邪分消走泄,正合"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之經旨。

方藥配伍精義
方中銀花、連翹為君,清熱解毒;薄荷、牛蒡子辛涼透表;荊芥雖性溫,然與大隊涼藥相伍,反增透表之力;蘆根、竹葉清熱生津;桔梗、甘草利咽止痛。尤妙在生大黃之用,其性苦寒,既瀉陽明實熱,又具清熱解毒之效。大黃用量宜輕(本案用4克),取其"通因通用"之意,非為峻下而設。諸藥相合,共奏表裏雙解之功。

臨床辨證要點
此方適用於風熱感冒兼陽明腑實證,當見發熱重、惡寒輕、咽痛咳嗽、大便乾結、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等症。若純屬表證而無裏實者,不宜妄投大黃;若見惡寒重、無汗、苔白者,又當慎用銀翹散。本案患兒高熱、咽痛、便秘、指紋青紫,正是表裏俱熱之明證,故投之立效。

臨證變通之法
臨床運用時,若咳嗽甚可加杏仁、桑白皮;口渴甚加天花粉;熱甚加石膏;咽喉腫痛甚加板藍根、玄參。然須謹記:表裏雙解法當以表邪未解、裏實已成者為宜,若表邪已入裏化熱,或裏實未成者,又當另擇他方。

銀翹散加大黃一法,體現了中醫"給邪出路"的治療智慧。通過表裏同治,使風熱之邪從汗而解,陽明積熱從下而泄,故能收效迅捷。然臨床運用仍需辨證精確,方能效如桴鼓。學者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靈活變通,庶幾不負先賢制方之苦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