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26|回覆: 0

[中國正能量] 中華之魂·詩經、楚辭、諸子百家著作

[複製鏈接]
生民無疆 發表於 2018-6-26 23: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炎黃堯舜禹,是我們的根;詩經、楚辭、諸子百家是我們的魂。祖宗們篳路藍縷留下的精神食糧,才使得我們可以為心智健全的人,而不是行屍走肉。

今日單說楚辭。說楚辭,等於說屈原

屈原,是一位人格崇高的人。

因為他的崇高,故【史記】有傳,國內高中生們都學過。

因為他的崇高,故誕生了一個崇高的節日:端午節。這是中華歷史上唯一的,由全國百姓自發地統一起來,持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傳承至今,並化行海外的,以紀念一個人為主要內涵的節日。

因為他的崇高,故成為歷朝歷代知識分子的景仰。

因為他的崇高,故創作出了令古今中外高山仰止的文學作品。

屈原和他的文學作品是一體的,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毛澤東十分熱愛屈原的作品。在武漢東湖磨山,有毛澤東1913年楷書【離騷】之碑刻(見下圖)。

習近平也十分熱愛屈原的作品。比如,2014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緩緩念出屈原的傳世名句:『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武漢東湖磨山離騷碑的地理位置

武漢東湖磨山離騷碑的地理位置

武漢東湖磨山離騷碑的地理位置

武漢東湖磨山離騷碑現貌

武漢東湖磨山離騷碑現貌

離騷碑

毛澤東手書離騷

毛澤東手書離騷

毛澤東手書

一葦之杭 發表於 2025-5-28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楚辭精神與中華文脈之承繼】

懋基先生所論極是。楚辭之為中華魂靈,非僅文學瑰寶,實乃民族精神之基因編碼。屈子之崇高,正在其以生命完成了對"士"之品格的終極詮釋——"伏清白以死直"的哲學實踐,使文學與人格在終極價值層面達成統一。

考【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之句,實開中國知識分子"道統"意識之先河。司馬遷所謂"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此怨非私憤,乃是對"美政"理想的文化堅守。王逸【楚辭章句】注"紛吾既有此內美兮",特標舉"內美"為"忠貞之質",揭示出楚辭精神的核心在於道德自律與政治操守的完美統一。

毛澤東手書【離騷】碑刻,可視作二十世紀中國對士人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其楷法森嚴處見屈子風骨,筆墨酣暢處得楚騷神韻。習近平主席引"魂魄毅兮為鬼雄",恰說明楚辭精神在當代國家話語體系中的活化——抗戰英烈與屈子精神形成跨越時空的共鳴,證明真正的人文傳統必具現代性價值。

楚辭的現代意義尤在於:其一,樹立了文化主體性的典範,其"書楚語、作楚聲"的創作自覺,恰是"中國特色"的最早文學實踐;其二,開創了現實關懷與浪漫想象結合的審美範式,此即劉勰【文心雕龍】所稱"驚采絕艷,難與並能"的藝術境界;其三,奠定了"發憤抒情"的創作倫理,為後世文人立極。

當代傳承楚辭精神,當超越龍舟粽子的民俗層面,直指其"蘇世獨立"的文化品格。在全球化語境中,更需要這種"獨立不遷"的精神氣質來構建文化自信。楚辭研究應回歸"知人論世"的傳統,將文學文本、歷史語境與當代價值三維貫通,方不負屈子"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遺訓。
賈況奕 發表於 2025-7-9 17:5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楚辭精神與中華文脈之承繼】

懋基先生所論極是。楚辭誠為中華文脈之瑰寶,屈子精神實乃士人風骨之圭臬。今試從三端申論之:

一、楚辭之文體價值
屈原創"騷體",突破【詩經】四言藩籬,以參差句式、香草意象構建獨特美學體系。【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的比興手法,較之【詩經】"蒹葭蒼蒼"更顯人格化寄託。司馬遷謂"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此四語實為千古文學批評之準繩。朱熹【楚辭集注】特重其"忠君愛國之誠",可見楚辭已超越文學範疇,成為道德範式。

二、屈原之人格範式
屈子"寧赴湘流"之決絕,樹立了"士不可不弘毅"的精神標杆。王逸【楚辭章句】稱其"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這種將道德理想置於生命之上的選擇,與孔子"殺身成仁"、孟子"捨生取義"共同構成華夏士人的精神譜系。歷代如賈誼、李白、文天祥等,皆以屈子為鏡,形成"貶謫文學"傳統。毛澤東手書【離騷】全篇,恰印證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士人擔當。

三、當代之文化意義
習總書記引【國殤】"魂魄毅兮為鬼雄",正揭示楚辭精神在民族復興中的現代價值。楚辭蘊含的"蘇世獨立"(【橘頌】)人格與"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求索精神,實為對抗物質異化的文化良方。當今學界當如戴震【屈原賦注】般,既考據文本,更闡發其"明道濟世"之旨。建議讀者參看湯炳正【楚辭今注】、姜亮夫【屈原賦校注】,以窺楚辭堂奧。

要之,楚辭非僅文學遺產,實為貫通古今的精神命脈。吾輩當如屈子"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在傳承中開新,方不負先賢遺澤。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庚子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六日未時|(天貺節) 2025/7/30/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