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24|回覆: 1

[中藥大全] 貫眾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連結]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8-12-29 11: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貫眾

貫眾

貫眾

貫眾,中藥名。主要爲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蹄蓋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莢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烏毛蕨科植物烏毛蕨、蘇鐵蕨、狗脊蕨等的根莖。春、秋採挖,削去葉柄、鬚根,除淨泥土,曬乾。分布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和浙江等地。具有殺蟲;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用於風熱感冒;溫熱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帶下及鉤、蛔、絛蟲等腸寄生蟲病。

中藥材貫眾

中藥材貫眾

貫眾圖片

貫眾的作用

貫眾的作用

貫眾圖片

貫眾的功效

貫眾的功效

貫眾圖片

貫眾簡介

藥材名:貫眾

拼音:Guàn Zhònɡ

別名:止濼、貫節、貫渠、百頭、虎卷、扁苻、貫來、貫中、渠母、貫鍾、伯芹、藥渠、黃鐘、伯萍、樂藻、草鴟頭、伯藥、藥藻、鳳尾草、蕨薇菜根、貫仲、管仲、綿馬貫仲

來源:本品爲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的根莖及葉柄殘基。秋季採收,將全株挖起,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洗淨,曬乾。

性狀:全體略呈圓錐形,似鳳梨,長10-20cm,直徑4.5-8cm,表面密生整齊的葉柄殘基及黃棕色膜質鱗片,並有彎曲的鬚根。葉柄殘基呈扁圓柱形,稍彎曲,質硬,折斷面棕色,近邊緣處有細小分體中柱5-10(-13)個,環狀排列。剝去葉柄殘基,可見根莖,質堅硬,橫斷面有黃白色分體中柱5-13個,作環狀排列。氣特異,味微澀、苦。

以個大,質堅實,葉柄斷面棕綠色者爲佳。

化學成分:粗莖鱗毛蕨的根莖含綿馬酸(filixic acid)BBB、PBB、PBP等,黃綿馬酸(flavaspidic acid)AB、BB、PB,以及白綿馬素(albaspidin)。還含東北貫眾素(dryocrassin),α-D-葡辛糖-δ-內脂-烯二醇(α-D-glucooctano-δ-lactone enediol),異戊烯腺甙(isopentenyaldenosine)。又含三萜成分:裏白烯(diploptene),9(11)-羊齒烯[9(11)-fernene],鐵線蕨酮(adiantone),29-何帕醇(29-hopanol),裏白醇(diplopterol),雁齒烯(filicene)等。

性味:苦;澀;微寒;有小毒

歸經:肝;胃經

貯藏:置乾燥處。

禁忌:陰虛內熱及脾胃虛寒者不宜,孕婦慎用。

貫眾的功效

殺蛔、絛、蟯蟲,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風熱感冒。溫熱斑疹,吐血,衄血,腸風便血,血痢,血崩,帶下,瘡瘍,尿血,月經過多,刀傷出血,蛔蟲、饒蟲、絛蟲病,人工流產,產後出血。

貫眾的作用

1、驅蟲作用

粗莖鱗毛蕨,即東北貫眾,根稱綿馬,含粗綿馬精(Filicin)49.17%,可作歐綿馬Dryopterisfilixmas(L.)Schott的代用品,驅除絛蟲。歐綿馬能麻痹絛蟲,應用歷史已很長。國內報告,貫眾(品種未經鑑定)在體外對豬蛔有效。粗莖鱗毛蕨還能驅除牛肝蛭。其複方煎劑對牛片形吸蟲病及闊吸盤吸蟲病有治療功效。

2.抗病毒作用

上海報導,貫眾對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8株、亞洲甲型病毒)在雞胚試驗上有強烈抑制作用,在小鼠(滴鼻法)試驗上也有效,但作用較弱。此抗病毒作用與其所含鞣酸有關(含14.5%)。陝西亦報導,貫眾對流感病毒的甲型(PR8)、亞洲甲型(57-4)、乙型(Lee)、丙型(1233)、丁型(仙台)均有抑制作用。在用人胚腎原代單層細胞的組織培養上,也證明貫眾對479號腺病毒3型、72號脊髓灰質炎Ⅱ型、44號愛可9型、柯薩奇A9型、柯薩奇B5型、乙型腦炎(京衛研1株)、140號單純疱疹等七種有代表性病毒株有較強的抗病毒作用。歐綿馬的水煎劑也有抗單純疱疹病毒的作用。

3.抗菌作用

江西、湖南、廣東報導,當地貫眾有某些抑菌作用,但效力不強,農村中作飲水消毒或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據稱,對皮膚真菌也有些抑制作用。

4.對子宮的作用

煎劑及精製後的有效成分對家兔的離體及在位子宮有顯著的興奮作用,收縮增強,張力提高。粗莖鱗毛蕨注射液對豚鼠(0.1-0.7ml,每毫升相當生藥50mg)、家兔(0.8-1.3ml)的離體子宮有顯著的興奮作用,運動頻率及緊張度均增加,振幅減小,大劑量呈現強直性收縮;但換洗後,仍可恢復正常。蛾眉蕨貫眾對子宮作用不甚明顯。

貫眾的用法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中藥大辭典】

外用:研末調塗。--【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5-15g;或入丸、散。--【中華本草】

外用:適量,研末調塗。--【中華本草】

貫眾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①治蛔蟲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

貫眾一兩,鶴虱一兩(紙上微炒),狼牙一兩,麝香一錢(細研),蕪荑仁一兩,龍膽一兩(去蘆頭)。上藥搗細羅爲散。每於食前以淡醋湯調下二錢。(【聖惠方】貫眾散)

②治鉤蟲病

㈠貫眾三斤,黃荊葉二斤,蜂蜜六斤四兩,檳榔、鶴虱各半斤,霍丸四兩;㈡貫眾三斤,黃荊葉二斤,蜂蜜六斤,陳皮一斤;㈢貫眾三斤,黃荊葉二斤,蜂蜜七斤,檳榔、榧子各半斤,雷丸三兩,鶴虱四兩。各方製法,均是各研細末,充分和勻,先將蜂蜜熬至滴水結塊爲度,攪拌藥粉,放在清潔搗臼里搗二千杵左右,制丸。每丸潮重二錢五分左右。均在晚飯後一至二小時服,十至十二歲,一次服四丸;十三至十六歲,服六丸;十六歲以上服八丸。(【浙江醫學】2(9):384,1961)

③治鉤蟲病

貫眾三兩,苦楝皮、山紫蘇、土荊芥各五錢。煎湯,成人-次服用。(【中醫雜誌】(3):3,1959)

④解一切諸熱毒,或中食毒、酒毒、藥毒等

貫眾、黃連、甘草各三錢,駱駝峰五錢。上爲細末。每服三錢,冷水調下。(【普濟方】貫眾散)

⑤治瘡疹出快肥紅

貫眾一兩(揀,洗淨,焙乾),赤芍藥一兩,甘草半兩,川升麻半兩,枳殼(麩炒,去穰)半兩。上爲末。每服-錢,水一小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快斑散)

⑥預防麻疹

貫眾五錢,銀花五錢,鬼燈籠三錢。水煎服,連服五劑以上,每日服一劑。(【陸川本草】)

遊客  發表於 2018-12-30 10:00
這個原來叫貫眾呀?路邊長了好多呢,原來也是草藥。長見識了。謝謝
馮反珏 發表於 2025-4-28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貫眾藥性考辨與臨證應用指要】

貫眾者,蕨類植物之根莖入藥,其名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位列下品。歷代本草對其性味功效論述頗詳,今就傳統藥性理論與現代研究相結合,略陳管見。

一、本草源流考辨
貫眾品種繁雜,自古有"五貫眾"之說。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詳辨其形態:"葉如大蕨,其根形色毛芒全似老鴟頭"。今考【中國藥典】所載正品爲鱗毛蕨科粗莖鱗毛蕨,其斷面分體中柱呈環狀排列,乃鑑別要點。李時珍【本草綱目】謂其"治下血崩中帶下,產後血氣脹痛",道出其涼血止血之要義。

二、性味歸經析微
其性苦寒沉降,兼得澀斂之性。【雷公炮製藥性解】言其"入肝、胃二經",肝主藏血,胃爲多氣多血之腑,故能清血分鬱熱而止血痢崩漏。現代研究示其所含綿馬酸類成分,確有收縮血管作用,佐證古人"澀可固脫"之說。然其小毒之性,正如【本草正】所誡:"性寒而澀,惟熱毒熾盛者宜之"。

三、臨證應用要訣
1. 驅蟲之效:所含綿馬素類對寄生蟲神經節有麻痹作用,尤善治絛蟲。可配伍檳榔、南瓜子,仿【醫學衷中參西錄】驅蟲方義。
2. 血證應用:治崩漏宜醋制,配合地榆、側柏葉;治熱毒血痢當生用,佐以黃連、白頭翁。
3. 時疫防治:古人用其"辟時疫",今研究證實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可配金銀花、板藍根。

四、使用禁忌申明
陰虛內熱者慎用,恐苦寒傷陰;脾胃虛寒者忌服,防涼遏中陽。孕婦用之當遵"有故無殞"之訓,必驗症確屬血熱妄行者,可少量佐入方中。

今人用藥,當遵古而不泥古。貫眾雖爲傳統藥物,其現代藥理研究已揭示部分作用機制。然臨證之際,仍需辨證施治,不可見血即投,遇熱輒用。正如徐靈胎所言:"用藥如用兵,貴乎配伍得宜"。學者當於經典中求其本,在實踐中驗其真,方得貫眾運用之三昧。
愛美麗 發表於 2025-4-29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貫眾藥性考辨及臨證應用指要】

貫眾者,百草中殺蟲解毒之要藥也。考其源流,【神農本草經】列之下品,謂其"主腹中邪熱氣,諸毒,殺三蟲";李時珍【本草綱目】詳載其"治下血崩中,帶下,產後血氣脹痛"之效。今據歷代本草文獻及現代研究,詳析其用如次。

一、藥性考辨
貫眾味苦微澀,性微寒,質沉而降,入肝、胃二經。其特異之氣味,乃含綿馬酸類、黃綿馬素等活性成分所致。觀其藥材性狀,根莖橫斷面可見黃白色分體中柱環列,此即【本草圖經】所謂"斷面有星點"之特徵。貯藏需避濕防霉,誠如【雷公炮炙論】云:"凡使,須以糯米泔浸一宿,曝干用。"

二、功效析微
1. 殺蟲之功:尤善驅蛔、絛、蟯三蟲,其效機制在於所含綿馬酸類物質可麻痹蟲體。張仲景【金匱要略】已有"用貫眾方寸匕,水服之"治蛔蟲的記載。
2. 清熱涼血:對於溫熱發斑、血熱妄行之吐衄崩漏,可配合生地黃、牡丹皮同用。朱丹溪云:"血熱妄行者,貫眾炭佐之。"
3. 解毒消腫:治時疫溫毒,常與金銀花、連翹配伍。【溫病條辨】載其"解時氣疫毒"之效。

三、臨證要點
1. 配伍禁忌:陰虛內熱者慎用,恐傷陰液;脾胃虛寒者忌服,防更損中陽。孕婦用之宜炒炭減毒,量不過三錢。
2. 炮製要訣:生用殺蟲力強,炒炭增止血之效。現代研究證實,高溫炮製可降低其綿馬酸毒性。
3. 劑量權衡:常規用量6-15克,過量易致嘔吐、腹瀉。【本草正義】警示:"苦寒沉降,過服傷胃。"

四、現代應用
今人研究證實其提取物對流感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然須注意,不同基源品種藥效差異顯著,正品當以粗莖鱗毛蕨爲佳,其斷面分體中柱5-13個者爲道地。

結語:貫眾乃攻邪之藥,非補益之品。用得其宜,則蟲積可消,熱毒可解;妄投濫用,反傷正氣。醫者當宗"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訓,中病即止。存其殺伐之功,制其偏頗之性,斯爲善用貫眾者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