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22|回復: 1

[中药大全] 贯众的功效与作用

[複製鏈接]
中草药手册 發表於 2018-12-29 11: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贯众

贯众

贯众

贯众,中药名。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分布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和浙江等地。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中药材贯众

中药材贯众

贯众图片

贯众的作用

贯众的作用

贯众图片

贯众的功效

贯众的功效

贯众图片

贯众简介

药材名:贯众

拼音:Guàn Zhònɡ

别名:止泺、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苻、贯来、贯中、渠母、贯钟、伯芹、药渠、黄钟、伯萍、乐藻、草鸱头、伯药、药藻、凤尾草、蕨薇菜根、贯仲、管仲、绵马贯仲

来源:本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根茎及叶柄残基。秋季采收,将全株挖起,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全体略呈圆锥形,似凤梨,长10-20cm,直径4.5-8cm,表面密生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黄棕色膜质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稍弯曲,质硬,折断面棕色,近边缘处有细小分体中柱5-10(-13)个,环状排列。剥去叶柄残基,可见根茎,质坚硬,横断面有黄白色分体中柱5-13个,作环状排列。气特异,味微涩、苦。

以个大,质坚实,叶柄断面棕绿色者为佳。

化学成分:粗茎鳞毛蕨的根茎含绵马酸(filixic acid)BBB、PBB、PBP等,黄绵马酸(flavaspidic acid)AB、BB、PB,以及白绵马素(albaspidin)。还含东北贯众素(dryocrassin),α-D-葡辛糖-δ-内脂-烯二醇(α-D-glucooctano-δ-lactone enediol),异戊烯腺甙(isopentenyaldenosine)。又含三萜成分:里白烯(diploptene),9(11)-羊齿烯[9(11)-fernene],铁线蕨酮(adiantone),29-何帕醇(29-hopanol),里白醇(diplopterol),雁齿烯(filicene)等。

性味:苦;涩;微寒;有小毒

归经:肝;胃经

贮藏:置干燥处。

禁忌: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贯众的功效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贯众的作用

1、驱虫作用

粗茎鳞毛蕨,即东北贯众,根称绵马,含粗绵马精(Filicin)49.17%,可作欧绵马Dryopterisfilixmas(L.)Schott的代用品,驱除绦虫。欧绵马能麻痹绦虫,应用历史已很长。国内报告,贯众(品种未经鉴定)在体外对猪蛔有效。粗茎鳞毛蕨还能驱除牛肝蛭。其复方煎剂对牛片形吸虫病及阔吸盘吸虫病有治疗功效。

2.抗病毒作用

上海报道,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8株、亚洲甲型病毒)在鸡胚试验上有强烈抑制作用,在小鼠(滴鼻法)试验上也有效,但作用较弱。此抗病毒作用与其所含鞣酸有关(含14.5%)。陕西亦报道,贯众对流感病毒的甲型(PR8)、亚洲甲型(57-4)、乙型(Lee)、丙型(1233)、丁型(仙台)均有抑制作用。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的组织培养上,也证明贯众对479号腺病毒3型、72号脊髓灰质炎Ⅱ型、44号爱可9型、柯萨奇A9型、柯萨奇B5型、乙型脑炎(京卫研1株)、140号单纯疱疹等七种有代表性病毒株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欧绵马的水煎剂也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3.抗菌作用

江西、湖南、广东报道,当地贯众有某些抑菌作用,但效力不强,农村中作饮水消毒或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据称,对皮肤真菌也有些抑制作用。

4.对子宫的作用

煎剂及精制后的有效成分对家兔的离体及在位子宫有显着的兴奋作用,收缩增强,张力提高。粗茎鳞毛蕨注射液对豚鼠(0.1-0.7ml,每毫升相当生药50mg)、家兔(0.8-1.3ml)的离体子宫有显着的兴奋作用,运动频率及紧张度均增加,振幅减小,大剂量呈现强直性收缩;但换洗后,仍可恢复正常。蛾眉蕨贯众对子宫作用不甚明显。

贯众的用法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研末调涂。--〖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研末调涂。--〖中华本草〗

贯众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蛔虫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

贯众一两,鹤虱一两(纸上微炒),狼牙一两,麝香一钱(细研),芜荑仁一两,龙胆一两(去芦头)。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淡醋汤调下二钱。(〖圣惠方〗贯众散)

②治钩虫病

㈠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四两,槟榔、鹤虱各半斤,霍丸四两;㈡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陈皮一斤;㈢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七斤,槟榔、榧子各半斤,雷丸三两,鹤虱四两。各方制法,均是各研细末,充分和匀,先将蜂蜜熬至滴水结块为度,搅拌药粉,放在清洁捣臼里捣二千杵左右,制丸。每丸潮重二钱五分左右。均在晚饭后一至二小时服,十至十二岁,一次服四丸;十三至十六岁,服六丸;十六岁以上服八丸。(〖浙江医学〗2(9):384,1961)

③治钩虫病

贯众三两,苦楝皮、山紫苏、土荆芥各五钱。煎汤,成人-次服用。(〖中医杂志〗(3):3,1959)

④解一切诸热毒,或中食毒、酒毒、药毒等

贯众、黄连、甘草各三钱,骆驼峰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冷水调下。(〖普济方〗贯众散)

⑤治疮疹出快肥红

贯众一两(拣,洗净,焙干),赤芍药一两,甘草半两,川升麻半两,枳壳(麸炒,去穰)半两。上为末。每服-钱,水一小盏,入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快斑散)

⑥预防麻疹

贯众五钱,银花五钱,鬼灯笼三钱。水煎服,连服五剂以上,每日服一剂。(〖陆川本草〗)

遊客  發表於 2018-12-30 10:00
这个原来叫贯众呀?路边长了好多呢,原来也是草药。长见识了。谢谢
冯反珏 發表於 2025-4-28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贯众药性考辨与临证应用指要》

贯众者,蕨类植物之根茎入药,其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位列下品。历代本草对其性味功效论述颇详,今就传统药性理论与现代研究相结合,略陈管见。

一、本草源流考辨
贯众品种繁杂,自古有"五贯众"之说。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详辨其形态:"叶如大蕨,其根形色毛芒全似老鸱头"。今考《中国药典》所载正品为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其断面分体中柱呈环状排列,乃鉴别要点。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其"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道出其凉血止血之要义。

二、性味归经析微
其性苦寒沉降,兼得涩敛之性。《雷公炮制药性解》言其"入肝、胃二经",肝主藏血,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故能清血分郁热而止血痢崩漏。现代研究示其所含绵马酸类成分,确有收缩血管作用,佐证古人"涩可固脱"之说。然其小毒之性,正如《本草正》所诫:"性寒而涩,惟热毒炽盛者宜之"。

三、临证应用要诀
1. 驱虫之效:所含绵马素类对寄生虫神经节有麻痹作用,尤善治绦虫。可配伍槟榔、南瓜子,仿《医学衷中参西录》驱虫方义。
2. 血证应用:治崩漏宜醋制,配合地榆、侧柏叶;治热毒血痢当生用,佐以黄连、白头翁。
3. 时疫防治:古人用其"辟时疫",今研究证实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可配金银花、板蓝根。

四、使用禁忌申明
阴虚内热者慎用,恐苦寒伤阴;脾胃虚寒者忌服,防凉遏中阳。孕妇用之当遵"有故无殒"之训,必验症确属血热妄行者,可少量佐入方中。

今人用药,当遵古而不泥古。贯众虽为传统药物,其现代药理研究已揭示部分作用机制。然临证之际,仍需辨证施治,不可见血即投,遇热辄用。正如徐灵胎所言:"用药如用兵,贵乎配伍得宜"。学者当于经典中求其本,在实践中验其真,方得贯众运用之三昧。
爱美丽 發表於 2025-4-29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贯众药性考辨及临证应用指要》

贯众者,百草中杀虫解毒之要药也。考其源流,《神农本草经》列之下品,谓其"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李时珍《本草纲目》详载其"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之效。今据历代本草文献及现代研究,详析其用如次。

一、药性考辨
贯众味苦微涩,性微寒,质沉而降,入肝、胃二经。其特异之气味,乃含绵马酸类、黄绵马素等活性成分所致。观其药材性状,根茎横断面可见黄白色分体中柱环列,此即《本草图经》所谓"断面有星点"之特征。贮藏需避湿防霉,诚如《雷公炮炙论》云:"凡使,须以糯米泔浸一宿,曝干用。"

二、功效析微
1. 杀虫之功:尤善驱蛔、绦、蛲三虫,其效机制在于所含绵马酸类物质可麻痹虫体。张仲景《金匮要略》已有"用贯众方寸匕,水服之"治蛔虫的记载。
2. 清热凉血:对于温热发斑、血热妄行之吐衄崩漏,可配合生地黄、牡丹皮同用。朱丹溪云:"血热妄行者,贯众炭佐之。"
3. 解毒消肿:治时疫温毒,常与金银花、连翘配伍。《温病条辨》载其"解时气疫毒"之效。

三、临证要点
1. 配伍禁忌:阴虚内热者慎用,恐伤阴液;脾胃虚寒者忌服,防更损中阳。孕妇用之宜炒炭减毒,量不过三钱。
2. 炮制要诀:生用杀虫力强,炒炭增止血之效。现代研究证实,高温炮制可降低其绵马酸毒性。
3. 剂量权衡:常规用量6-15克,过量易致呕吐、腹泻。《本草正义》警示:"苦寒沉降,过服伤胃。"

四、现代应用
今人研究证实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然须注意,不同基源品种药效差异显著,正品当以粗茎鳞毛蕨为佳,其断面分体中柱5-13个者为道地。

结语:贯众乃攻邪之药,非补益之品。用得其宜,则虫积可消,热毒可解;妄投滥用,反伤正气。医者当宗"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训,中病即止。存其杀伐之功,制其偏颇之性,斯为善用贯众者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