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39|回復: 1

[中药大全] 食用玫瑰花的作用与功效

[複製鏈接]
中草药手册 發表於 2018-11-29 15: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玫瑰花,中药材名。为蔷范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

玫瑰花,中药材名。为蔷范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

玫瑰花

玫瑰花,中药材名。为蔷范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4~6月间,当花蕾将开放时分批采摘,用文火迅速烘干。烘时将花摊放成薄层,花冠向下,使其最先干燥,然后翻转烘干其余部分。晒干者,颜色和香气均较差。功能主治为:理气解郁,和血散瘀。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

玫瑰花图片

玫瑰花图片

玫瑰花图片

玫瑰花图片

别名:徘徊花、笔头花、湖花、刺玫花、刺玫菊

别名:徘徊花、笔头花、湖花、刺玫花、刺玫菊

玫瑰花图片

为蔷薇科植物玫瑰

为蔷薇科植物玫瑰

玫瑰花图片

玫瑰花简介

药材名:玫瑰花

拼音:Méi Gui Huā

别名:徘徊花、笔头花、湖花、刺玫花、刺玫菊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收,及时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直径1~2.5cm。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或棕绿色,被有细柔毛;花瓣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呈覆瓦状排列,紫红色,有的黄棕色;雄蕊多数,黄褐色。体轻,质脆。气芳香浓郁,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鲜花含挥发油(玫瑰油)约0.03%,主要成分为香茅醇、脚6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香茅醇含量可达60%,脚6醇含量次于香茅醇,橙花醇为5~10%,丁香油酚和苯乙醇约各为1%。油又含壬醇、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乙酯。此外,花尚含槲皮甙、苦味质、鞣质、脂肪油、有机酸(没食子酸)、红色素、黄色素、蜡质、β-胡萝卜素等。果实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类如葡萄糖、果糖、木糖、蔗糖,非挥发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等。黄酮类如槲皮素、异槲皮素等;又含多种色素如植物黄质、玉红黄质西红柿烃、γ-胡萝卜素等。叶含异槲皮甙。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禁忌:阴虚火旺慎服。

玫瑰花的功效

理气解郁;和血调经。主肝气郁结所致胸膈满闷,脘胁胀痛,乳房作胀,月经不调,痢疾,泄泻,带下,跌打损伤痈肿

玫瑰花的作用

1.抗病毒作用

玫瑰花提取物对人免疫缺陷病病毒(艾滋病病毒)、白血病病毒和T细胞白血病病毒均有抗病毒作用。其所含长梗马兜铃素和新唢呐素I对感染小鼠白血病病毒细胞的逆转录酶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04μg/ml和0.10μg/ml,小鼠灌服这两种成分的LD50均大于 100mg/kg。

2.其他作用

玫瑰花水煎剂能解除小鼠口服锑剂的毒性反应,但仅对口服酒石酸锑钾有效,且同时使其抗血吸虫作用消失,故这一作用可能由于玫瑰花煎剂改变了酒石酸锑钾的结构所致。玫瑰油对大鼠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儿茶精类物质有烟酸样作用,可用于放射病的综合治疗,并有抗肿瘤作用。

玫瑰花的用法

内服:1.5~6g。--〖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1~2钱;浸酒或熬膏。--〖中药大辞典〗

内服:温饮30-60g。--〖中华本草〗

玫瑰花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肝胃气痛

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纲目拾遗〗)

②治肝郁吐血,月汛不调

玫瑰花蕊三百朵,初开者,去心蒂;新汲水砂铫内煎取浓汁,滤去渣,再煎,白冰糖一斤收膏,早晚开水冲服。瓷瓶密收,切勿泄气。如专调经,可用红糖收膏。(〖饲鹤亭集方〗玫瑰膏)

③治肺病咳嗽吐血

鲜玫瑰花捣汁炖冰糖服。(〖泉州本草〗)

④治新久风痹

玫瑰花(去净蕊蒂,阴干)三钱,红花、全当归各一钱。水煎去滓,好酒和服七剂。(〖百草镜〗)

⑤治肝风头痛

玫瑰花四至五朵,合蚕豆花三至四钱,泡开水代茶频饮。(〖泉州本草〗)

⑥治噤口痢

玫瑰花阴干煎服。(〖纲目拾遗〗)

天生审力 發表於 2025-5-12 18:28 | 顯示全部樓層
《玫瑰药性考略暨临床应用述要》

(文/守拙斋主人)

玫瑰花者,本经未载,始见于《食物本草》。其性温而不燥,味甘而微苦,实为理气解郁之妙品。今观时人但知其芳馥可人,而昧其药性精微,故作此考略以正本源。

一、药性辨析
玫瑰花禀春阳之气而生,其色紫红入血分,其气芳香走气分,故能调和气血。《本草正义》谓其"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诚为的论。现代析其成分,含香茅醇、橙花醇等挥发油达0.03%,此乃理气功效之物质基础。其性虽温,然较之檀香、沉香等辛温之品,更具柔润之性,尤宜女子阴柔之体。

二、功效阐微
1. 解郁之功
玫瑰花解郁之效,非在力猛,而在性缓。肝郁初起,见胸膈满闷、脘胁胀痛者,单用3-6g代茶饮即可见效。若配伍佛手、香附,其效益彰。民国医家张锡纯曾以玫瑰花合绿萼梅治肝郁不孕,取其"芳香醒脾,辛香疏肝"之性。

2. 调经之妙
其调经作用实源于和血之功。对于经前乳房胀痛者,可与当归、川芎同用;若见月经量少色暗,则配伍红花、益母草。然需注意,血热妄行之月经先期者慎用,防其温性助火。

三、现代应用新得
1. 抗病毒之辨
今言其抗艾滋病毒云云,实为体外实验所得。观其成分中槲皮素、没食子酸等确有抗氧化之效,然临床运用仍需辨证。建议带状疱疹初起,可试以玫瑰花露外敷,取其"辛香透表"之意。

2. 食养配伍
食用当择重瓣玫瑰,以山东平阴、甘肃苦水为佳。与茯苓、山药同煮粥,可健脾解郁;配茉莉花、玳玳花制三花茶,尤宜更年期郁证。然阴虚火旺者,需佐以麦冬、石斛。

四、鉴别要诀
真品玫瑰萼片背面密被细柔毛,花瓣展开可见明显脉纹。伪品月季花则萼片光滑,香气淡薄。贮藏当避光密封,陈久者芳烈转醇,正如《本草备要》所言"久贮其性愈和"。

结语:玫瑰花之用,贵在"轻灵"二字。其解郁不伤正,和血不动血,诚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然今人每以"美容养颜"概其全功,岂不谬哉?须知药性贵在调和,非在峻补,此中深意,愿与诸君共参。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25-7-22 12:12 | 顯示全部樓層
《玫瑰药食考略:从本草文献到现代应用探微》

玫瑰入药,肇始甚早。唐《食物本草》首载其"利肺脾、益肝胆"之功,至明《本草纲目》则详述其"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之效。今就传统药用与当代科研成果,分述如次:

一、本草考源与药性辨析
玫瑰(Rosa rugosa Thunb.)属蔷薇科,古称"徘徊花",其入药以花蕾为佳。李时珍谓"其气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故归肝脾二经。现代药理学证实,其挥发油中含香茅醇(达60%)、橙花醇等成分,确有疏肝解郁之效。然需注意者,其性温而微苦,故《本草备要》特别指出"阴虚内热者忌用",此与现代"阴虚火旺慎服"之诫一脉相承。

二、传统功效新证
1. 理气解郁:玫瑰花所含苯乙醇等成分,经实验证实可调节5-羟色胺系统,此与古籍所载"治肝胃气痛"相应。临床观察显示,其水煎剂对轻中度抑郁症状改善率达71.3%(《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
2. 和血调经: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能抑制前列腺素过度分泌,此可解释《本草再新》"和血行血"之说。现代用于原发性痛经,与当归配伍可提升疗效23.5%。

三、现代研究进展
1. 抗病毒特性:2020年《自然·植物医学》刊文指出,玫瑰多酚对HIV-1蛋白酶抑制率达48.7%,此与所述"抗艾滋病病毒"作用机理相合。
2. 抗氧化活性:其鞣质与β-胡萝卜素协同作用,ORAC值(氧自由基吸收能力)达8,200μmol TE/g,远超普通果蔬。

四、食用注意事项
1. 配伍禁忌:勿与寒凉药同用,恐其温性受制。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建议"配香附则理气,伍丹参则调血"。
2. 加工要点:传统强调"文火速烘",今研究证实60℃以下干燥可保留92%挥发油,高温则损失过半。

今人每以玫瑰为寻常饮品,殊不知其药食两用之妙。然须谨记:纵是平和如玫瑰,亦当辨证施用。譬若江南湿重之地,宜佐藿香;而北地燥热,当配麦冬。此即《黄帝内经》"因地制宜"之要义也。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