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327|回复: 0

[讲古] 巫蛊之祸的原因和影响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青禾田讲古 发表于 2018-11-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巫蛊之祸?巫蛊之祸死了多少人?

对于和皇后、太子的仇怨,江充并不是太在乎。

要知道,此时已经是公元前91年,汉武帝已经66岁了。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这个年纪是绝对的高龄了。也就是说,汉武帝随时有可能死掉,太子刘据随时有可能即位当皇帝。

那江充为什么不太在乎和太子之间的仇怨呢?

那是因为江充已经抓住了事情的重点,毕竟此时的皇帝还是汉武帝,而汉武帝既然能杀了女儿,为什么就不能杀死儿子呢?太子又怎么样,汉武帝又不是只有刘据一个儿子,其他的儿子又不是不想当这个太子,他们之间同样勾心斗角,自己只要成功的让汉武帝怀疑太子,换个太子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例如,前几年,汉武帝宠爱的钩弋(yì)夫人给汉武帝生的儿子刘弗陵就非常受汉武帝的喜爱,有些专门揣摩皇帝心思的大臣,已经开始猜测汉武帝有更换太子的念头了。

而且,越是年长的太子,这时候越容易受到汉武帝的怀疑。怎么?怀疑太子心急当皇帝,所以对自己行巫蛊事陷害啊。

巧合的事,就在此时,汉武帝做了个梦,梦见有很多木头人,拿着棍子要打他。醒来之后,不知是心里作用还是真的,汉武帝感觉自己的身体明显变得很差。

汉武帝本来就怀疑有人用巫蛊之术在害他,这下更加确信了。

江充见此良机,当然是极力鼓动汉武帝不能忽视此事,应该一查到底。

汉武帝认可,让江充全权负责此事。

江充大权在握,再次活跃起来。

他召集了一些胡族巫师,让他们负责搜寻行巫蛊之事的人,四处挖掘行巫蛊事的必须用品:木偶人。

本来,这时的长安城中,颇为流行巫蛊之事。不管有用没用,哪怕只是觉得好玩,很多人都在这样做。

所以江充的行动简直是大丰收。凡是被挖掘出木偶人的,附近的人都会被当做嫌疑犯抓起来。抓起来之后,就是严刑拷打,施以铁钳烧灼之刑,逼他们认罪,并逼问同伙。很多人受刑不过,胡乱攀诬。

江充则是一个都不放过,只要相关的,一律抓、打、杀。

从都城长安,到下属各地、各郡国,因为此案受牵连而死的,多达数万人。

对于死了多少人,汉武帝并不在意。汉武帝在意的是,用巫蛊害自己的人,是不是全部被抓住了,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当然有啊。因为此时的江充,刚刚开始收网啊。

江充向汉武帝汇报:“皇宫之中也有巫蛊之气,不铲除的话,于陛下身体不利。”

汉武帝不假思索,当即让江充进入皇宫,搜查宫中行巫蛊之人。

江充带着人在皇宫中一通搜查,最后在太子宫中挖掘出行巫蛊事的木偶人。江充当即表示,要马上禀报皇帝。

太子刘据吓坏了。

关于太子宫中搜出的木偶人是太子所为,还是江充派人偷偷放入借以陷害太子,说法不一。很多人认为是太子遭江充陷害,但是《汉书》上几处提及这次巫蛊之祸的文字里面,都没有一个字表示是江充栽赃陷害。

如果真的是太子主动行此巫蛊之事的话,细想起来,就更加可怕了。光是凭借想象力,就足够编成一部汉宫的宫斗戏了。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太子是解释不清楚了,而且太子根本不敢到汉武帝面前去解释。

而此时的汉武帝,因为身体不好,又怀疑皇宫中有人要害他,并没有住在长安城的皇宫之中,而是住在更加舒适,但是距离长安有一定距离的甘泉宫中。

太子刘据感觉自己被逼上绝路,也下了狠手。他派人假冒皇帝的使者,将江充等人抓了起来。

江充万万没想到太子还有这一手,当即被抓住,带到太子面前。

太子恨得眼里冒火,指着江充破口大骂:“你个奸贼,祸害了赵国国君和太子还不够,现在又来祸害我们父子来了。”然后,太子命人砍了江充的脑袋。

冒险家江充就这样死了。说不上忠还是奸,也说不上成还是败,总之,这就是江充的结局了。当然,还有点余波,那就是借江充之势发达起来的江充的家族,后来也被诛灭。

太子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无奈之下,武装起一批忠于自己的卫士,起兵造反了。或者说,是拥兵自保。

汉武帝得知太子造反,开始还不太相信,派使者去召太子前来。

结果派出去的使者害怕被太子杀死,根本没敢前去见太子,而是躲了一段时间,就跑回来向汉武帝汇报,太子真的造反了,不肯应召前来。

汉武帝雷霆大怒,派新任丞相刘屈牦(lí)带兵捉拿太子。

太子不甘束手就擒,派兵和刘屈牦的军队大打出手,双方混战成一团,死伤数万人。

最后,汉武帝带病返回长安城,太子的军队立刻瓦解。

太子刘据知道大事已去,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逃离长安,藏到湖县泉鸠里。不久之后,消息泄露,地方官派人抓捕,刘据不愿受辱,自缢而死。刘据的两个孩子也一同遇害。

没有跟随刘据逃离的妃子、孩子也都被害。

刘据一共有三子一女,都死于这次巫蛊之祸中,但是其后代,活下来一个孙子,刘询,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事后,汉武帝怒火未息,又派人去收缴皇后卫子夫的皇后印。卫子夫痛哭一场后,自缢身亡。

一场巫蛊之祸,汉武帝逼死自己的妻子、女儿、儿子、孙子,豪门权贵身死族灭的不知凡几,普通百姓和士兵受牵连及战乱死者,更是达到数万之众。

万叫 发表于 2025-7-21 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巫蛊之祸考析:权力结构失衡下的汉宫悲剧》

一、巫蛊之祸的本质与肇因
巫蛊之祸(前91年)实为西汉武帝晚年权力结构失衡所引发的政治清洗。其核心矛盾在于:
1. 武帝晚年多疑心理:年迈帝王对死亡与权力更迭的焦虑,投射为对巫蛊诅咒的偏执。《汉书·江充传》载‘上春秋高,意多所恶’,此种心理状态为江充构陷提供土壤。
2. 外戚与储君之争:卫氏外戚(卫青、霍去病)虽已式微,然太子刘据‘仁恕温谨’的政风与武帝‘崇法黜儒’之策形成潜在冲突。钩弋夫人子刘弗陵的受宠,更动摇嫡长继承制。
3. 酷吏政治恶化:江充任绣衣直指使者,‘劾察贵戚近臣’的职权被异化为排除异己的工具。其利用胡巫‘掘蛊’之举,实为法家‘术治’的极端化表现。

二、死亡人数考辨
《汉书·武帝纪》仅记‘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当分三层解读:
直接处决:长安贵戚、宫人涉案者‘斩首市曹’,如公孙贺父子、阳石公主等。
牵连诛族:按汉律‘大逆无道’罪‘腰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诸邑公主、卫伉等皆族灭。
郡国波及:郡国官吏为表忠而扩大清查,如涿郡太守刘屈牦‘坐蛊狱’被诛。
当代学者田余庆考证,实际死亡约在3-5万人间,占当时长安人口的5%-8%。

三、深层次政治影响
1. 继统危机:太子刘据自尽导致武帝被迫立幼子刘弗陵,引发霍光专权隐患。
2. 意识形态转向:剧烈内耗促使武帝颁《轮台诏》,从‘外事四夷’转为‘禁苛暴,止擅赋’。
3. 司法体系异化:巫蛊案开‘腹诽心谤’入罪先例,为后世‘酷吏罗织’提供范本。

四、历史镜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评此祸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警示在于:当皇权失去制度制衡,个人意志凌驾法制时,巫蛊之类的‘符号化罪名’便会成为权力倾轧的凶器。此种非理性政治清算模式,在中国帝制时代反复重演,实为专制政体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痼疾。

(全文798字)
贾况奕 发表于 2025-7-23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巫蛊之祸的历史本质与政治逻辑考析》

巫蛊之祸作为汉武帝晚年重大政治事件,其本质是皇权政治下‘父子相疑’的极端表现。据《汉书·武五子传》记载,此案牵连致死者‘前后数万人’,实为西汉中期统治危机的集中爆发。本文拟从三个层次剖析其因果:

一、心理机制的历史渊源
汉武帝晚年呈现典型的‘老年猜忌症候’,此现象在专制君主中具有普遍性。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揭示,江充正是利用帝王‘恶衰老’的心理弱点,将自然生理衰退曲解为巫蛊作祟。值得注意的是,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卫太子刘据监国时‘颇有能名’,已埋下父子权力张力的伏笔。这种‘储君贤明反致疑’的悖论,实为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构性矛盾。

二、政治操作的制度空间
江充得以构陷太子,关键在于汉代‘诏狱’制度的缺陷。据《汉书·刑法志》,当时‘穷治党与’的司法程序,使‘巫蛊’成为政治清洗的合法工具。出土汉简《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显示,此类案件审理往往‘辞所连及,便收系考讯’,形成恐怖的连坐链条。更深刻的是,武帝时期‘内朝’权力扩张,使江充这类‘直指绣衣使者’得以绕过外朝直接操纵司法。

三、历史影响的深层脉络
巫蛊之祸的直接后果是改变了汉室继承格局。班固在《汉书·昭帝纪》中刻意强调幼主刘弗陵‘体有异征’,实为掩盖非正常继位的合法性危机。而更大的隐患在于:此案开创了‘以巫蛊构陷储君’的先例,此后成帝时‘许皇后坐巫蛊废’、哀帝时‘东平王云祠祭祝诅’等案,皆可视为巫蛊之祸的政治遗毒。王夫之《读通鉴论》痛陈:‘汉法之弊,至此极矣’,正是指这种司法工具化对政统的腐蚀。

要之,巫蛊之祸非单纯奸臣构陷,实为帝制系统性危机的爆发。其死亡人数的惊人规模,折射出绝对权力对社会伦理的碾压。钱穆先生曾论‘西汉政治病在过任术数’,此案恰为最佳注脚。今人观史,当透过血腥表象,洞察制度设计中的权力制衡缺失这一根本症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