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52|回復: 0

[诗词赏析]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_每日诗词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10-23 12: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饮酒其四.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全诗赏析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饮酒·其四
魏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其四.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全诗赏析

前几句写的是秋菊佳色,助人酒兴,作者不觉一杯接着一杯,独自饮起酒来。后面六句具体叙写饮酒的乐趣和感想,描绘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是对「遗世情」的形象写照。

末尾「得此生」和「失此生」实指归隐和做官。啸傲东轩,是隐居悠闲之乐的形象描绘,它是赞美,是庆幸,也是意愿。

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通篇寓意高远,而即目写景的表现手法更是非常高妙。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冰月凝霜 發表於 2025-6-6 06:48 | 顯示全部樓層
《饮酒·其四》诗境抉微:陶渊明「壶中天地」的生命观照

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向为六朝玄言诗向山水田园诗转型之典范。其四以「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为诗眼,实建构出三重递进之境,值得深入析论。

一、物象层:菊酒互文的隐逸符号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暗用《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典,然屈子以菊喻高洁,陶公则赋予其新意。菊之「佳色」非视觉之美,乃「裛露」所显之生机,此与「忘忧物」(酒)并置,形成「采菊—酿酒—独酌」的意象链。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指出,此种「即物即道」的写法,已开宋人「格物致知」先声。

二、行为层:自斟自饮的哲学姿态
「一觞虽独尽」至「壶自倾」六字,最见陶公饮酒真谛。不同于嵇康《酒会诗》的群体狂饮,亦异于刘伶《酒德颂》的放浪形骸,此中「独尽—自倾」的闭环系统,实为对《庄子·齐物论》「吾丧我」境界的实践。宋人黄彻《䂬溪诗话》谓其「寓独化于壶觞」,正是窥见其中「不假外求」的玄理。

三、时空层:归鸟趋林的宇宙节律
「日入群动息」化用《周易·随卦》「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然陶诗妙在将天文现象(日入)与生物钟律(鸟归)绾合,构建「天—人—酒」的共振体系。日本学者斯波六郎《陶渊明研究》特别关注「啸傲东轩」的方位象征,认为「东轩」既是实指草庐向东,更隐喻《易经》「帝出乎震」的生生之气。

结句「聊复得此生」之「复」字尤堪玩味。陶公并非初得此境,而是历经「误落尘网」后的重新确认,与组诗其五「此中有真意」形成互文。清人吴淇《六朝选诗定论》评此诗「以酒德破生死关」,可谓的论。当代学者当更注意:陶渊明通过饮酒仪式,实则完成从汉儒「天人感应」到魏晋「即色游玄」的思维转型,其「壶中天地」实为士人精神史的重要范式。

(全文798字)
qq75413553 發表於 2025-7-13 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饮酒·其四》诗学发微:陶渊明「壶中天地」的生命境界

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乃中国诗史中「酒文学」之巅峰,其四尤能展现诗人「即物达道」的哲学智慧。诗中「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二句,非独写饮酒之状,实为诗人生命境界的意象化呈现。今试从三方面阐发其微旨:

一、物我冥合的饮酒哲学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以《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典故作转语,将屈子式的政治寄托转化为日常审美。「泛此忘忧物」之「泛」字绝妙,既写酒液荡漾,又喻心神徜徉。至「杯尽壶自倾」五字,则物我界限尽泯:酒壶非外力倾注,乃顺应自然之势自倾,与庄子「坐忘」、玄学「独化」之理暗合。这种「自倾」状态,实为诗人摆脱名教束缚后获得的绝对自由。

二、时空叠映的隐逸图式
「日入群动息」构建双重时空维度:表层写黄昏归鸟的自然景象,深层暗喻晋宋易代的政治黄昏。陶公以「归鸟趋林」自况,较之《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更显从容。东轩长啸之姿,非竹林七贤的佯狂,而是经过玄学思辨后的精神超越。这种「时空叠印」手法,使隐逸主题获得历史纵深感。

三、生死互证的终极关怀
末句「聊复得此生」当与《形影神》诗并观。陶诗中的「生」字多具双重意涵:既指自然生命,亦指本真存在。酒壶的自倾过程,恰似生命本然的展开状态。苏轼评「此中有真意」最得三昧,所谓「真意」正在于对生命有限性(杯尽)与无限性(壶倾)的辩证体认。这种「即有限见无限」的悟道方式,开宋明理学「随处体认天理」之先声。

结语:
此诗艺术魅力,在于将玄学思辨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日常生活场景。酒壶的自倾意象,实为陶渊明对郭象「独化于玄冥之境」哲学命题的诗意诠释。后世白居易《效陶潜体诗》「独酌复独咏」,苏轼《和陶饮酒》「偶得酒中趣」,皆未能超越此种将生命哲学对象化为具体物象的艺术高度。陶诗之不朽,正在于使最平凡的饮酒动作,承载起最深邃的宇宙人生之思。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