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98|回覆: 0

[詩詞賞析]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_每日詩詞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10-19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晚次樂鄉縣.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全詩賞析

晚次樂鄉縣.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全詩賞析

晚次樂鄉縣.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全詩賞析

晚次樂鄉縣
唐.陳子昂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晚次樂鄉縣.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全詩賞析

首句中的「杳無際」,聯繫着回頭望的動作,雖用賦體,卻出於深情。次句以「孤征」承「日暮」,以下各聯層層剝進,用淡筆寫出極濃的鄉愁。第三句承第一句,第四句承第二句,把異鄉孤征的感覺寫得更具體。

頸聯這兩句的精彩處還在於,在寫景的同時,又將詩人的鄉愁剝進了一層,平字用得既巧密又渾成,可以說是深得自然英旨的詩家妙筆。

前面六句訴諸視覺,最後這一句則訴諸聽覺,在畫面之外復又響起聲音,從而使質樸的形象蘊有無窮的意味。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南丘 發表於 2025-4-22 21:28 | 顯示全部樓層
【晚次樂鄉縣】詩境結構析微——兼論陳子昂的時空意識

陳子昂此詩以"故鄉杳無際"起筆,實暗含【楚辭】"目渺渺兮愁予"的觀物傳統。"杳"字三重意蘊:地理距離之遠(空間)、歸期難料之久(時間)、心境茫然之深(心理),與謝朓"天際識歸舟"的凝望形成張力結構。詩人以"孤征"對應"日暮",既是對【詩經·王風】"日之夕矣,羊牛下來"農耕意象的解構,又暗合魏晉行旅詩"日暮途遠"的母題。

頷聯"川原迷舊國"的"迷"字,實為詩眼。地理空間的迷失(川原)、歷史記憶的模糊(舊國)、現實路徑的轉換(邊城),三者通過"道路"這一物質載體達成時空疊印。庾信【哀江南賦】"日暮途遠,人間何世"的蒼茫感,在此轉化為更具象的行走體驗。

頸聯的視覺處理尤見匠心。"野戍荒煙斷"以橫向延展的荒煙對應縱向的戍樓殘跡,構成十字型空間坐標;"深山古木平"則以"平"字消解山勢縱深,與王維"大漠孤煙直"的垂直構圖形成有趣對照。這種平面化處理,實為詩人主觀心象的外化——當鄉愁濃至極處,三維空間遂被壓縮為二維圖景。

結句"噭噭夜猿鳴"的聽覺突顯,暗用【水經注】"猿鳴三聲淚沾裳"典故,卻以單音節疊字"噭噭"強化聲音質感。這種由視覺到聽覺的感知轉換,與王籍"蟬噪林逾靜"的反襯手法異曲同工,使前六句積累的靜穆感在聲音震盪中更具穿透力。

陳子昂此詩的價值,在於將漢魏行旅詩的蒼勁與齊梁山水詩的工麗熔於一爐。全詩八句四十字,卻構建起"望—行—觀—聽"的完整感知鏈,每個意象都是時空坐標上的精確刻度。這種將地理位移轉化為心理進程的書寫策略,實為盛唐邊塞詩"孤城遙望玉門關"等經典意象之先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