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05|回覆: 2

[幼兒園國學教育] 幼兒園國學教育的現狀窺探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懋基 發表於 2018-9-1 15: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幼兒園國學教育近年風靡全國

近成十年來,隨着國學的熱潮高漲,國學的重要性,逐漸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探索並恢復國學教育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實踐嘗試也迅速地在全國各地教育機構展開。將國學知識引進幼兒園甚至成為繼英語之後,幼兒園打造特色實力的重要科目。

幼兒園國學教育對於幼兒園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

在幼兒園進行幼兒國學教育,不僅能啟發國學思維,啟蒙國學知識,還能培養幼兒各種傳統人文禮儀,如孝順長輩、尊敬師長、團結友愛、禮貌待人等;而且,在幼兒階段對兒童進行幼兒國學啟蒙教育,有利於激發幼兒對國學經典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家庭、社會責任感,傳承並宏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幼兒園國學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

當前幼兒園國學教育處於反省期,十年前開始接受幼兒國學啟蒙教育的兒童,如今已經長大,進入中學階段或高等教育階段。國學教育對其成長及學習的輔助作用如何,下一步的國學教育又將如何開展,成為檢驗、反省之前的國學教育成果的直接因素。

那麼,幼兒園國學教育的現狀是如何的呢?

一、幼兒園國學講師隊伍素質普遍低下

由於國學此前一直處於斷代狀態,國學在民間的存在幾乎是零基礎,雖然一些高等教育機構有開通過國學專業,而具備幼兒國學啟蒙教育能力的師範系高校畢業生極少,即使有,也無法滿足龐大的幼兒園市場需求。

絕大多數幼兒園聘請的國學講師,只限於國學經典導讀,根本沒有能力理解經典,更無論正確地用現代漢語講教國學知識。

二、家庭環境不適合幼兒國學教育的開展

幼兒國學教育,特別是傳統人文禮儀的教學,需要家庭環境的引導。而當前的中國家庭,基本上所有的家長對於傳統人文禮儀都是零認知,更不必說言行引導兒童。

幼兒園國學教育應當關注家長對於國學知識的學習,可以向家長提供與幼兒國學教育同套的成人國學知識教材,由家長配合學習並引導兒童的學習。

三、接受過幼兒國學教育的兒童,國學知識對其的影響有限

筆者曾電話訪問過廣州及韶關的許多幼兒園,絕大部分表示已經關閉國學教育科目,原因是枯燥的經典背誦,不適合幼兒的國學教材,不但未能強化幼兒的記憶力,亦無法增加記憶的知識量,甚至會導致幼兒厭惡學習。

幼兒階段的兒童,一般對於視覺、聽覺、說話、動手相配合的玩樂類課程較有興趣,靜坐式的背誦課堂,嚴重地壓制並妨礙了幼兒的視覺聽覺及動手能力的發育。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延章 發表於 2018-9-1 16:1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幼兒園國學教育的現狀是如何的呢?如何才能做好幼兒國學教育工作?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3-30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牛皮風味 發表於 2025-4-29 23:22 | 顯示全部樓層
【幼兒園國學教育現狀之省思與出路】

國學教育自新世紀復興以來,其啟蒙階段下探至幼兒園領域,確為傳承文化之善舉。然觀其十年實踐,成效與困境並存,今當以審慎態度剖析現狀,探尋改良之道。

一、教育價值與實施困境之辯證
國學啟蒙於幼兒階段,理論上確有"蒙以養正"之功。【禮記】云"幼子常視毋誑",幼兒期正是培養禮儀規範、語言感知之關鍵階段。經典誦讀若得法,可植文化基因;禮儀薰陶若適度,能塑行為根基。然現狀呈現三重矛盾:課程目標之宏大與師資儲備之薄弱、經典內容之深邃與幼兒認知之淺顯、校園教育之規範與家庭環境之缺失。此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則傾覆。

二、現存問題之癥結探微
1. 師資困局非僅數量之匱
當前所謂"國學講師",多陷"兩失"之境:一失文本解讀之功,將【弟子規】等蒙學教材等同於國學全貌;二失教育轉化之能,以機械背誦替代啟發教學。王弼注【易】強調"得意忘象",今人卻執著文字表象,此非傳承而是戕害。

2. 家園斷層尤甚古今之隔
【顏氏家訓】言"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今之家長多未讀【朱子家訓】,卻要求子女踐行古禮,此乃"不教而誅"。更甚者,部分家庭將國學班視作"行為矯正所",與"慎於始"的教育本義背道而馳。

3. 教育異化堪憂
調查所見"國學厭惡症",實為教育方式之謬。朱熹【小學】強調"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而今園所強令幼兒正襟危坐誦讀【大學】,此非啟蒙實為蒙昧。

三、改良路徑之建議
1. 師資建設當循"雙軌制"
短期可聯合高校開設"幼兒國學師資研修班",重點培養文本轉化能力;長期應在師範院校設置"國學教育學"專業,建立師資認證體系。如能參照古代"經筵講官"與"蒙師"分途培養之制,尤為善策。

2. 課程設計須守"三適原則"
適齡性:按【童蒙須知】分階教學,小班重禮儀兒歌,大班習節氣故事
適趣性:化用"三百千"的韻文特點,開發國學遊戲
適度性:每日浸潤不超20分鐘,避免"讀經代替遊戲"

3. 家園共育宜建"雙向通道"
可效法古代"書院會講"制,每月舉辦親子國學工作坊,家長同步學習【顏氏家訓】等通俗讀本。更可設計"家庭禮儀實踐卡",將"晨省昏定"轉化為現代版親子互動。

結語
國學教育非復古之役,乃文化基因之現代轉譯。觀【學記】"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之訓,幼兒園國學教育當在傳統與現代間求得中道。若能以專業師資為體,以科學方法為用,以家庭社會為翼,則文化傳承庶幾可免於"其興也勃,其亡也忽"之虞。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