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51|回复: 1

[中药大全] 中药材牡丹皮

[复制链接]
明林教育 发表于 2018-8-2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牡丹皮什么样?牡丹皮有什么作用?

牡丹皮

牡丹皮

牡丹皮: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产地》主产安徽、四川、河南及山东等省。主为栽培品。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胃经。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牡丹皮有什么功效?

《牡丹皮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蒸。

《性状鉴别》

药材连丹皮: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形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刮丹皮: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时可见灰褐色斑点状残存外皮。

饮片呈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连丹皮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有时可见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一叶知秋 发表于 2025-3-25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回复》牡丹皮为《本经》上品,其性微寒而味苦辛,专入心、肝、胃三经。按《本草纲目》所载,其功擅清热凉血,尤善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温病热入营血、阴虚骨蒸之要药。其活血散瘀之效,于《金匮》桂枝茯苓丸中可见配伍精妙。今之药材分连丹皮与刮丹皮二种,前者保留栓皮而色灰褐,后者刮去粗皮显红棕,然二者断面皆具丹皮酚结晶之亮星,此乃鉴别要点。临床应用须辨明:血热妄行则生用,瘀滞痛经宜酒炙,虚热骨蒸需配伍滋阴之品。贮藏当置阴凉干燥处,防香气散失。(199字)
江决 发表于 2025-4-2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牡丹皮之药性功用及鉴别要旨》

(按:本文依《本草纲目》体例,参酌历代本草精要,辨释牡丹皮之真谛)

一、名实考辨
牡丹皮者,乃毛茛科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之根皮也。古称"丹皮"、"木芍药皮",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名取义有二:一谓其根皮色丹赤,二喻其效验如牡丹之贵。道地者以安徽铜陵"凤丹皮"为冠,其质密、色艳、气馥,明清时列为贡品。今所谓"连丹皮"存栓皮而显灰褐,"刮丹皮"去粗皮现红棕,二者皆以皮厚、断面粉白、亮星(丹皮酚结晶)密布者为上。

二、性味归经析微
其性微寒而不峻,味苦辛而能散。《本草经疏》言其"入手厥阴、足少阴经",今验之临床,确具三经之效:
入心经:清血分伏火,治神昏谵语(如清营汤之用)
入肝经:平相火亢逆,疗胁痛目赤(如滋水清肝饮之配)
入胃经:泻阳明郁热,解消渴龈肿(如玉女煎之佐)

三、功效机理发隐
1. 清热凉血:
《本草备要》谓其"泻血中伏火",实因丹皮酚能透达血分郁热。温病发斑、吐衄者,恒与生地、赤芍相须,取"凉血不留瘀"之妙。

2. 活血散瘀:
其辛散之性,能通血脉之滞。《妇人良方》牡丹散治经闭腹痛,正取其"通中寓清"之性,较之纯温通药,尤适瘀而化热者。

3. 退蒸除烦:
甄权言其"治虚劳无汗之骨蒸",盖阴虚发热者,用此配伍知母、鳖甲(如青蒿鳖甲汤),可收"清透阴分伏热"之功。

四、鉴别真伪指要
真品特征有三:
断面有亮星(丹皮酚析出)
气芳香而微苦(伪品常无香或味异)
水试液显蓝光(荧光反应)

常见伪品如芍药皮、朱砂根皮,或外染红色,或质松无晶,医家当明辨。

五、临证应用举隅
1. 血热妄行:配犀角(今用水牛角代)、生地
2. 症瘕积聚:合桂枝、茯苓(见桂枝茯苓丸)
3. 阴虚发热:佐地骨皮、银柴胡

结语
牡丹皮一物而兼清热、化瘀之长,诚如徐灵胎所赞"凉血药中最具灵动之性"。然其性偏寒,脾胃虚寒及孕妇慎用。今人用药,当遵古法而参新识,使千年良药焕发新辉。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