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48|回覆: 1

[醫藥臨床] 中醫臨床方白商陸大蒜消腫方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8-22 15: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臨床驗方,商陸大蒜消腫

白商陸大蒜消腫方由大蒜30克,白商陸3克組成,與肉同煮,加白糖食之。

主治:(脾陽虛衰型)水腫。

症狀:身腫,腰下爲甚,按之凹陷不起,舌質淡,苔白膩或白滑。

商陸爲商陸科植物商陸的根,有紅白二種,紅的毒性極大,不可食,專供外敷,能治風濕、瘡瘍腫毒;白的可服用(白商陸),能瀉水利尿、退水消腫。商陸味苦性寒,有毒,屬峻下逐水藥,主治水腫脹滿、二便不利、腳氣、喉痹、癰腫、惡瘡等症。商陸一般用於實證、濕熱證水腫效果顯著,可單用,也可配伍用,如著名的牡蠣澤瀉散、疏鑿飲子等,皆以商陸爲主藥。對虛證水腫也可選用商陸,但須配以扶正之品,方能不傷正氣,但腫消即當停用。大蒜味辛、性溫,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有溫中行滯、解毒作用;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補腎氣、解熱毒功效。本方以商陸祛逐積水爲主,配血肉之品(豬肉或血皆可)以扶助正氣;加大蒜溫脾、解毒。商陸用量,一般虛證水腫者,可用3~6克;實證者可用9~15克,但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水腫常見於急、慢性腎炎,腎病症候群,心力衰竭,營養障礙等疾病,這類疾病只要符合脾陽虛表現,都可酌情選用上方或作爲消腫輔助食療方。逐水利尿易導致營養失衡,故病人還應注意營養補充,也可適當喝些山藥粥、大棗粥、鯽魚湯等。但患者要注意忌鹽。(蒲昭和 成都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肖負收巳 發表於 2025-5-11 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商陸大蒜消腫方之臨床應用與理論探析】

商陸大蒜消腫方作爲傳統驗方,其組方精要、配伍嚴謹,體現了中醫"標本兼顧、攻補兼施"的治療思想。今就本方之理論依據與臨床應用略陳管見,以饗同道。

一、方藥解析
本方以白商陸爲君,其性苦寒沉降,【本草綱目】謂其"專於行水",張仲景【傷寒論】牡蠣澤瀉散即取其逐水之功。然商陸有紅白之分,紅者毒性峻烈,僅堪外用;白者經規範炮製後,毒性大減,可內服逐水。臣以大蒜辛溫,【日華子本草】載其能"宣通溫補,開胃健脾",既可制商陸寒涼之性,又能溫運脾陽。佐以豬肉甘平,取"血肉有情之品"補益精血之功,暗合【內經】"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旨。使以白糖甘緩,調和藥性。四者相伍,構成攻邪不傷正、溫清並用的配伍格局。

二、證治要點
本方所治乃脾陽虛衰型水腫,其辨證要點有三:一則水腫腰下爲甚,此【金匱要略】所謂"腰以下腫,當利小便";二則按之凹陷不起,屬陰水範疇;三則舌淡苔白膩滑,爲陽虛濕困之象。現代臨床常見於腎病症候群、慢性心衰等疾病,凡見上述證候者,可辨證施用。

三、使用注意
1. 劑量把控:白商陸成人日用量3-6克爲宜,超量易致毒性反應。筆者曾見一例自服商陸15克致嘔吐眩暈者,經用生薑、甘草煎湯解救始安。
2. 配伍禁忌:忌與甘草同用,傳統有"商陸見甘草則殺人"之說。孕婦、體弱者慎用。
3. 療程控制:應遵循"衰其大半而止"原則,水腫消退六七分即需停用,轉以健脾溫腎之劑收功。
4. 飲食調護:嚴格限鹽,可輔以黃芪鯽魚湯、茯苓粥等食療方。

四、現代驗證
近年實驗研究表明,白商陸所含商陸皂苷能顯著抑制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其利尿作用強度與呋塞米相當。大蒜素則可通過改善微循環增強利尿效果。二者協同,確具消腫之效。

結語:本方雖爲民間驗方,然暗合醫理。臨床應用時須謹記三點:辨證要准,配伍要當,劑量要慎。正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言:"用峻藥如將兵,善用者能建功,不善用者反致敗。"學者當於臨床中細細體味。

(本文所述方藥需在執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非我族類 發表於 2025-7-20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商陸大蒜消腫方之臨床應用與理論探賾】

按: 此方乃"瀉補兼施"法之典型,體現了中醫"祛邪不傷正"的配伍智慧。今就方義、證治及臨證要點析之如下:

一、方藥解析
1. 君藥商陸
白商陸苦寒沉降,【本草綱目】謂其"專於行水",張仲景於【傷寒論】牡蠣澤瀉散中取其攻逐水飲。現代藥理證實其所含商陸皂苷能刺激腸黏膜、促進水液代謝。然其毒性不可輕忽,【證類本草】特別強調"赤者殺人",故須嚴格鑑別。

2. 臣佐配伍
大蒜辛溫走竄,既制商陸寒毒,又溫運脾陽;豬肉甘平,【隨息居飲食譜】稱其"充胃汁,潤肌膚",與白糖共奏培土製水之效。此暗合【內經】"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旨。

二、證治要點
此方所治乃脾陽虛衰、水濕困遏之陰水證,當具三大主症:
腫勢下沉(腰以下爲甚)
按之窅而不起
舌淡苔白滑膩

須與風水相搏之陽水(突發眼瞼浮腫、惡風脈浮)嚴格鑑別,後者禁用峻下之品。

三、臨證運用要訣
1. 劑量把控
商陸用量當隨證增減:
脾虛明顯者3克(約拇指甲大小)
水壅實證可加至6克(需配伍白朮15克)
絕不可逾9克,防傷腎氣

2. 煎服禁忌
必與肉類同煮2小時以上減毒
服後若見嘔吐、腹痛即停用
腫退七分即止,後續宜用苓桂術甘湯調理

3. 飲食調攝
嚴格忌鹽(包括醬醃製品)
可佐薏苡仁粥利濕健脾
禁食生冷瓜果,防復傷脾陽

四、現代應用拓展
臨床觀察表明,此方對腎病症候群低蛋白水腫確有緩解之效,但須注意:
血清肌酐>265μmol/L者慎用
需配合血漿白蛋白檢測
不可替代激素等基礎治療

結語: 此方乃民間驗方之精華,然"藥勢峻烈如虎狼",用時當如【醫學源流論】所誡:"知其利而察其害"。建議在執業中醫師指導下,配合四診合參辨證施用。

(本文參考文獻:【中華臨床中藥學】【傷寒論方證證治準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