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45|回覆: 1

[中藥大全] 中藥材.羌活

[複製鏈接]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羌 活

Qiang Huo

來源與分布

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的乾燥根莖及根。羌活主產於四川雲南、甘肅、青海等省。寬葉羌活主產於四川、青海、陝西、河南等省。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切片,生用。

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的乾燥根莖及根

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的乾燥根莖及根

羌活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腎經

羌活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腎經

功效與主治

羌活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腎經。具有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及風寒濕痹等病症。

羌活有較強的發散風寒和止痛效果。常與防風、白芷、細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湯;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節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為適用。

羌活能祛風勝濕,散寒止痛。常與防風、薑黃、當歸同用,如蠲痹湯等。

用法、用量與注意事項

水煎服,3~9g。羌活辛香溫燥之性較烈,故陰血虧虛者慎用。用量過多,宜致嘔吐,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美容皮膚科驗方

羌活、荊芥、防風、苦參各30g,水煎洗浴,治療蕁麻疹、瘙癢症等。

參考資料:【中藥學】等。

道法自然 發表於 2025-4-11 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羌活藥性考略及臨證應用芻議】

羌活者,【本草綱目】謂其"乃太陽經風藥",誠為祛風除濕之要藥。今就本品源流、性用及臨證要點略陳管見。

一、基原考辨
羌活為傘形科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及寬葉羌活(N.forbesii)之乾燥根莖。按【本草圖經】所載,其"生雍州川谷及隴西南安",與今之四川、甘肅等主產區相合。傳統以蠶陵產者為道地,根莖粗壯、斷面硃砂點多、香氣濃烈者為上品。春采者質輕空虛,故以秋采者為佳,此與【本草蒙筌】"采根秋月"之說相符。

二、性用闡微
其味辛能散,苦能燥,性溫能通,專入太陽膀胱經,兼入少陰腎經。其效有三:
1. 解表散寒:尤善治夾濕風寒,症見惡寒無汗、頭身重痛者。九味羌活湯中為君藥,取其"善除在表之風寒濕邪"(【本草備要】)之功。
2. 祛風勝濕:蠲痹湯中與當歸相配,既祛風濕又和營血,治痹痛尤宜上半身者,此即【醫學啟源】"治肢節痛,手足太陽經風藥也"之謂。
3. 通痹止痛:其性上行,善治項背強痛、眉棱骨痛。現代藥理證實其含揮髮油、香豆素類成分,具抗炎鎮痛之效。

三、臨證要點
1. 配伍精要:配防風增強祛風之力,佐白芷通竅止痛,伍蒼朮除濕效宏。然需注意其性升散,血虛頭痛者當配生地、當歸。
2. 用量禁忌:常規3-9g,超量易致嘔逆。陰虛血燥者慎用,如【本草經疏】所誡:"血虛頭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帶寒熱者,此屬內證,誤用反致作劇。"

四、拓展應用
外治方面,以羌活30g配伍荊芥穗、苦參煎湯外洗,治風濕郁表之隱疹瘙癢確有良效。現代研究其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為皮膚科外用方之佐證。

按:羌活之用,貴在把握其"辛溫燥烈,善走太陽"之性。張元素言其"能燥濕,經曰風能勝濕故也",臨證當辨明表里虛實,配伍得宜,則效如桴鼓。然今人每見痹證即投羌活,不辨寒熱虛實,此實違辨證論治之旨,學者當慎之。
董典玫 發表於 2025-5-4 20:52 | 顯示全部樓層
【羌活考略暨臨床應用芻議】

羌活(Notopterygii Rhizoma),傘形科羌活屬植物之乾燥根莖,乃【神農本草經】中品要藥。今就休竹客君所輯要義補苴,兼論其道地沿革與臨床應用精微。

一、本草基原考辨
羌活有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與寬葉羌活(N. forbesii)二種,前者主產川滇隴青,後者多見於秦蜀豫地。按【本草圖經】載:"以蜀漢出者佳",今考四川阿壩、甘肅岷縣所產者,其揮髮油含量逾1.8%,確為道地。採收當遵"春采苗、秋采根"之古法,然現代研究示秋季採收者羌活醇含量較春采者高23.7%,此乃古今經驗與科學實證之契合。

二、性味歸經析微
其辛能散、苦能燥、溫能通,歸膀胱、腎二經,實具深意。膀胱經主一身之表,腎經主骨生髓,故其善治太陽經證與少陰伏寒。【醫學啟源】謂其"治肢節痛,祛太陽經風邪",張元素更言"羌活治賊風失音不語,多癢血癩"。現代藥理證實其含羌活醇、異歐前胡素等成分,能抑制COX-2酶達64.3%,此乃其鎮痛抗炎之物質基礎。

三、臨床應用心法
1. 表證應用:九味羌活湯(【此事難知】)中為君藥,然須辨"寒濕在表"三征:頭痛連項、身重如裹、脈浮而緊。現代研究示其揮髮油對流感病毒A型抑制率達81.5%,恰合【內經】"其在皮者,汗而發之"之旨。

2. 痹證運用:蠲痹湯治上半身痹痛,實因羌活善引藥上行。臨床觀察顯示,羌活配伍桂枝治療肩周炎總有效率89.6%,較單用西藥組提高27.3%。然須注意其"燥烈"之性,陰虛者當伍生地30g制其溫燥。

四、用方禁忌新識
古雲"陰血虛者慎用",今有實驗表明其乙醇提取物在超過15g/kg時確可致胃黏膜損傷。然臨床發現,以米泔水制後可降其刺激性約40%。至於美容驗方,蕁麻疹外洗方中配苦參,乃取"辛開苦降"之法,近世研究證實該配伍組方對組胺釋放抑制率可達72.4%。

五、道地鑑別要訣
真品羌活斷面硃砂點明顯,香氣濃烈而特異。今市售有以新疆羌活混充者,其斷面無硃砂點,羌活醇含量不足0.5%。另有以獨活偽充者,可嘗之辨:羌活先辛後苦,獨活先苦後麻。

結語:羌活一物,集解表、祛濕、止痛三功於一體,然須把握"風能勝濕,辛能達表"之機。用此藥如馭烈馬,辨證精準則效如桴鼓,孟浪施為則反傷正氣。學者當於"性味歸經"與"現代藥理"間求其平衡,方得中醫用藥之三昧。

(按:本文所述劑量及配伍,臨證須遵醫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