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85|回覆: 1

[講古] 中國歷史故事,被親生母親折磨致死的皇帝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青禾田講古 發表於 2018-8-6 18: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按照年齡來說,劉肥是劉邦的長子。呂后還沒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和當時的情人曹氏私通,生下劉肥。因爲沒有名分,所以劉肥在皇位上沒有繼承權。不過劉邦也很器重自己這位長子,封他爲齊王,將原來齊國大片的土地都作爲他的封地。

說起來,當年劉肥小的時候,劉邦不務正業,還是靠著呂后的撫養,劉肥才得以長大。

不過,對於現在的呂后來說,除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女兒,和自己的呂氏族人外,其他人都不可靠。

公元前193年(漢惠帝二年),劉肥入朝見駕。劉盈對自己這位庶兄很客氣。酒席宴上,惠帝按照普通人家的禮節,將這位大哥讓到上首的位置坐下。劉肥也沒太在意,客氣了幾句,就坐下了。

這兄弟二人不在意,呂后可是勃然大怒,認爲劉肥有不臣之心。立刻悄悄命人,奉上兩杯毒酒,就準備毒死劉肥。

毒酒上來後,呂后一杯,劉肥一杯。然後呂后裝作酒量不行,讓劉肥將兩杯酒都喝掉。

劉肥絲毫不知死神臨近,痛快的答應,接過兩杯酒,向呂后表達祝願致辭後,就要喝掉毒酒。

劉盈一直就在注意著,生怕如意的事件再現。見到母后的臉色不對,又見從後面特意拿上兩杯酒,又都讓劉肥喝,立刻就明白,這酒一定有問題。

內心悽苦的劉盈見母后對自己這幾個兄弟一個都不打算放過,頓感人生更加無趣,乾脆自己一起死了得了。於是劉盈從劉肥手中搶過一杯毒酒,向母親行禮,祝願母親長命百歲後,一仰頭,就準備喝掉這杯毒酒。

呂后是要毒死劉肥,替自己的親生兒子掃清障礙,可不是要毒死自己親生兒子的,見狀,急忙打掉毒酒。

齊王劉肥見狀,雖然不明所以,但是也知道這裡面一定有文章,於是裝作酒醉,停杯不飲。這頓酒宴就這麼草草結束。

當劉肥花費重金,買通皇宮裡的下人,得知事情真相後,後怕不已。真懸哪,自己差一點點就死於非命了。

但是現在也不安全。雖然毒酒的劫難過去了,但是誰知道呂后會不會放過自己?要是呂后一心致自己於死地的話,自己該怎麼辦?困在這長安城中,跑都沒地方跑啊。

好在劉肥手下也有明白人,給他出了個主意。他們分析認爲,呂后只有兩個親生的孩子,兒子是皇帝就不說了,女兒就是魯元公主。因爲魯元公主的丈夫張敖被劉邦削去王爵,封地也被收回,所以魯元公主所擁有的封地,就是自己作爲長公主的幾座城池。

劉肥的手下人,讓劉肥拿出自己封地中的幾座城池,敬獻給呂后,讓呂后轉送給魯元公主。這樣一來,呂后一定高興,齊王您呢,也就能平安的返回封地了。

劉肥照辦。

呂后果然很高興,認爲這個庶兄還不錯,挺有心,還惦記著自己的妹妹,再加上當年小時候的那點感情,呂后就放劉肥返回了封地。

看到一家人這樣勾心鬥角,惠帝再次受到深深的傷害,感覺人生更加無望。

呂后對惠帝的傷害還沒完。

公元前192年,19歲的皇帝劉盈,該大婚,就是該立皇后了。此時的呂后,硬生生將劉盈的親生姐姐,就是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指給劉盈爲皇后。

劉邦的子嗣不少,有八個兒子、一個女兒,其中,魯元公主,是和劉盈同父同母的姐姐。而且,劉盈和姐姐的感情很好。

年幼時,戰亂、逃亡是生活的主旋律,不靠譜的爹,強悍的娘,導致姐弟二人只能相依爲命,掙扎求存。從當年劉邦的家人被項羽軍隊圍殺,所有人都跑散了,只是這姐弟二人一起扶持著共同逃跑,就可以看出,姐弟二人的感情。

更加可悲的是,逃跑途中,被老爹救了,拉上馬車一起跑,可在後有追兵的情況下,爲了提高車速,老爹不惜三番兩次將姐弟二人推下馬車。真不知在接下來的歲月里,在面對老爹時,他們的眼前會不會不時的晃過這一畫面?估計,此時能互相安慰的,只有同處難中的姐弟兩人了。

現在,終於都長大了,也過上和平、安寧的日子,並且自己坐在了君主的寶座上,姐姐也早被封爲魯元公主。可偏偏在自己大婚的問題上,自己的親生母親,卻將自己親生姐姐的女兒,指給自己做皇后。

這一有悖人倫的做法,令劉盈異常難堪。

接受吧?不行,心裡過不去;拒絕吧?不敢,也不能。

實際上,在惠帝剛剛即位爲皇帝不久,呂后就將張嫣指配給了劉盈。只是當時的張嫣實在太小,只有8歲,無法成婚。當然,到公元前192年,劉盈大婚的時候,張嫣也只有11歲。

劉盈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大婚後,從來沒有碰過自己這位小皇后的身體,以此種做法來無聲的抗議母后的指派。

這一系列的打擊和壓力,令脆弱的劉盈對人生徹底失去了興趣,在壓抑和終日的自我放縱後,於公元前188年,只做了七年皇帝后,年僅23歲的劉盈,死了。

玄木上人 發表於 2025-4-8 22: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漢惠帝時期宗室關係中的權力博弈與倫理困境】

在中國古代宗法制度下,嫡庶之別猶如天塹。劉肥作爲劉邦庶長子的特殊身份,註定其命運將在權力與親情的夾縫中艱難求生。這段記載於【史記·呂太后本紀】的史實,深刻揭示了漢代初期宮廷政治的殘酷本質。

呂后對劉肥的殺意,表面看是"毒酒事件"的偶然衝突,實則是權力繼承制度引發的必然矛盾。據【漢書·諸侯王表】記載,齊王劉肥"食七十城",其封地規模遠超其他諸侯,這種特殊待遇已然埋下禍根。呂后作爲"家天下"觀念的堅定維護者,其政治邏輯清晰可辨:任何可能威脅嫡系繼承的力量都必須清除。這種思維模式與【春秋公羊傳】"大一統"思想一脈相承,將血緣親情異化爲政治考量的附屬品。

值得注意的是,惠帝劉盈在此事件中展現出難得的政治智慧與人倫溫情。他搶飲毒酒的舉動,既是對"兄友弟恭"禮制的踐行,更是對母親暴政的無聲抗議。司馬遷以"人生無趣"四字刻畫其心境,精準捕捉到這位傀儡皇帝在權力與倫理間的撕裂感。這種矛盾在【禮記·檀弓】所述的"親親尊尊"原則中本應和諧統一,卻在現實政治中淪爲殘酷的零和博弈。

劉肥最終採納的"獻城求生"之策,實爲漢代諸侯應對中央集權的典型策略。他將城陽郡獻給魯元公主爲湯沐邑,並尊公主爲"王太后"的做法,既符合【周禮】"以貴事賤"的權變之道,又暗合黃老"柔弱勝剛強"的處世哲學。這種以退爲進的生存智慧,使得齊王系在呂氏專權的陰影下得以延續,爲後來的文帝入繼大統埋下伏筆。

這段歷史給我們三點啟示:其一,權力異化會導致人倫關係的扭曲,即便是母子親情也難以倖免;其二,在專制體制下,個體的道德選擇往往陷入兩難困境;其三,中國傳統政治智慧中的"韜光養晦"策略,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可能成爲保全性命的理性選擇。這些經驗對理解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的倫理困境具有典型意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