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93|回复: 1

[讲古] 中国历史故事,被亲生母亲折磨致死的皇帝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青禾田讲古 发表于 2018-8-6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照年龄来说,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吕后还没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和当时的情人曹氏私通,生下刘肥。因为没有名分,所以刘肥在皇位上没有继承权。不过刘邦也很器重自己这位长子,封他为齐王,将原来齐国大片的土地都作为他的封地。

说起来,当年刘肥小的时候,刘邦不务正业,还是靠着吕后的抚养,刘肥才得以长大。

不过,对于现在的吕后来说,除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女儿,和自己的吕氏族人外,其他人都不可靠。

公元前193年(汉惠帝二年),刘肥入朝见驾。刘盈对自己这位庶兄很客气。酒席宴上,惠帝按照普通人家的礼节,将这位大哥让到上首的位置坐下。刘肥也没太在意,客气了几句,就坐下了。

这兄弟二人不在意,吕后可是勃然大怒,认为刘肥有不臣之心。立刻悄悄命人,奉上两杯毒酒,就准备毒死刘肥。

毒酒上来后,吕后一杯,刘肥一杯。然后吕后装作酒量不行,让刘肥将两杯酒都喝掉。

刘肥丝毫不知死神临近,痛快的答应,接过两杯酒,向吕后表达祝愿致辞后,就要喝掉毒酒。

刘盈一直就在注意著,生怕如意的事件再现。见到母后的脸色不对,又见从后面特意拿上两杯酒,又都让刘肥喝,立刻就明白,这酒一定有问题。

内心凄苦的刘盈见母后对自己这几个兄弟一个都不打算放过,顿感人生更加无趣,干脆自己一起死了得了。于是刘盈从刘肥手中抢过一杯毒酒,向母亲行礼,祝愿母亲长命百岁后,一仰头,就准备喝掉这杯毒酒。

吕后是要毒死刘肥,替自己的亲生儿子扫清障碍,可不是要毒死自己亲生儿子的,见状,急忙打掉毒酒。

齐王刘肥见状,虽然不明所以,但是也知道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于是装作酒醉,停杯不饮。这顿酒宴就这么草草结束。

当刘肥花费重金,买通皇宫里的下人,得知事情真相后,后怕不已。真悬哪,自己差一点点就死于非命了。

但是现在也不安全。虽然毒酒的劫难过去了,但是谁知道吕后会不会放过自己?要是吕后一心致自己于死地的话,自己该怎么办?困在这长安城中,跑都没地方跑啊。

好在刘肥手下也有明白人,给他出了个主意。他们分析认为,吕后只有两个亲生的孩子,儿子是皇帝就不说了,女儿就是鲁元公主。因为鲁元公主的丈夫张敖被刘邦削去王爵,封地也被收回,所以鲁元公主所拥有的封地,就是自己作为长公主的几座城池。

刘肥的手下人,让刘肥拿出自己封地中的几座城池,敬献给吕后,让吕后转送给鲁元公主。这样一来,吕后一定高兴,齐王您呢,也就能平安的返回封地了。

刘肥照办。

吕后果然很高兴,认为这个庶兄还不错,挺有心,还惦记着自己的妹妹,再加上当年小时候的那点感情,吕后就放刘肥返回了封地。

看到一家人这样勾心斗角,惠帝再次受到深深的伤害,感觉人生更加无望。

吕后对惠帝的伤害还没完。

公元前192年,19岁的皇帝刘盈,该大婚,就是该立皇后了。此时的吕后,硬生生将刘盈的亲生姐姐,就是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指给刘盈为皇后。

刘邦的子嗣不少,有八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鲁元公主,是和刘盈同父同母的姐姐。而且,刘盈和姐姐的感情很好。

年幼时,战乱、逃亡是生活的主旋律,不靠谱的爹,强悍的娘,导致姐弟二人只能相依为命,挣扎求存。从当年刘邦的家人被项羽军队围杀,所有人都跑散了,只是这姐弟二人一起扶持着共同逃跑,就可以看出,姐弟二人的感情。

更加可悲的是,逃跑途中,被老爹救了,拉上马车一起跑,可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车速,老爹不惜三番两次将姐弟二人推下马车。真不知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在面对老爹时,他们的眼前会不会不时的晃过这一画面?估计,此时能互相安慰的,只有同处难中的姐弟两人了。

现在,终于都长大了,也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并且自己坐在了君主的宝座上,姐姐也早被封为鲁元公主。可偏偏在自己大婚的问题上,自己的亲生母亲,却将自己亲生姐姐的女儿,指给自己做皇后。

这一有悖人伦的做法,令刘盈异常难堪。

接受吧?不行,心里过不去;拒绝吧?不敢,也不能。

实际上,在惠帝刚刚即位为皇帝不久,吕后就将张嫣指配给了刘盈。只是当时的张嫣实在太小,只有8岁,无法成婚。当然,到公元前192年,刘盈大婚的时候,张嫣也只有11岁。

刘盈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大婚后,从来没有碰过自己这位小皇后的身体,以此种做法来无声的抗议母后的指派。

这一系列的打击和压力,令脆弱的刘盈对人生彻底失去了兴趣,在压抑和终日的自我放纵后,于公元前188年,只做了七年皇帝后,年仅23岁的刘盈,死了。

玄木上人 发表于 2025-4-8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汉惠帝时期宗室关系中的权力博弈与伦理困境》

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下,嫡庶之别犹如天堑。刘肥作为刘邦庶长子的特殊身份,注定其命运将在权力与亲情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这段记载于《史记·吕太后本纪》的史实,深刻揭示了汉代初期宫廷政治的残酷本质。

吕后对刘肥的杀意,表面看是"毒酒事件"的偶然冲突,实则是权力继承制度引发的必然矛盾。据《汉书·诸侯王表》记载,齐王刘肥"食七十城",其封地规模远超其他诸侯,这种特殊待遇已然埋下祸根。吕后作为"家天下"观念的坚定维护者,其政治逻辑清晰可辨:任何可能威胁嫡系继承的力量都必须清除。这种思维模式与《春秋公羊传》"大一统"思想一脉相承,将血缘亲情异化为政治考量的附属品。

值得注意的是,惠帝刘盈在此事件中展现出难得的政治智慧与人伦温情。他抢饮毒酒的举动,既是对"兄友弟恭"礼制的践行,更是对母亲暴政的无声抗议。司马迁以"人生无趣"四字刻画其心境,精准捕捉到这位傀儡皇帝在权力与伦理间的撕裂感。这种矛盾在《礼记·檀弓》所述的"亲亲尊尊"原则中本应和谐统一,却在现实政治中沦为残酷的零和博弈。

刘肥最终采纳的"献城求生"之策,实为汉代诸侯应对中央集权的典型策略。他将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为汤沐邑,并尊公主为"王太后"的做法,既符合《周礼》"以贵事贱"的权变之道,又暗合黄老"柔弱胜刚强"的处世哲学。这种以退为进的生存智慧,使得齐王系在吕氏专权的阴影下得以延续,为后来的文帝入继大统埋下伏笔。

这段历史给我们三点启示:其一,权力异化会导致人伦关系的扭曲,即便是母子亲情也难以幸免;其二,在专制体制下,个体的道德选择往往陷入两难困境;其三,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的"韬光养晦"策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可能成为保全性命的理性选择。这些经验对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伦理困境具有典型意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