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94|回覆: 0

[詩詞賞析] 西湖美景,不知俘獲了多少過客的心_每日一詩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8-6 1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

ce2dfccb2f69dcddb511830b090388cf.jpg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詞賞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是蘇軾的組詩作品,讚美西湖美景的七絕,其中第二首廣為流傳。

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後二句,被認為是對西湖的恰當評語。

上半首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其晴姿雨態。從「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贊評,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想見詩人即景揮毫時的興會及其灑脫開闊的胸懷。

下半首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從西湖的美景聯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像西子應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孤鴻 發表於 2025-5-5 20:1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的審美範式與詩學境界】

東坡居士此絕句,誠乃中國山水詩之圭臬。其以二十八言構築的西湖美學體系,既承襲唐人王維"詩中有畫"之傳統,更開創宋詩"理趣"新境。詩中"瀲灩""空濛"二象,非徒狀物工筆,實為老莊"大象無形"之哲學具現——水光之動與山色之靜,晴好與雨奇之辯證,恰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宇宙觀照。

"西子"之喻尤見匠心。考【吳越春秋】載西施"衣褐而天下稱美",東坡卻突破史傳局限,以"淡妝濃抹"的審美通感,將自然景觀人格化。此非簡單擬人,乃暗合【文心雕龍】"神與物游"的創作論,使西湖獲得超越時空的藝術生命。錢鍾書【談藝錄】指此手法為"比喻之兩柄多邊",既見西子之容態,復彰西湖之靈韻。

詩中時空處理更具深意。首聯以"晴雨"對舉突破物理時間,尾聯借"妝抹"轉化消弭空間距離。此種"剎那含永劫"的時空觀,與禪宗"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的悟境相通。黃庭堅評東坡詩"如著鹽水中,飲水乃知鹽味",此詩末二句正是以不經意的譬喻,將西湖提升至形而上的美學範疇。

至若"方好""亦奇""總相宜"的遞進式判斷,實為宋代美學"理趣"說的典範。較之白居易"湖上春來似畫圖"的直陳,東坡更重主體審美體驗的層次演進。方東樹【昭昧詹言】謂此詩"寓議論於摹寫",恰指出其以感知為經、以思辨為緯的獨特結構。

今人觀此詩,當識其三重境界:表象之景、隱喻之情、超越之理。西湖在此已非地理概念,而成為中華美學"中和之美"的意象符號。東坡此作,不惟寫盡錢塘形勝,更為後世立下"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詩學範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