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拳秘傳考略】
太和拳者,乃武當秘傳之上乘功法,其源流可溯至三豐祖師"內煉金丹,外演太極"之旨。歷代僅以道門心印相授,非世俗外傳之拳腳功夫可比。今觀視頻所示身形勁路,雖僅得鱗爪,然其中"五步八法"之要訣、"九宮纏絲"之機杼,實與【武當太和宗譜】所載"形如槐蟲,勁若雲輪"的古訓相契,足證其傳承未失本真。
考太和拳之特質,首重"三調合一":調息以應河洛數理,調形以合四象八卦,調心以守黃庭祖竅。其十三勢暗合【黃庭經】"二十四真"之要義,每式皆含"起鑽落翻"的丹道火候。如視頻中"雲手"一式,非止於肢體開合,實為任督二脈的顯化,外現為"燕子抄水"之形,內蘊"坎離交媾"之機。此即【道藏】所謂"武演大道"的真諦。
然須辨明者,今世俗所見太和拳多經簡化。據明末清初【均州志】載,完整傳承需經"三階九候":初階習"七十二閉手"築基,中階煉"三十六天罡腿"導引,上階方得授"太和八絕"。視頻所示"玉女穿梭"一式,其轉身時足尖點地如鶴踏龜背,正是武當"龜蛇相盤"的秘傳身法,較之外間流傳版本,猶存古法"轉樞在踵"的要妙。
此拳最精微處,在於將【周易參同契】"五金八石"之說化入拳架。如"搬攔捶"非蠻力擊打,乃借"金公木母"相激之勢,以肺金之氣催動肝木之勁。昔年徐本善道長曾言:"太和之拳,實為移動的鼎爐。"視頻中老者演練時肩胯如磨盤相推,正是丹道"進陽火退陰符"的外顯,此非二十年以上純功不能至。
今人研習此道,當以【張三丰太極煉丹秘訣】為綱,輔以【武當劍譜】身法要訣。尤須注意:太和拳之"快慢相間"非節奏變化,實為"抽添水火"的外應。若徒摹其形,不究"玄牝一竅"的守中之道,終落旁門。願後學得此視頻因緣,勿止於觀賞,當循"由武入道"之途,方不負先聖留此絕學之本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