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拳秘传考略》
太和拳者,乃武当秘传之上乘功法,其源流可溯至三丰祖师"内炼金丹,外演太极"之旨。历代仅以道门心印相授,非世俗外传之拳脚功夫可比。今观视频所示身形劲路,虽仅得鳞爪,然其中"五步八法"之要诀、"九宫缠丝"之机杼,实与《武当太和宗谱》所载"形如槐虫,劲若云轮"的古训相契,足证其传承未失本真。
考太和拳之特质,首重"三调合一":调息以应河洛数理,调形以合四象八卦,调心以守黄庭祖窍。其十三势暗合《黄庭经》"二十四真"之要义,每式皆含"起钻落翻"的丹道火候。如视频中"云手"一式,非止于肢体开合,实为任督二脉的显化,外现为"燕子抄水"之形,内蕴"坎离交媾"之机。此即《道藏》所谓"武演大道"的真谛。
然须辨明者,今世俗所见太和拳多经简化。据明末清初《均州志》载,完整传承需经"三阶九候":初阶习"七十二闭手"筑基,中阶炼"三十六天罡腿"导引,上阶方得授"太和八绝"。视频所示"玉女穿梭"一式,其转身时足尖点地如鹤踏龟背,正是武当"龟蛇相盘"的秘传身法,较之外间流传版本,犹存古法"转枢在踵"的要妙。
此拳最精微处,在于将《周易参同契》"五金八石"之说化入拳架。如"搬拦捶"非蛮力击打,乃借"金公木母"相激之势,以肺金之气催动肝木之劲。昔年徐本善道长曾言:"太和之拳,实为移动的鼎炉。"视频中老者演练时肩胯如磨盘相推,正是丹道"进阳火退阴符"的外显,此非二十年以上纯功不能至。
今人研习此道,当以《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为纲,辅以《武当剑谱》身法要诀。尤须注意:太和拳之"快慢相间"非节奏变化,实为"抽添水火"的外应。若徒摹其形,不究"玄牝一窍"的守中之道,终落旁门。愿后学得此视频因缘,勿止于观赏,当循"由武入道"之途,方不负先圣留此绝学之本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