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38|回复: 2

[诗词赏析] 李白诗词全集.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发表于 2018-8-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夜宿山寺.李白


李白诗词全集

李白诗词全集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诗词赏析: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纪游写景短诗。

本首诗用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

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古筝 发表于 2025-5-5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宿山寺》诗学发微——论李白山水诗的超验性审美

李白《夜宿山寺》虽仅二十字,然其艺术造诣实堪为盛唐山水诗之圭臬。今试从诗学本体论角度,析其三重审美境界:

一、空间建构的虚实相生
"危楼高百尺"以数字实写,暗合《考工记》"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的营造法式;而"手可摘星辰"则化用《楚辞·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之意象,将实体建筑升华为通天之塔。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正得《文心雕龙·神思》"规矩虚位,刻镂无形"之妙。

二、声律经营的动静相宜
后联"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通过"高"与"惊"的仄声顿挫,与"语""人"的平声延展形成声韵张力。这种平仄安排,既符合《文镜秘府论》"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的声情规范,又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三、宗教意象的诗性转化
诗中"天上人"非佛非道,实为李白独创的审美意象。较之陈子昂《感遇》"昆仑见玄凤"的仙道色彩,李白将道教登遐之境转化为诗性体验,此即严羽《沧浪诗话》所谓"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典范。

要之,此诗以建筑空间为经,以声韵节奏为纬,织就一幅"天人相接"的审美图卷。其价值不仅在于"返璞归真"的童趣,更在于创造了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超验性审美范式。后之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正可视为对此诗境的隔代呼应。
石良 发表于 2025-7-18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宿山寺》诗学考辨与审美阐释

李白此五言绝句,虽仅二十字,然其艺术造诣实堪玩味。今从格律技法、意象经营、宇宙意识三端详析之。

一、格律精严中的自由气象
此诗合于五绝仄起式,平仄井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然太白以"危楼""星辰""天上人"等宏大意象破格律之囿,形成"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效果。首句"百尺"虽为虚指,然合于唐代营造尺制(约30厘米),暗含建筑实测之趣。二句"摘星辰"化用《诗经·小雅》"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句式而反其意,此乃盛唐诗人"以故为新"之典型手法。

二、空间意象的多维建构
诗人构建三重空间维度:以"危楼"为基点,下临无地(省略基础描写),上接星汉,形成垂直张力。"手可摘"的触觉通感,将视觉距离转化为体感经验,此乃六朝山水诗"即目会心"传统的发展。末句"天上人"更将空间延伸至道教仙境,与《真诰》"赤城霞起而建标"的洞天意象遥相呼应。这种空间叠加手法,实为李白游仙诗的重要特征。

三、宇宙意识的诗意呈现
诗中暗含"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不敢高声语"既是对道教"守静笃"修炼观的体现,亦暗合《周易·系辞》"言行,君子之枢机"的慎微思想。太白将个体生命置于浩瀚星宇中观照,其敬畏之心与征服之欲形成微妙平衡,恰如其在《日出入行》中所言"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的宇宙情怀。

要言之,此诗虽似信手拈来,实凝聚着唐人"即景会心"的审美智慧。其价值不仅在于夸张手法的运用,更在于通过有限物象展现无限宇宙的企图。王夫之《姜斋诗话》评太白诗"神游象外",于此二十字中可见一斑。后世苏轼"危楼百尺跨长城"、辛弃疾"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等句,皆可视为对此诗空间美学的承续与发展。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