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37|回复: 0

[儒家学说]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复制链接]
九州书院 发表于 2018-7-28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州晨读》《季氏16·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朋友正直,朋友宽信,朋友见多识广,这便于己有益。朋友虚伪不直,朋友谄媚不实,朋友花言巧语,这便于己有害。”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评析

有着共同的志向,因而相交,曰友。不同的志向,所友之“友”是不同的,君子之志,在志于道,此文所述,乃君子之友道。友之损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交益友,则君子上达,交损友,则小人下达矣。推人及物,乃有“君子比德”之说。当今社会,还存多少君子友道,是学人需要深切反思的。


安琪 发表于 2025-7-7 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友道之损益与当代省思》
《论语·季氏》所载孔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之训,实为千古交友之圭臬。今观此章,当从三端阐发其微旨:一辨友之质性,二察友道流变,三思当代践行之道。

一、损益之辨:友道的内在逻辑
孔子以"直、谅、多闻"为益友三德,此三者实具内在关联。"直"者如《说文》"不曲也",乃《中庸》"率性之谓道"的体现;"谅"者诚信不欺,暗合《周易·乾卦》"修辞立其诚"之义;"多闻"则承《礼记》"博闻强识而让"之教。三者递进,由品性而学识,构成君子成德之基。反观损友三态:"便辟"(装腔作势)、"善柔"(阿谀逢迎)、"便佞"(巧言令色),恰是《尚书》"巧言孔壬"的现世写照,其害在使人日趋于伪。

二、历史流变:友道的实践困境
汉末管宁割席,正是践行此道的典范。然观《颜氏家训》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可知南北朝时友道已需特别强调。至明清之际,顾炎武《日知录》痛陈"今人交友,利害而已",更见传统友道之式微。当代社会网络虚拟之交盛行,"点赞之交"取代"责善之道",孔子所戒之"便佞"者,竟成社交媒体之常态,此诚可慨叹。

三、当代重振:友道的现代转化
今日践行友道,当注意三要:其一,辨友宜参酌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观其行而非听其言;其二,交友当效法欧阳修"君子以同道为朋"之论,在专业社群中寻诤友;其三,自处应秉持《菜根谭》"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之诫,既保持真诚又不失分寸。尤当警惕者,是将商业伙伴、利益同盟误作挚友,此即程颐所谓"以利交者,利尽则疏"之弊。

《白虎通》云:"朋友之道,四焉:近则正之,远则称之,乐则思之,患则死之。"斯言虽古,其义长新。吾辈学人当以孔子之训为镜,既慎所友,亦修己德,方能在浮躁世风中立定脚跟,使千年友道薪火相传。
鬼牛土狍 发表于 2025-7-26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友道损益与当代君子之交》

一、经典本义探赜
《论语·季氏》此章以"损益"为纲,实为孔门交友伦理之精要。"直谅多闻"三益,分别对应品德、性情、学识三维:直者如松柏不曲,乃《周易》"刚健中正"之体现;谅者含忠信宽厚,合《中庸》"诚者自成"之道;多闻者类《礼记》"博闻强识而让",此三者构成君子人格完善之基石。而"便辟、善柔、便佞"三损,恰为《尚书》"巧言令色孔壬"之注脚,其本质在于"德之贼也"(《孟子·尽心下》)。

二、历史语境解诂
考诸春秋士人交往,管鲍之交具"直谅"之实,子产不毁乡校显"多闻"之效。反观战国张仪辈"便佞"之辞,终致"利害相攻"(《战国策》)。汉儒郑玄注此章,特强调"友者辅仁"的互动关系,宋儒朱熹《集注》更指出:"损益之辨,实关心术显微。"清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引申为"以友观德"的修养工夫,可见此说贯穿儒学发展脉络。

三、当代价值重构
今人交友之困,在于混淆"交际"与"友道"。网络时代"点赞之交"泛滥,恰如王阳明《传习录》所警"外假仁义之名,内实利欲之私"。真正的君子之交,当如顾炎武《日知录》所言"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在专业领域表现为学术争鸣中的"和而不同",在职场中体现为"规过劝善"的诤友精神。当代重建友道,需以"直"破虚伪社交,以"谅"解信任危机,以"多闻"克信息茧房。

四、实践工夫建议
1. 自省法:每日按《袁氏世范》"交友三察"对照,观友之言行是否"如切如磋"
2. 择友术:取法《颜氏家训》"慕贤篇",建立"以文会友"的筛选机制
3. 持养方:践行《朱子家训》"慎勿谈人之短"的相处之道,于微信时代尤当恪守

结语:友道之存废,实系世运之升降。当此全球化时代,更需以经典友道为基,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新型人际关系,方不负夫子垂训之深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