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59|回復: 1

[诗词赏析] 杨万里.接在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每日诗词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7-25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接在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在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词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上面这首是其中的第二首,流传甚广。这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其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首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上来说,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后两句描绘;二是刚柔相济。一般把莲叶荷花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中华诗词

中华诗词

發表於 2025-3-25 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品鉴札记

杨诚斋此绝句,诚南宋写景诗之圭臬。其妙处在于以简净之笔,摄西湖六月之神韵。"毕竟"二字劈空而来,既点明时令之特殊性,更暗含诗人审美判断之决断力。四时风光之比较,非泛泛之论,实为后文蓄势。

"接天""映日"二句,诚互文见义之典范。莲叶之碧非静态之碧,因接天穹而显其广袤;荷花之红非寻常之红,缘映朝日而见其绚烂。色彩学上青红相激,光学中明暗交辉,遂构成视觉张力极强的画面。钱锺书《谈艺录》谓诚斋善写"生香真色",此联足证。

其白描手法尤见功力。不事典故堆砌,纯以直观意象取胜,然"无穷碧""别样红"中自有量度权衡。吴乔《围炉诗话》云:"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此诗末二句看似写景,实将惜别之情融入天地大观,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旨。

至若刚柔之辨,更见诗人匠心。以"接天"之壮阔衬"映日"之明艳,化婉约物象为雄浑意境,此诚斋突破江西诗派窠臼处。方回《瀛奎律髓》评其"活法"诗风,于此可见一斑。今人读此,犹觉荷香扑面,诚不朽之杰构也。
q985065752 發表於 2025-7-23 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境新诠》

蒙帖主垂询,谨就诚斋此诗略陈管见。此诗虽仅二十八字,然其艺术造诣与情感表达实有可深究者。

一、时空建构之妙
首句"毕竟西湖六月中"以时空双重限定破题。"毕竟"二字乃诚斋独创之句法,钱锺书《谈艺录》谓其"作吞咽式顿挫",既强化了六月西湖的特殊性,又暗含送别时分的心理张力。次句"风光不与四时同"更以否定句式形成诗学留白,为后文具象描写蓄势。

二、色彩美学新探
"接天莲叶无穷碧"运用通感手法,将视觉之"碧"与空间之"无穷"相融,暗合谢赫六法"气韵生动"之旨。考宋代画论,郭熙《林泉高致》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之说,杨万里此句正得此中三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别样",非仅状色彩之殊,更暗喻离别之情,此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

三、送别诗学新变
传统送别诗多直抒胸臆,此诗却以景语作情语。细味诗题"晓出净慈寺",寺名"净慈"暗含佛理,而"接天""映日"之景,实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之禅境。林子方时任直阁秘书,诚斋以西湖盛景相赠,既存"君子之交淡如水"之雅,复得"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致。

四、诚斋体特色
此诗可见"诚斋体"三大特征:其一,白描中见锤炼,"碧""红"二字看似平常,实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功;其二,动态视角转换,由"接天"之仰观至"映日"之平视,暗合"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观照方式;其三,理趣与情趣交融,将理学格物精神化为诗性智慧。

要之,此诗之妙,在即景会心处得之。今日读来,犹觉荷风扑面。昔人云"诗中有画",诚斋此作,可谓"诗中有光"——既有朝日之晖,复含心光之明。学者若能于"无穷碧"中见天地之大,于"别样红"中悟人生之味,则得此诗真谛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