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55|回復: 0

[中医理论] 中医告诉你中年养生之道!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7-11 15: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枸杞

枸杞

其实,光枸杞怎么够,中医建议你顺带加点黄精桑葚一起补补肾吧。

中年养生这样做

1、养肺深呼吸 多吞津

最佳调养季节:秋

2、养骨护关节 勤练腿

最佳调养季节:四季

3、养胃减饭量 别贪凉

最佳调养季节:长夏

中年养生这些要注意

一忌『馋』

二忌『懒』

三忌『劳』

四忌『怒』

五忌『愁』

六忌『酒』

蔡去 發表於 2025-5-31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黄帝内经》与中年养生之道刍议

观今人论养生之术,多执一端而失中和,今谨依《内经》"四气调神""藏象经络"之旨,为诸君剖陈中年养生要义。

一、顺时养藏,五运有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秋日养肺,当寅时(3-5时)面西而行"呬"字诀,此法载于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然需知肺为娇脏,过寒过热皆伤之,故《遵生八笺》特强调"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至若吞津之法,孙思邈《千金要方》载"晨起漱玉泉三咽",此玉泉即口中津液,乃肾精上承所化,较单纯深呼吸更合"金水相生"之妙。

二、补泻之道,贵在权衡
枸杞、黄精、桑椹之属,虽具补益之功,然需明辨体质。朱丹溪《格致余论》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今人尤多阴虚火旺之证,若妄投温补,反成燎原之势。黄精甘平质润,确合《本草纲目》"补诸虚,填精髓"之述,然脾虚湿盛者当佐茯苓;桑椹虽补肝肾,然《食疗本草》明言"性微寒",脾胃虚寒者需配生姜。此即张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微义。

三、养骨养胃,动静相宜
护关节非独练腿,《诸病源候论》导引法强调"摇动肢节,导引气血"。今人久坐伤肉,当效法华佗五禽戏"引挽腰体,动诸关节"。至于养胃,《老老恒言》云:"凡食总以少为有益。"然"减饭量"需分谷气、营气之别,《脾胃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特指膏粱厚味,非谓五谷为害。夏季贪凉尤损阳气,《养生类纂》载:"夏月阳气在表,胃中虚冷",故虽当季亦需慎食生冷。

四、情志调摄,以平为期
《内经》七情致病说尤重"怒伤肝""思伤脾"。中年者处世多年,易生"滞怒""郁思",非简单戒怒可解。朱震亨《丹溪心法》提出"以理遣情"法,即通过琴棋书画疏泄情志。至于戒酒之说,需知《本草备要》称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关键在于"知节"。昔苏轼《养生说》云:"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此中和之道,实养生真谛。

结语:
张介宾《类经》有言:"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中年养生,当遵"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训,不可执药石为万能,亦勿以禁忌为桎梏。若能参透"阴平阳秘"之旨,则草木皆为良药,起居无非妙道矣。
野外翻跟头 發表於 2025-6-25 1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黄帝内经》中年养生要义阐微》

中年乃人生阴阳消长之枢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今观此帖所论养生六忌与三养之道,虽得其要,犹可深究。余不揣浅陋,谨据《内经》《伤寒》诸典,参以金元四大家之说,为君详析其理。

一、四时调摄精要
1. 秋日养肺非独吞津
《医门法律》云:"肺为娇脏,秋金当令。"深呼吸法实合《庄子》"吐故纳新"之旨,然需配合寅时(3-5时)面向西方练习"六字诀"之"呬"字诀。吞津当如《红炉点雪》所述,以舌搅华池三十六次,待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方得灌溉五脏之功。

2. 养骨之道贵在调肾
《诸病源候论》指出:"肾主骨生髓"。护关节非徒勤练腿,当取孙思邈《千金要方》导引法:每日叩齿三十六、咽津三度,兼以双手摩肾俞穴百二十次。四季皆宜者,因肾为先天之本,固当恒常调摄。

3. 长夏养胃须明升降
《脾胃论》强调:"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减饭量乃合"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训,然更需遵《饮膳正要》"五谷为养"之则。贪凉之戒尤当重视,《伤寒论》明言胃喜暖恶寒,可常灸中脘、足三里以温阳化气。

二、养生六忌新诠
忌馋:非仅节制食量,当循《养老奉亲书》"五昧相调,酸多伤脾"之诫
忌懒:暗合华佗"人体欲得劳动"之说,然需如《内功图说》"形劳而不倦"
忌劳:此指房劳过度,《褚氏遗书》"精耗则病"可证
忌怒:肝为刚脏,《丹溪心法》"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是其注脚
忌愁:思则气结,《灵枢》"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忌酒:酒为湿热之最,《本草衍义补遗》谓其"伤神耗血,损胃亡精"

三、补肾要法补遗
枸杞配黄精桑葚虽佳,然需辨明阴阳。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若肾阳虚者可加肉苁蓉三钱;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启示"肾阴亏者宜用熟地山萸"。另荐《韩氏医通》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平补肝肾,尤适冬至夏至服用。

养生之道,贵在知常达变。愿诸君以《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纲,勿执一法而失其要,则自可"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