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32|回覆: 0

[書法字帖] 臨帖的這3條要記住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6-29 11: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建議多臨習點畫少的字

從技法上說,書法由三大部分組成,即:點畫、結體和章法。此三者不能截然分開,不可以這一段時間單練習點畫,那一段時間單練習結體,必須結合起來。然而,又不可以沒有側重。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先側重解決點畫,再結構,再章法,如今書法教學依然沿用這種方法。

而要有效地解決點畫問題,就要多練習點畫少的字,因爲寫點畫少的字,必然使點畫加長加重,越是長和重的點畫,難度就越大,所以練習點畫少的字是解決點畫問題的最好方法。

建議多臨習點畫少的字

建議多臨習點畫少的字

二、要多臨常用字

書法還是要講究實用性,實用性的書寫的背後,還代表著更多的習慣與關聯。我們今天的常用字,基本也是古代的常用字,例如:之、乎、者、也、十、百、千、萬等等。由於古代書家常寫這些字,對其賦予的法則也最多,因此學習者最易從中獲益。

要多臨常用字

要多臨常用字

三、對臨、背臨要結合

經過反覆對臨以後,覺得點畫與字形達到基本掌握時,則採用背臨的方法,即憑藉記憶,追摹範字,然後與字帖對照,不似之處,再做對臨,如此無數反覆,直到酷似爲止。

對臨、背臨要結合

對臨、背臨要結合

當理 發表於 2025-5-22 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臨帖三要抉微】

臨池之法,古賢論之詳矣。今觀休竹客君所陳三則,深契書學正軌,然其間精義尚有可申說者,試爲剖判如次:

一、點畫少字之臨習,實含"損之又損"之道家妙諦
昔人謂"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點畫寡少之字,恰在二者間得中和之妙。觀【薦季直表】"之"字、【樂毅論】"一"字,橫畫必作"千里陣雲"之勢,豎畫則現"萬歲枯藤"之姿。非惟訓練筆力,實乃錘鍊"計白當黑"之空間意識。文徵明日課【千字文】前十字,正取其點畫簡略而法度森嚴之效。習書者當於此悟"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之三昧。

二、常用字之選擇,暗合"由約至博"之經學傳統
"之乎者也"諸字,非徒實用之需,實爲書道之密鑰。王羲之【蘭亭】二十"之"字各異,顏魯公【祭侄稿】"嗚呼哀哉"四字血淚交迸。蓋常用字猶六經之"子曰",書家必於此處見真章。趙孟頫日書萬字,其中"天""人"等字反覆錘鍊,終成"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之境界。學者當知:常用字乃書家之"DNA",得此則諸體可通。

三、對臨與背臨之轉換,實爲"格物致知"之工夫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云:"仿書在能合,神在能離。"對臨時當如老吏斷獄,纖毫畢現;背臨時則需解衣盤礴,神遊象外。蘇東坡背臨【蘭亭】至"七分相似三分己意",反得右軍神髓。今人可效黃庭堅"觀之三日,懸筆而書"之法,以"心眼准程,手有節制"爲度。記憶追摹之際,正是古人"收視反聽,絕慮凝神"之修行。

要之,臨帖非止摹形,實乃"與古爲徒"之心法。三點要訣看似平易,卻暗合"易簡工夫終久大"之理。學者苟能於此三昧中參得"澄懷觀道"之旨,則不僅點畫精到,更可上窺晉唐門庭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