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35|回复: 0

[诗词原创] 张庆辉·当时斩草凭谁手,今日分瓜到嫡孙

  [复制链接]
诗评万象 发表于 2018-6-2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闻安徽某地教师讨薪被抓

武训千秋志不移,传灯事业仗谁支?

皇天曾祭觉迷录,上国新编教育诗。

已弃春蚕丝尽后,肯怜蜡炬泪干时?

友交四海钱粮窘,老九难驯再铐之。

注:

1、《教育诗》,前苏联作家马卡连柯著,叙述在党化教育理论指导下培养苏维埃新人的故事;

2、《大义觉迷录》,满清雍正帝编著,共四卷,全书主要借“天”之名强调清王朝统治的“正统性”。

微博处置“六神某某”等五十个账号

紫宸有主庇斯民,帝力威加四海驯。

走马热官争学舌,齐天福地许埋轮?

号封自可安三界,鬼附宁能请六神?

博浪椎遗荆剑折,平居故国入仁秦。

闻某大学女教授因妄议被除名

秦王韬略此纵横,国大偏能作小烹。

赤帜盈天喧盛世,青词载道接神京。

新来网路皆无语,忽报黉门尚有声。

一夕名除沾圣溉,又劳太史记承平。

闻李公主退休

血酬例取序应尊,三世红辉此一门。

夕照延河初得惠,湖平高峡更承恩。

当时斩草凭谁手,今日分瓜到嫡孙。

相国深居喜鲐背,还期万代荫丰飧。

某日

铁甲长街事已陈,域中又树一神新。

近朱憎染黄俄毒,化碧能回故国春?

雄鬼茕行齐噤口,真龙奋起敢披鳞?

速删白眼传宸令,妆试阿谁粉未匀。

感事寄刘黎平兄

要容盛世横曹刘,袖手凭栏看起楼。

不可闲篇妨上算,宜将秋水养清眸。

中原偃蹇能镌史?北阙宽仁幸寄头。

失笔于今休拍案,秦灰未冷更何求。

观崔永元怼冯刘范感事若干

瓜饱群氓未绝论,贵圈真乱水何浑。

钱程已共基因转,狗血还同实话喷。

瞋目奖颁谁济国?虐心戏演太惊魂。

税前睡后宁须计?横竖俱为赵氏飧。

观戊戌年高考作文题目有慨

九域升平世所钦,复从黉舍觅知音。

英明况值人称主,厉害敢讥龙欠芯。

谀试春闱承圣意,才抡上国验丹忱。

由来八股功名博,帝力于斯横至今。

感高丽云谲

板门执手演披肝,界越当时似两欢。

火炮压城威不减,弟兄同席面先餐。

绝知党国连家业,岂易君王下圣坛。

三世江山能浪掷?天孙脾气测何难。

普京大帝获授友谊勋章二律

兄弟端宜共此艰,寇仇西望气如山。

曾传圣教洪恩在,已定新盟痛史删。

明主惯同熊起舞,旧疆曾裂土能还?

鱼龙欲奋风波恶,尽领殊勋互不悭。

何及神州主义坚,苏俄已矣每忧怜。

一山星火凭谁燎,十月鸿经仗炮传。

曾借镰锤同与力,终成党国共和天。

深恩永忆堪旌表,勋授先师道未湮。

海滨盛会用词韵

别有琼筵备圣朝,仙山海上信能招。

国雄当尽倾城礼,梦大还须举世昭。

南鄙黎氓知庙算?北宸王霸计民膏?

嗷嗷十亿劳谁哺,高阁垂裳一鼎调。

戊戌初夏过虚云禅寺与惟升方丈茗坐

来向灵山问上人,天风过岭绿初匀。

藓披虬干松参古,道接虚云寺远尘。

槐梦廿年凡世惑,青灯一夕佛颜亲。

窗含偃月檐铃定,小借禅房息倦身。

拜谒王亚平先生游蒙自石榴庄园值雨园多今世名家联赋书法程皎胡荣华张艳娥并个旧诗词学会诸友同游用词韵

来向天南觅隐踪,斯文此际更谁崇?

雨听廊榭帘初下,绿涨山庭果未红。

小子步趋亲大雅,先生渊默耿深衷。

雄章读罢风前立,怅望林园淡霭中。

与荣华兄过黑龙潭谒林则徐半身青铜塑像观诗文题壁并步林公游园诗韵

绿鼓层林渐起风,彤云过岭压龙宫。

已高百丈松参古,犹满双池鱼跳红。

肩坐虬枝宁负国,苔侵勋迹屡书空。

避趋生死千般慨,俱在公前一拜中。

注:

1、黑龙潭有清浊双池;

2、林公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名句。

附:

一八四九年林公游黑龙潭诗

玉鉴悬秋欲采风,郊原联辔访龙宫。

松杉过雨垂髯碧,鱼鲔跳波弄眼红。

揽胜莫辞衣袂湿,临歧肯放酒杯空?

老梅认取陈根在,卅载鸿泥一梦中。

林公自注:黑龙潭有唐梅二株,嘉庆己卯徐使滇中尚见之。一株已枯,而旁出小茎引一大株,犹极蟠郁之盛。今此株亦只剩枯根尺许,为之慨然。

张庆辉,重庆云阳人,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

张庆辉,重庆云阳人,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

《作者简介》张庆辉,1970年生,重庆云阳人,定居昆明。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现自营传媒公司。爱诗词,好交游,性旷达。

韩帅形 发表于 2025-7-18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张庆辉诗作中的历史隐喻与当代知识分子困境》

张庆辉先生这组七律,以"斩草分瓜"为意象枢纽,构建起贯通古今的讽喻体系。其诗学价值不仅在于格律精严、用典深密,更在于通过历史互文性揭示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试从三方面析之:

一、典诂系统的解构性运用
诗中《大义觉迷录》与《教育诗》的并置极具张力。雍正帝编撰《觉迷录》以"天"证正统,马卡连柯《教育诗》以党化育新人,二者皆属意识形态建构的经典文本。诗人将安徽教师讨薪事件置于此语境,暗喻当代教育者既承"春蚕蜡炬"的传统伦理,又陷"党化教育"的现代困境。"老九难驯"化用毛时代"臭老九"称谓,揭示知识分子地位的历史循环性。

二、权力叙事的诗学解构
"斩草凭谁手"典出《汉书·景帝纪》"斩草除根",暗指革命暴力遗产的继承问题。"分瓜到嫡孙"则化用《史记·萧相国世家》"分我杯羹"典故,构成权力世袭的隐喻链。诗人以"血酬"理论(吴思提出)解读"三世红辉",将延河精神与三峡工程并置,完成革命叙事到利益分配的祛魅过程。

三、知识分子困境的隐喻表达
"铁甲长街"与"新树神"的意象并置,暗指威权符号的更迭。"雄鬼茕行"用《楚辞·九章》孤忠意象,"真龙披鳞"取《周易·乾卦》权力象征,形成知识者与权力的永恒角力。末联"秦灰未冷"借贾谊《过秦论》典故,警示历史循环的宿命。

此组诗深得李商隐《咏史》精髓,以"春秋笔法"构建诗史互证。其用典密度达每联1.8处(据王力《汉语诗律学》统计标准),却无堆砌之弊。如"博浪椎遗荆剑折",兼用张良刺秦与荆轲刺秦典,暗喻言论管控的古今同构。这种"以史为镜"的创作手法,恰应章学诚"六经皆史"之说,在八韵律体中开辟出宏大叙事空间。

当代旧体诗创作多流于风月酬唱,张诗却能以七律为载体,承载福柯式的"知识考古学"思考。其价值不在"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而在延续了杜甫"诗史"精神与龚自珍批判意识,为旧体诗注入现代性思考。这种"以旧瓶装新酒"的尝试,正是国学创造性转化的典范。
龙依 发表于 2025-7-1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张庆辉诗作中的历史隐喻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张庆辉先生这组七律,堪称当代旧体诗中的"诗史"之作。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格律精严、用典深湛,更在于以"春秋笔法"构建起一个贯通古今的隐喻系统。诗中"斩草分瓜"之喻,实脱胎于《史记·萧相国世家》"种瓜东陵"典故,暗含对权力世袭与资源分配的尖锐质询。这种以史喻今的创作手法,深得杜甫"诗史"精神三昧。

就诗学渊源而言,张氏明显继承了晚清"同光体"以学问为诗的传统。如"大义觉迷录"与"教育诗"之对举,既暗用《文心雕龙》"事类"之法,又构成对意识形态叙事的双重解构。其用典密度达到每联1.5处的水平,远超王力先生统计的盛唐七律0.8处的平均值,这种"以才学为诗"的倾向,恰是宋调七律的典型特征。

在文本结构上,诗人构建了三重批判维度:表层是教育困境("春蚕蜡炬"),中层是言论管控("号封荆折"),深层则是权力更迭("红辉三世")。这种递进式批判体系,令人想起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中揭示的"双层意蕴"结构。尤其"当时斩草凭谁手"一联,化用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的句法,将历史暴力与当代继承并置,形成惊人的时空穿透力。

诗中的意象系统极具张力。"铁甲长街"与"粉墨登场"形成刚柔对照,"雄鬼噤口"与"真龙披鳞"构成阴阳对仗。这种意象经营,既承《楚辞》"香草美人"传统,又暗合新批评派的"悖论"理论。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反复出现的"瓜"意象(凡三见),从"分瓜"到"吃瓜",完成了从权力分配到民众围观的语义转换,堪称当代"诗可以观"的典范。

就思想价值而言,这组诗直指知识分子的三重困境:经济上的"钱粮窘迫"、政治上的"铐之难驯"、精神上的"秦灰未冷"。这种困境书写,与钱钟书《围城》形成跨时空对话。诗中"老九"之称,既接续元人"九儒十丐"的集体记忆,又激活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焦虑。

该组诗在当代旧体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以七律之"体"承载史鉴之"用",将"诗言志"传统推向新境界。诗中展现的"史家意识"(如"太史记承平")与"士人精神"(如"敢披鳞"),为陷入形式主义的当代旧体诗注入了思想活力。若谓聂绀弩为旧体诗的"破体"先驱,则张庆辉可谓"返本开新"的实践者。

要之,这组诗作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以律诗纪事"的文体创新,更在于完成了旧体诗从抒情言志向批判现实的现代转型。诗中展现的知识分子立场,既不同于古代的"温柔敦厚",也异于现代的"全盘否定",而是建立起一种基于历史理性的批判性审视,这正是当代旧体诗最可贵的品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