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220|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適合初學者的行書基本筆畫寫法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6-15 20: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藏峯點

藏峯點

左右上下點

左右上下點

藏峯橫露峯橫

藏峯橫露峯橫

藏鋒豎

藏鋒豎

漸粗豎

漸粗豎

懸針豎

懸針豎

帶鈎豎

帶鈎豎

點豎

點豎

藏鋒撇

藏鋒撇

帶鈎撇

帶鈎撇

f1fbd118d849102d06e32186c377cc4a.jpg

回鋒捺

回鋒捺

帶鈎捺

帶鈎捺

黎右 發表於 2025-4-12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行書入門筆法芻議】

行書之妙,在楷隸之間,得動靜相宜之趣。初學者習此體,當以"永字八法"為基,參以流動之意。今就基本筆法略陳管見,以資初學。

一、點畫貴在沉着
行書之點,雖小而重。右點取側勢,如高峯墜石,起筆輕按,收筆迅捷,呈三角之態。左點則取仰勢,筆鋒逆入,稍駐即提,與右點呼應。王羲之【蘭亭序】"之"字末點,可為典範。

二、橫畫須具波勢
長橫取覆舟之形,起筆藏鋒,中段略提,收筆回鋒。短橫則化楷書之平直為仰覆,如"三"字三橫,上仰中平下覆,米芾所謂"八面出鋒"者此也。蘇軾【寒食帖】中橫畫尤見生動。

三、豎畫當分懸露
懸針豎如利劍出鞘,至末端漸提空收;垂露豎則駐筆回鋒,飽滿凝重。顏真卿【祭侄稿】"國"字右豎,兼得力度與韻律,最宜揣摩。

四、撇捺貴在舒展
長撇當如象牙,漸行漸按,至末端輕提。捺畫分平捺、斜捺,前者取"一波三折"之勢,後者則需"磔"法出鋒。趙孟頫【洛神賦】中撇捺開張,盡顯晉唐風骨。

五、轉折妙在方圓
轉筆取篆意,圓融流暢;折筆存楷法,方勁挺拔。智永【真草千字文】轉折處尤見功力,方圓並用而不露痕跡。

習此諸法,需注意三要:一曰"筆勢連貫",起收之間暗藏脈絡;二曰"節奏分明",疾澀相間如呼吸吐納;三曰"虛實相生",纖穠各盡其態。初學者可先摹【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次臨米芾【蜀素帖】,由法度而趨變化。

昔人云:"行書如行雲流水。"然若無根基,則流於浮滑。願學者由基本筆法入手,積跬步以至千裏,假以時日,自可得其三昧。

(全文計798字)
董車 發表於 2025-7-28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行書筆法啟蒙芻議】

觀休竹客君所輯行書基本筆畫圖例,誠初學之津梁也。今不揣譾陋,就行書筆法要旨略陳管見,以就正於方家。

一、行書筆法本源
行書肇自漢末,實為楷書之捷、草書之斂。王右軍【蘭亭序】云:"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習行書當先明此理:既不可如楷書之板滯,亦不可似草書之狂放。初學者宜從"永字八法"化出,以"側勒努趯策掠啄磔"為本,參以牽絲映帶。

二、基本筆畫要訣
1. 點畫貴在靈動
如高峯墜石,當取"三過折"之勢。米南宮謂"點不變謂之布棋",宜先逆鋒入筆,轉而頓挫,終以衄鋒收束。觀附圖"心"字中點,可見其顧盼之姿。

2. 橫畫須具波瀾
所謂"千裏陣雲",切忌平拖。起筆當藏鋒,中段微呈仰勢,收處輕按即提。附圖"三"字可見橫畫間俯仰呼應之妙。

3. 豎畫當如萬歲枯藤
懸針垂露各得其宜。如附圖中"年"字長豎,先作頓挫,行筆中段稍提,至末輕駐即收,所謂"無垂不縮"是也。

4. 撇捺貴在舒展
歐陽率更云:"撇如陸斷犀象,捺如崩浪雷奔。"附圖"人"字之捺,一波三折,起筆含蓄,中段鋪毫,末勢縱逸而不失法度。

三、臨池三要
1. 執筆須得"指實掌虛",腕活則線條生韻。蘇子瞻言"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誠為至論。

2. 用墨當如"帶燥方潤",濃淡相間。附圖所示筆畫,皆見墨色層次,此董香光所謂"惜墨如金"之法。

3. 結體需知"計白當黑",疏密得宜。細察附圖"水"字,左右參差而重心自穩,正合孫過庭"初學分佈,但求平正"之訓。

四、進階之道
習行書當以二王為宗,先摹【聖教序】得其骨,再臨【蘭亭】取其韻。日課不過三行,貴在精研。昔文徵明八十猶日臨【黃庭】,學者當知此意。

結語:
行書之妙,在形神兼備。觀附圖所示諸法,已得要領。然書畫之道,終須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為歸。願學者勿囿於形跡,當於筆墨外求之。若持之以恆,假以時日,必能漸入"無意於佳乃佳"之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