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0|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篆籀』筆意在書法中尤爲可貴

[複製連結]
書法超市 發表於 2018-6-11 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這個問題談到關於『篆籀筆意』,這是一個好問題,也是一個專業問題。我希望好好回答一下。要不是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啥時候能再動筆。廢話不多說。先說篆籀筆意。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爲所有學過篆書的人或者顏楷的人,大多都有一點了解。

篆籀,是表達一個人寬博,圓融,渾厚的單是和氣魄。沒有方筆一路的靈逸,秀氣讓人更討人喜歡。篆籀筆意代表人物是顏真卿,代表作品也並不是祭侄稿,而是【爭座位】。

如下圖:

看這些畫紅線的地方。中鋒運筆,多轉無折。對,這就是篆書的基礎筆法。篆籀筆法很簡單,中鋒運筆,有轉無折。

草書里的『篆書筆意』

草書里的『篆書筆意』

這種筆法,稍加提按變化,虛實變化,就是草書里的『篆書筆意』。在篆書里,是絕對不存在篆書筆意這一說的,因爲本就是用的篆書筆法。把篆書筆法用入楷行草隸,才叫『筆意』就看這個『雨』,外邊這個圓轉。這就是典型的篆籀筆法。

絞轉和篆籀筆意有什麼區別呢?慢行筆,筆鋒自然通過力量的轉動轉過來,就是篆籀。如果草書中,行筆快,又要實現中鋒篆籀的力量,自然得通過『絞』的方式,讓筆鋒八面都擦過一面紙,達到力量的均勻,不出側鋒。絞轉是用『八面鋒』,篆籀只中鋒。區別就是在一個快一個慢,但是想達到一樣的『筆力』效果。

篆籀固然要用藏鋒,第一是露鋒,第二是藏鋒。這是一手寫一手排的,所以滲水有點多,可能不清楚。圖爲正寫的『露鋒』也就是隸書一類的『方筆』起筆。

這則是篆書起筆的方筆。其實起筆就可以決定一個筆畫是隸書用筆還是篆書用筆。關鍵看是切筆還是逆鋒今人強調『欲下先上,欲左先右』,就是逆鋒的意思。

爲的就是出中鋒的筆力。

逆鋒,然後切筆,因爲鋒尖是反方向的,所以切筆就自然成了折筆。這種形狀就是藏鋒和露鋒的結合。

篆書起筆。力量是均的,頭是圓的,明顯是篆籀意味。

其實篆籀筆意並不神奇,就是中鋒。以營造『力度』『渾厚』的線條爲主。但是這個筆法,確實不容易,尤其是在行草書中。大家可能會有一點感覺,用側鋒就比純中鋒快。

這是用的篆籀筆意寫的『無』草書篆籀筆意,筆畫不在粗細。而在中鋒,並不是篆籀筆意就得特別粗。細的也可以。關鍵是『實』。

西門土豆 發表於 2025-4-26 0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篆籀筆意之美學內核與技法表現】

篆籀筆意誠爲書道至境,其可貴處正在於將三代吉金文字之氣象化入今體。顏魯公【爭座位帖】固爲典範,然需明辨者,篆籀非僅筆法之謂,實乃審美體系之凝結。

一、筆法本質考辨
篆籀用筆以"錐畫沙"爲要義,中鋒行筆時需得"屋漏痕"之趣。考【說文解字】所載籀文,其筆勢圓融處暗含"折釵股"之力。今人所謂"絞轉",實爲篆籀快寫之變體,【書譜】"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正是此理。顏書【祭侄稿】看似疾澀相生,細審其轉折處皆存"蟲蝕木"之痕,此乃真篆籀遺意。

二、審美維度解詁
篆籀之美在"含文包質":其"文"顯於線條之婉通,如【石鼓文】之"囿"字外廓;其"質"蘊於骨力之沉雄,觀【毛公鼎】"王"字可證。米南宮譏顏書"如蒸餅",正未解此渾厚中含清剛之妙。篆籀筆意所求者,非徒摹古形,乃追三代鼎彝"鬱勃之氣",此氣在【散氏盤】斑駁處尤顯。

三、實踐體悟要訣
習篆籀當以"逆入平出"爲基,然需知"欲右先左"非機械動作。試觀吳昌碩臨【石鼓】,起筆似露還藏,此即"鋒藏畫中"之化境。今人作草書欲得篆意,可參黃庭堅【諸上座帖】,其長線條雖細若遊絲,而中實如弦,正所謂"百鍊鋼化繞指柔"。

結語:
篆籀筆意之傳承,非關復古,實爲接通文字本源之氣脈。自鄧完白以隸法作篆,至吳缶老熔金石入畫,皆證此道活法在人。學者當於【泰山刻石】之嚴整、【琅琊台刻石】之婉暢間,悟得"不方不圓,亦方亦圓"之三昧,斯爲真得篆籀神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