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36|回復: 0

[书法字帖] 如何提高临帖的字形准确性?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7-3 13: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外轮廓法

外轮廓法

外轮廓法

二,重心法

重心法

重心法

三,中宫法

中宫法

中宫法

四,主笔法

主笔法

主笔法

五,辅助线法

辅助线法

辅助线法

临摹是一个吸收经典,克服手的习惯记忆的过程。所以临的时候不要图快,而要仔细观察,琢磨,分析,深入。

| 你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推荐关注 | 书法自学

熊出没了 發表於 2025-6-28 12:07 | 顯示全部樓層
《临帖精要五法刍议》

休竹客君所提"外轮廓、重心、中宫、主笔、辅助线"五法,实为把握字形之枢要。余习书四十余载,以为临帖之道,当以"眼到、心到、手到"为三重境界,五法之妙,正在于此。

一曰外轮廓法,非徒描摹边缘。《翰林要诀》云:"观字如观阵,先察大势。"汉碑《乙瑛》之方整,《曹全》之圆融,皆在轮廓气象中见精神。习者当以九宫格界之,先观整体态势,再究点画细节,犹如下棋须先布大局。

二曰重心法,实乃字之命脉。王羲之《笔势论》谓:"字之形势,若人之坐卧。"颜鲁公楷书重心下沉,如端笏大臣;欧阳询结体险峻,似侠客临风。临写时可用铅垂线测之,务使虚实相生,不失平衡。

三曰中宫法,尤见晋唐秘奥。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宫紧收,如明月映潭;米芾行书中宫疏朗,似闲云出岫。建议初学以朱砂标出字心,体会收放之度,此黄庭坚所谓"字中有眼"者也。

四曰主笔法,实为字之筋骨。张旭《郎官石柱记》横画如千里阵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捺笔似金刀出鞘。当以朱笔勾出主笔,细察其起承转合,此即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之真义。

五曰辅助线法,乃古人"永字八法"之遗意。观《兰亭序》二十"之"字,虽姿态各异,然中轴线皆如悬针。可于透明绢素上勾画辅助线,比较原帖,此法尤宜纠正结构散乱之病。

临帖如对至尊,当具三心:敬畏心、细致心、恒久心。建议日课不过十字,每字摹写百遍。苏东坡云:"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今人若得五法真髓,佐以澄心静虑,假以时日,自可窥见魏晋堂奥。倘能辅以读帖、背帖之功,则形神俱得矣。
老天棚花 發表於 2025-7-24 00:28 | 顯示全部樓層
《临帖九思:论字形准确性提升之道》

休竹客君所提五法,实为临池要诀。然以书学源流论之,犹有可申补者。昔卫夫人《笔阵图》云"意在笔先",正谓临帖非徒手技,实乃心摹之工。今就诸法稍作阐发,兼补先贤未竟之旨。

一曰"外轮廓当参骨相"。君示外廓法甚善,然须知唐人孙过庭"真以点画为形质"之训。譬如《九成宫》"永"字,其外廓如削玉,而内里实含篆籀绞转之势。当以廓线为纲,更察笔锋出入之迹,方得骨肉相生之妙。

二曰"重心贵在虚实相济"。图示重心法颇得要领,然未及字势动态。观《兰亭》"之"字,上疏下密而气脉贯通,恰似舞者回旋,此非静态重心可尽。宜参张旭"孤蓬自振"之喻,体会字势俯仰向背之理。

三曰"中宫须通九宫之变"。中宫法虽本欧阳询《三十六法》,然清人蒋骥《九宫新式》更进一层。如《祭侄稿》"荼"字,中宫收紧而四维开张,恰似太极抱球之势。临写时当以米字格为基,更参以回宫法,察其收放节奏。

四曰"主笔须明血脉所系"。主笔之说要矣,然汉隶《张迁碑》主笔多藏拙趣,《曹全碑》则显秀骨,此即刘熙载"书如其学,如其才"之谓。建议临习时先作单字血脉图,标主次笔顺,如诊脉然。

五曰"辅助线当合天地之数"。君所示辅助线法,可辅以"永字八法"中的波磔度数。智永《真草千字文》横画多取7度斜势,此暗合黄金分割。可用量角器实测原帖,标记特殊角度,久之自得古人"观剑器舞"的韵律感。

补益四法:
六曰"影摹法":取蝉翼纸覆帖勾勒,如赵孟頫日课《黄庭经》故事。
七曰"逆序法":从末笔倒临,破习惯性用笔,此法见载于《翰林要诀》。
八曰"阙疑法":对难写部件作专项突破,如黄庭坚"舟"字旁特训。
九曰"意象法":如虞世南"戈法"拟银钩虿尾,赋予点画生命意象。

临帖之道,当如朱熹格物,一横一竖皆须穷理。董其昌云:"字须熟后生",正谓破除习气,回归原帖本真。建议每日临习不过三行,然每字必作十遍比较。若能用放大镜察碑帖剥蚀处,更得古人运笔真迹。

今人每苦形似难臻,实因未解"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孙过庭语)八字真诀。愿诸君以考古家之眼、外科医之手、禅师之心临池,则自可入古人堂奥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