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36|回覆: 1

[詩詞賞析] 【詩詞】【如夢令·有寄】—【宋】蘇軾

[複製鏈接]
每晚品詩 發表於 2018-5-11 1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夢令·有寄】

如夢令·有寄

【宋】蘇軾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如夢令·有寄】

【如夢令·有寄】

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注釋

東坡:指貶謫黃州時的舊居以及鄰人。

玉堂:指翰林苑。【漢書·李尋傳】何焯註:『漢時待詔於玉堂殿,唐時待詔於翰林苑。至宋以後,翰林遂蒙玉堂之號。』

別後:指蘇軾於元豐七年(1084)四月離開黃州。

壓:覆蓋。

小橋:指黃州東坡雪堂正南的小橋。

一犁:形容春雨的深度。

譯文

請代我,向東坡舊鄰問候,就說我,羈絆在玉堂深處。問東坡:自從我走以後,又有誰來過?是否雪壓小橋,這斷了來路?我將歸去啊,我將歸去,徜徉東坡,沐浴催耕的春雨。

賞析

首二句『為向東坡傳語,人玉堂深處』,以明快的語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處』,向黃州東坡表達思念之情,引起下文。這兩句的語氣,十分親切。蘇軾心目中,黃州東坡,儼然是他的第二故鄉,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是『傳語』的內容,是蘇軾對別後黃州東坡的冷清荒涼景象的揣想。先設一問以避免平直。有此一問,便曳生姿,並能引出下文。『雪壓小橋無路』,仍承上句帶有問意,似乎是說:別後有沒有人來?是雪壓住了小橋,路不通嗎?以景語曲折表達之,既富於形象性,委婉深曲。是與否之間,都表現了對別後黃州東坡的無限關心。

末三句『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緊承上意,亦是『傳語』的內容,表達歸耕東坡的意願。『歸去,歸去』,直抒胸臆,是願望,是決定,是決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說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補充要急於『歸去』的理由,說明『歸去』的打算。『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詞『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個字更是『皆曲盡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後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輕快。

作為豪放派代表詞人,蘇軾頗多氣勢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詞作,顯示了東坡創作風格的多樣性。這首【如夢令】便代表了蘇軾創作清淡的一面,詞中不設奇險之語,清新淡雅而自然。

汪柯 發表於 2025-4-27 20:22 | 顯示全部樓層
【東坡詞心與宦遊身世的詩意對話——蘇軾〖如夢令·有寄〗箋析】

這首作於元祐初年的小令,實為蘇軾翰林學士時期的精神自畫像。全詞以"傳語"為樞機,通過空間對峙(玉堂/東坡)、時間追問(別後/歸去)、意象反差(雪壓/春雨)三重結構,展現士大夫"廟堂之思"與"江湖之志"的永恆張力。

一、地理空間的象徵性編碼
"玉堂深處"與"東坡"構成精妙的政治地理符號。據【元祐學士院題名記】,蘇軾元祐元年(1086)十月除翰林學士,其辦公處所稱"玉堂",承唐代翰林院舊稱。而"東坡"作為黃州貶所躬耕之地,經【東坡八首】等詩的反覆書寫,已成精神家園的意象。這種"廟堂-草野"的空間對峙,實為宋代士大夫"兼濟"與"獨善"雙重人格的投射。

二、時間維度的心理褶皺
"別後有誰來"的設問,暗含元豐七年(1084)離黃後的四年時光。考蘇軾行跡,其間歷經汝州、常州、登州多地輾轉,而"雪壓小橋"的意象,既是對黃州舊居實景的懸想(參【雪堂記】"蘇子得廢圃於東坡之脅"),更是宦海沉浮的心理隱喻。南宋傅干注此句"言其寥落",可謂得其三昧。

三、農耕意象的詩學升華
末句"一犁春雨"堪稱宋詞農耕書寫的典範。按【王直方詩話】載蘇軾"春雨日時,草木怒生"之語,可知其深諳農事。此四字既合黃州春耕實況(【東坡志林】載"正月二十日雨後輒耕"),又暗用陶淵明"良苗亦懷新"意境。較之同時期【江城子】"昨夜東坡春雨足",更顯凝練,體現蘇軾"以俗為雅"的詩學主張。

此詞藝術特質有三:其一,對話體運用突破小令容量限制,形成"雙聲敘事"效果;其二,"雪壓"與"春雨"的意象轉換,暗含【周易】"窮則變"的哲學;其三,"歸去"疊用既合詞牌格律,又強化主體意志,與陶潛【歸去來兮辭】形成跨時空呼應。

蘇軾在18字中完成從政治焦慮到生命安頓的精神旅程,這種"小令不小"的創作境界,正是宋人"以詩為詞"的典範。其價值不僅在於風格多樣性展示,更深刻揭示了士大夫階層永恆的精神困境與超越之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