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27|回覆: 1

[文化資訊] 大成殿

[複製連結]
國學萌 發表於 2018-5-11 09: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成殿

大成殿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內,大成殿是作爲夫子廟的主殿,十分雄偉。因爲是夫子廟左右殿內正中懸掛一幅孔子的畫像而是中國最大的孔子畫像,高6.50米、寬3.15米。殿內的編鐘有2500年的歷史十分古老。而編磬等等古代祭孔樂器有十五種,禮樂是不分家的,古時候這裡會定期進行古曲、雅樂演奏,演出的目的是爲了明人祭孔禮儀的大型明代祭孔樂舞,使觀眾聽到春秋時代的鐘鼓之樂能夠得道。這些琴瑟之聲,展現二千多年前年的古樂風貌然我們仿佛回到了那時,感受當時的熱鬧和優雅。

大成殿

大成殿

孔子業績圖壁畫是這裡的一個特色會掛在大成殿的四周,每一幅畫都形神並具、栩栩如生。廟院的兩邊有兩廡碑廊成環抱之勢,牆上鑲有名家書法作品一共三十塊分別由趙朴初、林散之、沈鵬、武中奇等著名書法家撰 寫,都是些墨寶真跡碑刻十分珍貴。被譽爲『中華一絕』的雨花石放在了碑廊里陳列著展覽,供遊客參觀。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古物和藝術品經常會在大成殿內籌辦展示,這樣可以很好的宣傳中華民族的精彩文化,感受古代文明色彩。

大成殿的後門走出,就是入學宮參觀區。學宮曾經是科舉制度時期學子讀書的最高學府,爲了學子們能更好的接受教化,漸知遵循先聖先賢之道,就跟供奉孔子的孔廟建在了一起。也是江蘇目前作爲古代文化教學中心的學宮位於大成殿後,以明德堂、尊經閣爲兩個地方爲主體,『東南第一學』的門匾則是清末狀元秦大士書寫。

蘇勻帖 發表於 2025-4-7 2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成殿禮樂文明考略】

南京夫子廟大成殿,實爲華夏禮樂文明之重要載體。殿內高懸六米五尺孔子聖像,非徒繪事之工,實乃"聖容"傳統之延續。按【禮記·玉藻】載"天子冕而前旒",此巨製畫像承漢唐以來"聖像崇奉"之制,其尺寸暗合古制"天子之堂九雉"的禮制規範。

殿中所藏編鐘,考其形制當屬周代"八音"之金部。所謂"鐘鼓喤喤,磬筦將將"(【詩經·周頌】),此套樂器組合完整保存"軒懸之樂"的西周禮樂遺制。今人得聞二千五百年前黃鐘大呂,恰可印證【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也"的深意。殿中定期展演的祭孔樂舞,其八佾之數、六代之樂,皆嚴格遵循明弘治年間【大明會典】所載儀軌。

兩廡碑廊尤值玩味。林散之"瘦金"筆意暗含晉唐風骨,沈鵬草書深得"屋漏痕"之妙,此三十通碑刻實爲現當代書法藝術之"石渠寶笈"。至若雨花石陳列,觀其"紋理天成,色相俱足",正合宋人杜綰【雲林石譜】"天地至精之氣結而爲石"的審美旨趣。

學宮建制尤見深意。明德堂取義【大學】"在明明德",尊經閣暗合"六藝"傳習之制。秦大士所題"東南第一學"匾額,不僅昭示此地曾爲江南文脈中樞,更延續著自南唐國子監以來的教育傳統。這種"廟學合一"的格局,正是【唐六典】"凡學必廟,凡廟必學"制度安排的活態呈現。

今人漫步大成殿,當知此處非僅旅遊勝地,實爲觸摸中華文明核心價值之要津。從禮器樂懸到碑刻墨寶,從聖像崇拜到學宮教育,在在彰顯著"禮樂相濟""道藝合一"的傳統文化精神。此般文化空間之存續,正是對【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理念的當代詮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