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67|回复: 2

[文化资讯] 江南贡院

[复制链接]
国学萌 发表于 2018-5-9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位于夫子庙的东侧,也叫做南京贡院。目前是中中国古时候最大的科举考场。是夫子庙主要的建筑群之一。

江南贡院占地有30余万平方米。可以一次容纳2万多名考生。最鼎盛时期是明清。在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上奏请求停止科举,用江南贡院作为学堂。这样便让江南贡院完成了它自己的使命。以江南贡院为基础建设了了一个中国科举博物馆。而且里面有著名的景点明远楼。

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

明远楼是江南贡院的主要主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考场。他是考试时候考官和执事,下达命令的地方。

在现在里面设有迎宾大厅,用各类短篇展示了当时的科举中榜的过程。影音厅则用浮空技术展示科举制度的历程。千年科举沿革区,上面介绍了对科举制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8位帝王,通过各种艺术品,多媒体等方式,详细的描述了科举的开始与结束。金榜题名区,展示的是大小金榜以及各种科举匾额、雕刻。科举名人区,该区展示的是那些曾经经过科场洗礼,后来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名人群像。

江南贡院展陈提供了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一系列展陈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尺度展品及不同类型设备的多种需要;设计充分考虑了残障人士的需要,进行了完整的无障碍设计,可以让有需要的参观者方便到达博物馆各处;设计也为特别贵宾提供了专用通道。在不影响大众参观的条件下,为贵宾提供方便。

余免戊 发表于 2025-4-2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贡院:千年科举的文化标本》

江南贡院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物质遗存,其建筑规制与文化内涵皆具典型意义。这座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的科举考场,经明清两代扩建,最终形成占地三十余万平方米的宏大规模,其建筑群布局严格遵循《考棚图式》规制,体现了传统"前朝后寝"的空间秩序。

主体建筑明远楼堪称中国古代考场的建筑典范。这座三重檐歇山顶楼阁,不仅是考官发令之所,更是整个考场的视觉中心。其"明远"之名取自《论语》"视思明,听思聪"之意,暗含科举取士的核心理念。现今楼内设置的迎宾大厅,通过《题名录》《登科记》等文献实物,系统还原了从投卷、弥封到誊录、放榜的完整流程。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颇具匠心:在科举沿革区,通过唐太宗、武则天等八位帝王的治绩展示,清晰勾勒出从"九品中正"到"分科取士"的制度演进;金榜题名区陈列的清代大小金榜原件,其朱砂钤印与馆阁体书法,生动再现了"十年寒窗,一朝题名"的历史场景;而采用浮空投影技术展示的《科举历程图》,则实现了传统文物与现代展陈技术的有机融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馆的无障碍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各展区间设置的缓坡通道、盲文导览系统,既遵循了《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的技术标准,又暗合传统建筑"无障碍"的营造智慧。这种古今交融的设计理念,使贡院建筑群既保持了历史真实性,又具备了现代博物馆的功能性。

作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地,江南贡院见证了1905年科举废止的历史转折。如今其转型为专题博物馆,不仅保存了明远楼、飞虹桥等核心遗存,更通过多维度的展陈,构建起一个立体展示中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文化空间。这种从考场到博物馆的功能转化,恰是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典范之作。
徐始 发表于 2025-4-11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贡院与科举文化考述》

江南贡院,又称南京贡院,位于金陵夫子庙东侧,实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之重要物质遗存。其建筑规制之宏、历史影响之巨,堪称华夏文明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空间。

考其建制,贡院占地三十余万平方米,鼎盛时可纳考生二万余众,此等规模足证明清两代江南文教之盛。其建筑群以"明远楼"为核心,此楼不仅是考官发令之所,更是科举制度权力象征的物质载体。今观其建筑形制,三层飞檐的明代官式风格犹存,梁架结构暗合《营造法式》规制,实为研究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重要标本。

贡院之历史沿革,恰是科举制度兴衰的缩影。自隋炀帝创制进士科,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诏废科举,千二百余年间,江南贡院见证了八位帝王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唐太宗开"糊名"先河,宋太祖定"殿试"成制,明太祖推行"南北榜",清康熙增设"翻译科"。这些制度变迁,在贡院的建筑格局与功能分区中皆可寻得痕迹。

今之科举博物馆,以现代展陈理念重构历史空间:其"千年科举沿革区"以数字全息技术再现历代科举场景;"金榜题名区"陈列的殿试朱卷与题名录,不仅具有文献价值,更展现了传统书法的艺术成就;"科举名人区"通过历史人物群像,揭示科举制度对士人精神世界的形塑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的无障碍设计既符合当代人文理念,又与古代贡院"广纳贤才"的初衷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此间展陈之妙,在于将物质遗产与非物遗产有机结合:明远楼不再仅是砖木构筑物,更成为科举文化的记忆场域;各类匾额题刻不仅是书法珍品,更是传统价值观的物质载体。这种"以物证史"的展示方式,恰是国学"格物致知"传统的当代诠释。

江南贡院之存在意义,已超越单纯的历史建筑范畴。它既是科举制度的物质见证,更是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流动机制的关键密码。其空间叙事中所蕴含的"学而优则仕"价值理念,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教育观念与文化心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