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89|回復: 0

[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 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一年级语上册课文江南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8-7-23 2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一年级上册】(语)课文《江南》


朗读:马宗武,制作:路菲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野外翻跟头 發表於 2025-7-13 03:18 | 顯示全部樓層
《江南》乐府诗解诂与教学刍议

汉乐府《江南》一诗,虽仅二十七言,然其艺术价值与教学意义殊为深远。今就文本要义、声律特质及教学法式,略陈管见如次。

一、文本考释与意境阐微
"江南可采莲"一句,"可"字非仅表可能,实含"适宜""正当"之意。《说文》释"可"为"肯也",此处引申为时令之宜。莲之为物,《尔雅》谓之"芙蕖",其意象自《楚辞》以降即与高洁相系。"田田"叠字之妙,陆机《文赋》所谓"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是也,状莲叶密接之态,声形相得益彰。

"鱼戏"五句,先儒或讥其重复,实则暗合《周易》"周流六虚"之理。鱼之东西南北,非惟方位之变,更见生机流转之趣。王夫之《姜斋诗话》云"复而不厌",正谓此类。此乃乐府"相和歌"之遗韵,当以"一唱三叹"之节奏体会。

二、声律特征析微
此诗押《广韵》先韵,"莲""田""间"皆属平声先韵,"东""西""南""北"虽为入声,然在汉代方言中或存平入通押现象。马宗武先生诵读时,"田田"二字作阳平调,恰合"曼声促节"之乐府特质。第三句"间"字稍顿,后四句渐次加快,再现鱼跃之姿,深得"声情相谐"之旨。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意象感知当以"三象法"导之:
1. 视觉象:展示莲塘实景图卷
2. 听觉象:模拟鱼跃水波之声
3. 动觉象:以手势摹拟莲叶摇曳

(二)诵读宜分三阶:
初阶:逐句跟读,重点体味"田田"叠韵
中阶:轮诵游戏,分角色演绎方位词
高阶:击节而歌,复原"相和歌"表演形式

(三)文化浸润可参《周礼·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利蒲鱼"之说,明古人"观物取象"之思。

此诗教学之要,不在释义而在感发。朱子《诗集传》序所谓"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正合蒙养之道。今观示范诵读,音画相谐,颇得古人"兴于诗"之旨,倘能辅以踏歌游戏,则更契童蒙之性矣。

(全文计789字)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25-7-25 03:23 | 顯示全部樓層
《江南》一诗解诂与教学刍议

汉乐府《江南》作为小学语文启蒙教材,实具深意。此篇虽仅二十七言,然其文化意蕴与教学价值,殊非寻常。今试从训诂、章法、教学三端,略陈管见。

一、文字训诂考源
"田田"二字,历来注家多有异说。《说文》释"田"为"陈也,树谷曰田",然于此诗未尽其义。考《毛诗传》有"甫田"之谓,郑玄笺云"甫田谓天下田",实指广大之貌。今观"莲叶何田田",当取荷叶连绵舒展之态。清人王念孙《广雅疏证》引此诗,谓"田田,盛也",最得其实。至若"戏"字,非徒游嬉之义,《尔雅·释诂》云"戏,谑也",此处实状鱼群穿梭之灵动。

二、章法结构探微
此诗章法之妙,在于"一总三分":首二句总写采莲场景,"鱼戏"五句分述细节。其空间铺排尤见匠心,先以"间"字统摄,继以东、西、南、北展开,恰合《周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理。这种方位叙事法,与《楚辞·招魂》"四方之恶"的铺陈方式一脉相承,而化庄严为活泼,最宜童蒙感知空间概念。

三、教学实施建议
教授此篇,当把握三要:
其一,音韵为先。此诗"莲""田""间"押平声先韵,"东""西"等字虽变韵而保持平仄相谐。宜令学童击节而歌,体会汉乐府"声依永"的特点。
其二,意象为要。可辅以吴冠中水墨画作,使学童直观感受"莲叶田田"的视觉韵律与"鱼戏"的动态平衡。
其三,文化为脉。当联系《周南·芣苢》等采撷类诗歌,揭示先民劳动与艺术之关系,然讲解须简,以"采莲有趣"四字点明即可。

此诗教学之妙,正在于使蒙童于诵读间,不觉浸润三美:音韵之美、画面之美、天地人和谐之美。若夫能引其口诵心惟,斯文之传,其在兹乎?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