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74|回覆: 2

[文化觀點] 浪漫主義

[複製連結]
國學萌 發表於 2018-4-25 2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李白

李白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說過『浪漫主義既不是隨興的取材、也不是強調完全的精確,而是位於兩者的中間點,隨著感覺而走。』對的,浪漫主義隨著自己的感覺、自己的認知、自己的領悟而出現。它是那麼的自由、那麼的美麗、和吸引人。就是因爲它的自由它的不固定性所以才能讓它難以的去判斷去界定他的定義!許多知識分子和歷史學家將浪漫主義視爲是對於啟蒙運動的反彈,是一種對啟蒙時代的反思。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強調演繹推理的絕對性,而浪漫主義則強調直覺、想像力、和感覺,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評爲『非理性主義』的程度。

這些所謂的各種定義其實我們可以不去糾結,因爲浪漫主義並不需要人爲的去強行定義。需要的是被定義爲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學作品一定不會差。比如中國的屈原,李白,吳承恩都是浪漫主義詩人,他們無不思想豐富,文采出眾,看待事物也有獨特的看法。可他們也是各不相同。這也是浪漫主義的特性啊,自由而豐富。李白,其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一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真的有三人嗎?這只是作者己的想像。邀的是明月,看的是影子,品的是孤獨。『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丈』表達了他的雄心壯志。時而落寞,時而奮起,無不表達了他內心,在詩的世界裡李白是自由的,是浪漫的。這就是典型的浪漫主義啊!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8-4-26 08:0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原來浪漫可以分析得這麼有哲理
周老道 發表於 2025-4-1 0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浪漫主義之精神內核與藝術表現】

浪漫主義之真諦,誠如波德萊爾所言,實乃"心之所向"的藝術自覺。此非技法之論,實爲創作主體精神自由之彰顯。觀中西浪漫主義傳統,其要義有三:

一曰"主情"。屈原"紛吾既有此內美兮"的自我剖白,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的物我交融,皆突破古典理性藩籬,以個體情感爲藝術本源。這種情感表達絕非無序宣洩,而是經過審美淬鍊的"詩性真實"。

二曰"尚奇"。吳承恩筆下"金猴奮起千鈞棒"的瑰麗想像,與雨果【巴黎聖母院】的奇崛敘事,同屬對平庸現實的審美超越。浪漫主義者往往通過誇張變形的手法,在藝術中重構世界秩序。

三曰"求變"。李白詩風既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雄放,亦有"床前明月光"的澄明,這種藝術表現的多元性,恰印證浪漫主義反對教條的本質。正如龔自珍所言"不拘一格降人才",真正的浪漫精神永遠拒絕被單一範式束縛。

今人論浪漫主義,當超越"理性/非理性"的二元對立。觀李白"永結無情游"之句,表面是月下獨酌的疏狂,內里卻暗含對生命有限性的哲學觀照。浪漫主義的深刻性,正在於這種"感性表象下的理性沉思"。藝術創作若能把握此中三昧,自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