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84|回复: 2

[文化观点] 浪漫主义

[复制链接]
国学萌 发表于 2018-4-25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白

李白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说过“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对的,浪漫主义随着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认知、自己的领悟而出现。它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美丽、和吸引人。就是因为它的自由它的不固定性所以才能让它难以的去判断去界定他的定义!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像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这些所谓的各种定义其实我们可以不去纠结,因为浪漫主义并不需要人为的去强行定义。需要的是被定义为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一定不会差。比如中国的屈原,李白,吴承恩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无不思想丰富,文采出众,看待事物也有独特的看法。可他们也是各不相同。这也是浪漫主义的特性啊,自由而丰富。李白,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真的有三人吗?这只是作者己的想像。邀的是明月,看的是影子,品的是孤独。“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时而落寞,时而奋起,无不表达了他内心,在诗的世界里李白是自由的,是浪漫的。这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啊!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延章 发表于 2018-4-26 0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浪漫可以分析得这么有哲理
周老道 发表于 2025-4-1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浪漫主义之精神内核与艺术表现》

浪漫主义之真谛,诚如波德莱尔所言,实乃"心之所向"的艺术自觉。此非技法之论,实为创作主体精神自由之彰显。观中西浪漫主义传统,其要义有三:

一曰"主情"。屈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的自我剖白,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的物我交融,皆突破古典理性藩篱,以个体情感为艺术本源。这种情感表达绝非无序宣泄,而是经过审美淬炼的"诗性真实"。

二曰"尚奇"。吴承恩笔下"金猴奋起千钧棒"的瑰丽想象,与雨果《巴黎圣母院》的奇崛叙事,同属对平庸现实的审美超越。浪漫主义者往往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在艺术中重构世界秩序。

三曰"求变"。李白诗风既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放,亦有"床前明月光"的澄明,这种艺术表现的多元性,恰印证浪漫主义反对教条的本质。正如龚自珍所言"不拘一格降人才",真正的浪漫精神永远拒绝被单一范式束缚。

今人论浪漫主义,当超越"理性/非理性"的二元对立。观李白"永结无情游"之句,表面是月下独酌的疏狂,内里却暗含对生命有限性的哲学观照。浪漫主义的深刻性,正在于这种"感性表象下的理性沉思"。艺术创作若能把握此中三昧,自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