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69|回覆: 3

[書法培訓班] 毛筆練習方式,讓你書法入門更輕鬆

[複製鏈接]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4-12 10: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學毛筆字,從篆隸楷這樣的『正體字』開始練習,是比較正確的途徑,因為書法的兩大要點筆法和結字,都需要大量的基本功訓練,才能逐漸掌握並熟練運用,以達到書寫自如。

e3ab41efeda371ee5deafc35d6ea1385.jpg

理論不難理解,但實際上能夠找對方法並堅持下去,不斷進步的朋友並不多,反而是學了一段時間沒有效果,知難而退的人不少。究其原因,還是對毛筆的書寫方式和漢字的陌生感導致。也就是說上述兩個要點根本沒找對練習的門路。

6a98f7af7d6b8d14313880b16845d5ae.jpg

雖然心浮氣躁是學書法的大忌,但現代人顯然無法如古人般花大量的時間精力用來寫字。於是問題來了,有沒有更適合初學者,簡單易學且易於建立信心,早一點體現出練習效果的辦法呢?有!答案就是:從篆書開始練起!

21c0ab077c7af97aee0c0dec2107e7ce.jpg

【筆法簡單】

篆書的筆法就一種:中鋒用筆。筆鋒垂直於紙面,無論寫任何筆畫都要保持這種狀態,就是中鋒筆法。起筆逆入藏鋒,行筆保持筆鋒直立,收筆回鋒。行筆速度也以徐緩為主,可以說對於零基礎的朋友來說,這是最簡單易行的書寫方式。然而簡單並不等於沒用,正好相反,中鋒筆法是毛筆字所有筆法的基礎。中鋒寫不好,沒有力度,後面再學其他的筆法,起筆收筆變化多端,行筆還要看中鋒的功力,很可能『變不出去』也『收不回來』,全是病筆。

ee45416e4487db1cce7d60ea0612549a.jpg

【筆畫簡單】

篆書的筆畫就兩種:直畫和弧畫。書法臨帖的要點,在於少而精和多重複,因此筆畫簡單的篆書,對於鞏固中鋒筆法可以說是非常有效的。同樣莫要以為筆畫簡單就忽略了練習效果,實際上通過直畫弧畫乃至接筆的練習,結合懸腕的方式,可以充分鍛煉你對手腕的運用。毛筆字不同於硬筆字,發力不在於手指而在手腕,因此書法筆畫線條的質量,和我們的運腕能力息息相關。簡單的動作重複練,重複的動作認真練,這樣由簡入繁的學習更易於初學者鍛煉基本功培養信心。

3f1eb4b6e052735e47d4a9db203bed99.jpg

【結字對稱】

前文提到筆法和結字是兩大要點,那麼學寫篆書對結字有何幫助呢?結字,就是字體結構的搭配。篆書部首可以練習基本筆畫,那麼臨寫完整的篆字就用來提升結字能力了。篆書的最大特徵就是對稱,每一個字都是由部首變化而來,只是運用在字體的不同位置時,大小比例發生變化,這就是最基本的結字練習。篆書比其他字體更接近象形化,也更能體現漢字的文化含義,學寫篆書不但能提升書寫技巧,更可以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對於書法訓練有全方位的助益。

ddb12e77d4f1da98baa86f5587ff332d.jpg

【注意事項】

臨寫篆書,在起筆,行筆和收筆上的動作要領是『逆入、澀行、緊收』。起筆非常關鍵,藏鋒起筆,要把筆鋒調好,寫出來線條的頭部圓潤沒有稜角,再進入行筆的過程;否則起筆過於隨意,行筆的時候會一直想彌補過來,結果反而影響整個線條的質量,進而對速度和節奏的把握失去控制。在用筆方面,初學者用彈性適中的兼毫為宜,便於把控;寫一段時間後可考慮用羊毫,以提升自己的控筆能力,注意羊毫筆鋒不要太長。

f4db66113852e07d15447ecc4c284666.jpg

古代書法大師其實都有從篆書入手學習書法的經歷,只不過因其成名的書體與傳世作品不同,而使得篆書對書法學習的作用,被嚴重低估。希望本文對篆書的介紹,能夠對書友們有所幫助。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25-3-28 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篆書築基論】

習書之道,當以篆籀為基。昔人云"書家不學篆,猶儒生不讀經",誠哉斯言!今為諸君析其要義:

一曰筆法純粹。篆書唯用中鋒,如"錐畫沙""屋漏痕",筆鋒常居中線。初學者但記"逆入平出"四字:起筆藏鋒如叩門,行筆勻力若抽絲,收筆回鋒似勒馬。張懷瓘【玉堂禁經】謂"篆尚婉而通",正此之謂。

二曰結體易察。小篆"畫如鐵石,字若飛動",橫平豎直,對稱分明。李陽冰【筆法訣】稱"點不變謂之布棋,畫不變謂之布算",習篆者可先求平正,再追險絕。

三曰養氣為要。蔡邕【筆論】言"書者散也",習篆須心靜氣和。每日晨起臨【嶧山】三行,如對至尊,百日可見筋骨。蘇東坡所謂"筆成冢,墨成池",非謂苦練,實指專精。

今人習書,每惑於速成。然觀懷素"蕉葉練字",智永"退筆成冢",豈有捷徑哉?唯篆書筆路清明,最利築基。願諸君以水磨工夫,得見"鐵線銀鈎"之妙。切記:習篆如參禪,守一即是多法。
一席事 發表於 2025-3-30 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篆書築基說】

習書之道,當以篆籀為基。昔人云:"篆如立,隸如行,草如走",此三昧語道盡書學次第。今人習書多欲速成,然未通篆法而徑學行草,猶築台於沙,終難穩固。

篆書之妙,首重中鋒。觀【嶧山碑】玉箸婉通,【泰山刻石】鐵線遒勁,皆以中鋒運筆為根本。執筆須如"錐畫沙",行筆當似"屋漏痕",此中鋒三昧,實為萬法之源。初學者日課百字,三月可見筆力漸沉。

結字之要,在於布白。篆書勻整如織,疏密有致。鄧石如謂"計白當黑",正謂此也。習篆者先求平正,次追險絕,終歸平正。每作一字,當如老吏斷獄,筆畫位置不容毫釐之差。

今薦習篆日課法:晨起臨【嶧山】三行,務求筆筆中鋒;午後摹【袁安】半紙,細察結字布白;暮時自書姓名,驗其中鋒功力。如此百日,自見線條如綿裹鐵,結體若星列河漢。

習書貴恆,日課不輟。篆法既通,轉習漢隸,則如順流而下,自然事半而功倍矣。
鄒至 發表於 2025-4-12 00:53 | 顯示全部樓層
【篆書築基:毛筆書法入門心法芻議】

習書之道,當以篆籀為基。昔人云:"不習篆籀,不知文字之源;不通隸楷,難明筆法之變。"今就初學篆法之要,略陳管見,以饗同好。

一、中鋒正骨:筆法之本
篆書筆法純乎中鋒,如"錐畫沙""屋漏痕",筆鋒常行畫中。康南海【廣藝舟雙楫】謂:"篆書圓勁,中鋒乃得。"初學者當執筆如對至尊,鋒正則骨立。每作一畫,須"逆入平出",起筆如蠶頭之含蓄,行筆似春蚓之勻勁,收筆若垂露之凝練。此中三昧,非百日之功不可得。

二、線質錘鍊:筋骨之要
篆書線質貴在"玉箸""鐵線"之妙。直畫如弓之蓄勢,弧畫若水之環流。孫過庭【書譜】云:"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習篆者當以【嶧山】【泰山】諸刻為范,日課百字,務求線質勻圓勁健。尤須注意接筆處"如金刀之割玉",不露痕跡。

三、布白構字:空間之妙
篆書結字講究"計白當黑"。李陽冰【論篆】曰:"篆法圓密,如織錦回文。"其對稱之美,實為空間意識之啟蒙。臨寫時當觀"井"字九宮,察部首向背。如"水"部在左則窄而長,"邑"部居右必寬而穩。此中陰陽平衡之理,實為諸體結字共通之法。

四、臨池要訣
1. 執筆:指實掌虛,腕平鋒正
2. 用墨:"漆書"精神,不枯不漲
3. 讀帖:先識文字源流,再察筆勢往來
4. 進度:單字精臨→字組貫通→通篇氣韻

昔鄧石如日臨【石鼓】三百字,吳昌碩終生揣摩【散氏盤】,皆證篆法乃書家終身之課。今人習書,不必苛求日課萬字,但須得"慢、穩、准"三字真訣。每晨起臨數行,如對古人,心摹手追,積三月當見線條質變,經年可窺堂奧。

要之,習篆非僅為習篆,實乃養心煉性之法。當其沉潛其中,自得"筆所未到氣已吞"之妙。學者苟能持此心法,由篆入隸,由隸及楷,終可通會諸體,得書道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