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820|回復: 0

[汉风汉茗] 茶中加一物,百病自然无

[複製鏈接]
汉风汉茗 發表於 2018-3-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为什么国医大师都普遍健康长寿?很多人会说,那还不是因为他们精通中医,每天各种灵丹妙药换着吃,能不长寿吗?


精通中医不假,但经对170余位当代名老中医养生经验的分析,老中医并没吃什么灵丹妙药,他们长寿绝不是靠什么补品。名老中医比寻常人更懂得,养生就是化繁为简的过程,最普通、最便宜的东西才最养人,万病之药就在身边,唾手可得,比如喝茶。


这个喝茶,可不是把茶放进开水中就行了,时间和配伍得当才会有效果。


1ad42f401c2647f0ada4b99d4674ec08.jpg
每天三杯茶


大师说:『我的喝茶方法就是每天必喝三杯,而且早中晚喝不同的茶,其中蕴含的就是调理脾胃的养生理念。』


上午喝绿茶益气升阳、心神俱旺


『一天之计在于晨』,阳气经过一个晚上的濡养,到了上午重新焕发活力,此时应该要喝一杯绿茶。

423a666d6c38bfea6c2872a14d86aa0f.jpg

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维生素损失也较少,因此能帮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布于周身,使主神明的心与元神之府的脑,得到滋养,人才能保持上午的精力旺盛。


提醒▼▼▼▼▼▼▼▼▼▼▼▼▼▼▼▼▼▼▼▼▼▼▼▼▼▼▼▼▼▼▼▼▼▼▼▼▼▼▼▼▼▼▼▼▼▼▼

忌用茶服药,会影响药效。忌喝头遍茶,因为茶叶在种植以及加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所以第一遍茶肯定会有这些污染物残留。也不要空腹品茗,这样会使茶叶中不良身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四肢活动无力等症状。

▲▲▲▲▲▲▲▲▲▲▲▲▲▲▲▲▲▲▲▲▲▲▲▲▲▲▲▲▲▲▲▲▲▲▲▲▲▲▲▲▲▲▲▲▲▲▲▲▲▲▲▲▲▲▲▲▲▲▲▲▲▲▲


下午喝乌龙健脾消食、降脂瘦身

午后阳气渐弱,阴气渐升,脾胃功能较上午有所减弱。

7ad8d61fed979a3ed9ef0fac690a3e46.jpg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因此中午的饮食中会有很多油腻的食物,容易滋腻碍胃,进而形成脾胃功能减弱,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


下午时喝乌龙茶,能够帮助脾胃消化,保持腐熟和运化功能的高效运转,有减肥需要的朋友还能达到减重的效果,脾胃健运是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必要条件。

提醒▼▼▼▼▼▼▼▼▼▼▼▼▼▼▼▼▼▼▼▼▼▼▼▼▼▼▼▼▼▼▼▼▼▼▼▼▼▼▼▼▼▼▼▼▼▼▼

不宜饭前饭后大量饮茶,准确的做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品茗,且不宜过浓。

▲▲▲▲▲▲▲▲▲▲▲▲▲▲▲▲▲▲▲▲▲▲▲▲▲▲▲▲▲▲▲▲▲▲▲▲▲▲▲▲▲▲▲▲▲▲▲▲▲▲▲▲▲▲▲▲▲▲▲▲▲▲▲


晚上喝普洱安神助眠 夜间修复

晚上阳气收敛,入于阴中。在一天的劳作之后,人体的气机下降,需要颐养脾胃,安养心神,睡得好,身体就能在夜里修复。

8c900c6e8ec5c51a57a5b8ba6247a7e9.jpg

熟普中的咖啡因经多年陈放发酵,作用减弱,所以喝后不会兴奋,使人能够安然入睡,而且热饮肠胃舒适,还可治疗尿频。

提醒▼▼▼▼▼▼▼▼▼▼▼▼▼▼▼▼▼▼▼▼▼▼▼▼▼▼▼▼▼▼▼▼▼▼▼▼▼▼▼▼▼▼▼▼▼▼▼

普洱茶宜温饮,不宜烫饮、冷饮。宜淡饮,不宜浓饮。此外,睡前饮普洱茶要适量。

▲▲▲▲▲▲▲▲▲▲▲▲▲▲▲▲▲▲▲▲▲▲▲▲▲▲▲▲▲▲▲▲▲▲▲▲▲▲▲▲▲▲▲▲▲▲▲▲▲▲▲▲▲▲▲▲▲▲▲▲▲▲▲


77e35599abbad758351d2b78358a73da.jpg
茶中加一物,百病自然无

另外一位热衷茶疗养生的是大师认为,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中风、失眠等病,多为真阴亏虚、虚火内炽所致。即使是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属阴虚内热的也为数不少。而茶叶正是清热之品,常喝自然有帮助。以下几种茶疗养生方,不同的人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选择。

茶疗方


1.醋茶茶叶5克,水冲泡5分钟,滴入陈醋1毫升。可和胃止痢、活血化淤,治牙痛、伤痛等症。


2.糖茶: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饭后饮。有补中益气、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经等。


3.盐茶:茶叶3克,食盐1克,开水冲泡7分钟后饮。有明目消炎、化痰降火、利咽功效,可治伤风微咳、咽喉肿痛、牙龈发炎、双目红肿等。


4.蜜茶:茶叶3克,水冲泡5分钟,微温时冲蜂蜜5毫升,饭后饮。具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效,也可治虚弱、精神差、脾胃功能差及便秘等。


5.奶茶: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少许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饮用。能健脾和胃、明目提神,适宜体弱、消化不良、大病久病者食用。

6741d7df7fb888149b18c12cc9f0573f.jpg

6.菊茶:茶叶、杭菊各2克,以沸水冲泡。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久服聪耳明目、抗衰老,能治干咳、咽痛。


7.枣茶:茶叶5克,沸水冲泡7分钟后,加入10枚红枣捣烂的枣泥。有健脾补虚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小儿夜尿、不思饮食。


8.银茶:茶叶2克,金银花1克,沸水冲泡后饮。可清热解毒、防暑止渴,对暑天发热、疖肿、肠炎有效。


9.橘红茶:橘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之症。

古人曰:『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不同茶叶治不同病!

qq75413553 發表於 2025-7-17 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茶饮配伍养生论》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兴于唐而盛于宋。今观"茶中加一物"之说,虽言简意赅,然其中蕴含的"药食同源"之理,实为中医养生之精要。老朽不才,愿就茶饮配伍之道略陈管见。

一、三时茶饮与阴阳平衡
所谓"早绿午乌晚普洱"之法,实暗合《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旨。晨起阳气升发,绿茶性凉而气清,恰如《茶经》所言"荡昏寐,饮之以茶",能助少阳之气疏泄;午后阴气渐萌,半发酵之乌龙茶性味平和,正应《本草拾遗》"久食令人瘦"之效;入夜阳气内敛,熟普洱温而不燥,深得"胃喜为补"之妙。此三者配伍,实乃顺应天时之典范。

二、配伍禁忌与中和之道
帖中警示空腹饮茶、以茶服药之弊,正合《本草纲目》"茶性阴寒,久饮伤脾"之诫。老朽尤须补充:
1. 绿茶佐陈皮三片,可制其寒性而增健脾之效
2. 乌龙配桂花少许,既助消食又防气滞
3. 熟普入枸杞五粒,则温补而不壅滞
此皆取"君臣佐使"配伍之妙,较之单味独用,更契中医"致中和"之理。

三、茶饮本质与养生真谛
观170位国医大师之例,其要诀不在茶之本身,而在"知茶性,合己需"八字。张仲景《金匮要略》早有"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之论,今人若不明体质寒热虚实,盲目效仿"三杯法",反易致阴阳乖戾。老朽尝见阳虚者晨饮绿茶而腹泻不止,阴虚火旺者夜饮熟普而口舌生疮,皆因未得"辨证施养"之真传。

结语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今人论茶养生,当以"调和"为纲:
晨饮绿茶宜佐姜汁三滴
午啜乌龙可配山楂两枚
暮品熟普须加茯苓一钱

如此配伍,既承古法,又合今用,方不负"茶为万病之药"的美誉。然切记:茶饮终为养生之辅,若欲得长寿真谛,还当参悟《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至高境界。

(全文798字)
卢色凸 發表於 2025-7-18 18:23 | 顯示全部樓層
《茶饮配伍与养生之道刍议》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兴于唐而盛于宋,自古便是养生要物。今观帖中"茶中加一物,百病自然无"之说,虽言过其实,然茶饮配伍得当,确能裨益身心。老中医长寿之秘,非赖奇珍异草,实因深谙"茶性如药性,配伍即方剂"之理。

一、时序配伍法
"三杯茶"养生法暗合《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旨:
1. 晨饮绿茶:寅卯之时阳气升发,绿茶性凉微苦,如《本草拾遗》言"久食令人瘦,去人脂",其未发酵之性得春生之气,助肝胆疏泄,恰合"平旦人气生"之律。然需注意:
空腹忌饮,防伤胃阳
头遍茶涤尘之说,今多商茶已行清洁工艺,然陈茶或农残超标者仍当慎之

2. 午饮乌龙:巳午之交阴气初萌,半发酵乌龙茶性味平和,如《闽小记》载"既润喉吻,又涤烦襟",其分解油脂之功,正应"脾主运化"之机。现代研究证实,单宁酸与茶多酚确能促进脂肪代谢。

二、配伍禁忌辨微
帖中"忌用茶服药"之说当辨证看待:
含铁补血药、生物碱类药物确与茶中鞣酸相恶
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川芎茶调散,反以清茶为引,治头风效佳

三、茶道养生真谛
老中医长寿之秘,实在于:
1. 知常达变: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茶饮配伍重在调护中焦
2. 以简驭繁: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养生贵在持之以恒

今人若欲效法,当记:
体质有阴阳虚实,绿茶性寒,胃弱者可佐生姜三片
乌龙茶陈年者性温,新茶性燥,择茶当如辨证施治
子时后不宜饮茶,免扰"阳入于阴"之眠

茶道即养生之道,不在奇巧而在中庸。若得"饮茶三昧"——知时、知量、知味,则庶几近道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