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123|回復: 0

[家风] 家庭不和睦,人就会生病!

  [複製鏈接]
中华传统国学 發表於 2018-3-2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

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怎样使家庭和睦,是一门学问。家庭是人最重要的关系,我们生命中70%的情绪,喜怒哀乐,都与家庭有关。

情绪,极大程度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家庭的氛围,家庭中的情绪,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健康。

人是情感动物,整日生活在情绪中

喜怒忧思悲恐惊。我们开心了就要笑,不高兴就哭,生气起来要骂上两句,中医讲得很清楚: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

很多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当不了官,气死了;提不了教授,气死了;赚不了钱,气死了;很多老人为很小的事,气死了。

但凡是人,总有情绪,也很难事事不生气。但一定不要让自己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情绪是人们身心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夫妻恩爱

夫妻恩爱
70%的疾病和家庭有关

在家里千万不要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也不要成为死水家庭,不吵架,不说话,半个月都不说话,这样的家庭,人人都会生出病来。

曾有报道:说是离婚人士、丧偶人士寿命偏短。

孤独比贫穷更可怕,夫妻恩爱得长寿,夫妻健在得长寿,孤独容易出问题,容易短寿,这是普遍规律。

家和万事兴,如果你整天带着抱怨,怒气去求财,哪能求到财,鬼都被你吓跑了,财运哪还敢跟着你。

跟别人合作也一样,一个家庭都不和谐的人,谁还敢跟你合作,躲你都来不及。你看看你身边的家庭,家庭和睦的财运一定旺。

家庭和睦,是一门学问

想要和睦的家庭,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一个好的家庭,首先是夫妻要恩爱。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互相把彼此放在第一位,和睦温馨,既让父母安心,又为孩子榜样,这个家庭自然就和风温熙了。

其次是教育好子女。子女是家庭的未来,开枝散叶,传承家风,一切就看我们对孩子打小的教育成果。

第三是要尊敬老人。老人是一个家庭的根,家里的成员不珍惜自己的根,对根不好,枝叶就不会茂盛。处理好婆媳关系。两个女人围绕一个男人,可以是双倍的爱,也可能将男人压成了一块夹心饼干。

夫妻恩爱要做到八互原则: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慰、互勉、互让、互谅。

人都有个性,都有毛病,要经常提醒自己: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所以对自己的爱人千万要记住:

不仅年轻时爱她,老了更要爱她;不仅健康时爱她,有病时更要爱她;不仅爱她的优点,也要爱她的缺点,男女都一样相互谅解很重要。

经常自己找气生的人,

叫做心胸狭隘,

这样的人不仅自己不健康,

周围的人也跟着折寿。

经常受别人气的人,

叫做老好人,

一辈子靠忍、容压抑自己,

身心也饱受摧残。

经常自我生气,

也常气别人的人,

叫俗人,就是咱们普通百姓,

晚年开始就得拿钱换寿命。

不让别人生气,,

自己也不太生气的人,

叫伟人,

一生经得起大风大浪,

安然于心,无愧无心。

不论别人怎么气你也能淡然处之,

叫高人,

是真正的智者与仁者,

懂得了生命真正的智慧。

从不气别人,自己也不生气,

叫真人,

一般能活百岁或以上!

结论:百病皆生于气!

想要什么,就去向着目标去努力争取,

万事万物,都在您的心中与选择之中,

祝福您!

黄粮大梦 發表於 2025-7-19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家庭和合与身心康泰之道》

拜读休竹客君高论,深感阁下深谙"家道"真谛。今不揣谫陋,试以《周易》"家人卦"为纲,辅以《黄帝内经》养生要义,略陈管见。

一、家道失和乃百病之源
《礼记·大学》言"修身齐家",实将家道置于性命修养之要津。观《内经素问·举痛论》所云"百病生于气",正与阁下"怒伤肝"诸论相契。宋代大儒朱熹在《家礼》中特别强调:"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实为气血运行之枢纽,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中更直言:"家不和则气逆,气逆则血瘀,血瘀则百病丛生。"

二、和合之道三纲要
(一)夫妇正则家道正
《周易·家人卦》彖传曰:"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王弼注云:"家人之义,各自其正。"所谓"八互原则",实本于《关尹子·五鉴》"夫妇和而后家道成"之旨。清代大儒曾国藩在家书中屡言"夫妇和顺如琴瑟",此乃养生第一要义。

(二)孝亲敬长固根本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特别指出:"亲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老人为家之根本,犹如《庄子》所谓"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北宋司马光《家范》载:"孝于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此乃生生不息之道。

(三)教子以德续慧命
《颜氏家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朱柏庐《治家格言》更谓:"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家教之道,当如《孟子》所言"有如时雨化之者",明代吕坤《呻吟语》特别强调"家教宽中有严,终身之福"。

三、调心养气之法要
《淮南子·精神训》有云:"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建议每日可修习《庄子》"坐忘"之法:
1. 晨起诵《清静经》三遍
2. 午时习"调息法"(见《苏沈良方》)
3. 睡前按"鸣天鼓"(《圣济总录》法)

四、结语
《尚书·尧典》首言"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家道之和实为性命之基。愿诸君以《易经》"风火家人"之象为镜,外修礼法,内养和气,自然"德润身"(《大学》语),百病不侵。谨以张载《西铭》"民胞物与"之境相期,共勉于斯道。

(全文共798字)
天子规风 發表於 2025-7-26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家庭和气与身心康泰之道》

拜读休竹客先生高论,深感"家和万事兴"实为千古不易之理。今不揣谫陋,试以《周易》《黄帝内经》为经,以历代家训为纬,申论家庭和睦与健康之关联。

一、阴阳和合乃养生之本
《黄帝内经》明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此七情致病之理,正与《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相发明。家庭作为人伦之始,其气场和否,直接影响成员气血运行。朱柏庐《治家格言》所谓"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实指和气能调畅经脉之理。

二、五伦有序则百脉通畅
1. 夫妇之道贵和:《周易·家人卦》彖辞云"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夫妻各安其分,如任脉督脉之相济。司马光《家范》强调"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建议每日"三省吾身",此即《论语》"吾日三省吾身"的齐家实践。

2. 孝亲敬长养正气:《孝经》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根脉不敬则如树木断根。陆九渊《家制》载晨昏定省之法,非徒尽礼,实为通过孝行调摄自身阳气。

三、齐家三要诀
1. 存养功夫:王阳明《示弟立志说》教人"在事上磨炼",家庭琐事正是炼心之境。建议设立"家庭静坐"时间,效法朱熹"半日静坐,半日读书"之法。

2. 教育之道:颜之推《颜氏家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家庭教育当如春风化雨。可借鉴《曾国藩家书》"每日功课"之法,以规矩成方圆。

3. 化解之方:遇争执时可实践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工夫,先离席观鱼赏花,待心平气和再议。此即《菜根谭》"议事者身在事外"之妙谛。

四、和气致祥的现代启示
当代研究证实,和睦家庭成员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普遍较高,此正与《尚书·洪范》"五福"之说暗合。建议:
1. 设立家庭"止语时段",效法禅门"禁语"修行
2. 定期举行家庭祭祀,如《朱子家礼》所示
3. 共习八段锦,以形体调和促进心理和谐

结语:
《大学》云"家齐而后国治",家庭实为修身之实验室。愿诸君以"战战兢兢"之心持家,以"如履薄冰"之念处事,自然气血调和,百病不侵。昔张英《聪训斋语》云"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家庭和睦之道,大抵在此。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