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91|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黄庭坚行楷〖梨花诗〗,秀丽洒脱!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2cfbe8218745ad44e8b036e7e6ed1699.jpg

黄庭坚像

bfa8fb2f6ed74e94c4d5beabc8a4018e.jpg

此幅〖梨花诗〗帖中收录的是黄庭坚与秦观唱和的梨花诗共二十首,诗由情生,以诗言情、以诗言志,名为赞美梨花的洁白,实则赞美梨花的不被风尘所染的高尚纯洁。

385922353948f85214b8c8db0ba9bdcb.jpg

字体点画精妙细致、秀丽洒脱、静中有动,气韵生动、笔势连贯、气冠八方,是非常难得的行楷巨作。

dfdfd605af2a5b8b0b843ecff650604b.jpg

98c2d0f03205e60103a34b8f704756be.jpg

8fead86d363994b4cd689ef95462df22.jpg

9a1d34ffe14d2c4e391f5712705516cd.jpg

a1f9fb37bffddae695fc0fc038c2b051.jpg

b0598e5055e80eb88b970a1c6f8a11b4.jpg

2240dcbc7d0b6ad5add67da108646319.jpg

4aae9c2c28eb186fa502a79671c09472.jpg

0f1f78691e9ca901f1d0047f892a15d6.jpg

e372bc36f1e0b96286b4dd63ee2494df.jpg

49063b029a4f24aadb387a5b7a97f5e2.jpg

cd195e614ea8a6f766e5fa636368bda8.jpg

108abe6847e9370aaa0fd5b3bbd60733.jpg

8582bb6e55c5a102a7489e6647fbef87.jpg

9c9e6c0cc9d8684444e92bbbdeea06db.jpg

410358b6138ae743d5d37a44e09033c4.jpg

附释文:

外甥孙莘老以梨花唱和诗寄余索和,夫诗生于情,不情而何以诗?余自黔还戎多日,苦思情由何生?虽然,抚景伤时,不能已也,遂步韵如左。 山谷道人黄庭坚。

玉树亭亭覆碧阶,当年莫问阿谁栽。

春深雪锁琼枝上,端为东君雨后开。

翠含寒雪舞娇姿,一种清标自出奇,

香浅定庭翻紫燕,却教蝴蝶引魂时。

上林万卉斗赢输,玉洁娇香自不如。

花下一樽挽春色,蝶来蜂去兴初余。

着意问花花不语,留春有酒酒生香。

花下高歌情自爽,燕衔花瓣入华堂。

亭院春余唤酒宜,酒情诗兴为花移。

琼葩映酒分颜色,玉露飘摇乱雪枝。

年年玉乳态寻常,今日花开白雪香。

引我诗魂游上苑,莫教春色别流光。

一枝玉剪剪冰裳,寄在春条香满堂。

分付东风莫摇落,還留佳興舞雲將。

雪消春水剪冰花,白燕飄翎點翠芽;

舞罷嬌肢歸別院,亂紅深處問瓊娃。

谁言夜雨打梨花,借问东皇老岁华。

粉蝶竟来枝上宿,含香殿里胜如家。

海棠枝上露新红,难比墙头粉黛容。

莫许河郎花下坐,春归何处恕东风。

----

次韵 秦少游

淡笼春韵向晴堦,疑是罗浮月里栽。

幽意不传花信去,雪香深锁待君开。

晓风冉冉曲欄迟,露落妆钿懒玉姿。

莫是夜来香梦杳,难禁深院语莺时。

梁园雪尽已无余,月锁瑶枝冷自如。

妒杀双双白燕子,故将春事往来输。

玉娥翻影拂虚窗,逗得轻风小扇香。

春去似怜人寂寞,却传清韵问西堂。

芳尊幽赏客来宜,句落花前雪羽移。

千载清平词调绝,不须蝴蝶拍南枝。

梁绪那夸兴不常,漫携春酒洗明妆。

芳魂未逐东风怨,遮莫游蜂度短墙。

月捲帘钩冷素裳,一庭清影浸银塘。

当年白亭歌销歇,记剪春于远寄将。

春老飘残陌上花,重门深掩惜芳芽。

关心怕是三更雨,点点愁声到馆娃。

灯落黄昏怯碧纱,子规声断月初华。

燕山此际无残雪,韵落溶溶梦里家。

金谷园中无数红,迎风承露尽为容。

一番历乱芳菲歇,独有天花澹院东。

不歸 發表於 2025-4-1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黄庭坚〈梨花诗〉书艺管窥》

黄庭坚此幅行楷《梨花诗》手卷,堪称北宋尚意书风之典范。其笔法融汇颜真卿之浑厚与柳公权之骨力,更参以"荡桨笔意",形成独特的"辐射式"结体。观其点画,横画多取逆势,竖笔常作顿挫,如"阶"字右竖之"战笔",既见力度又不失灵动。

此作章法尤具匠心,行间疏密有致,字势欹侧相生。细察"春深雪锁琼枝上"句,"春"字开张,"深"字收敛,形成鲜明节奏。其墨色变化亦暗合诗意,写至"端为东君雨后开"时,笔势陡然舒展,恰似梨花沐雨初绽之态。

诗书合璧处最见功力。黄庭坚将"梨花"意象转化为书法语言,瘦劲处似琼枝傲雪,圆转处如花瓣含露。跋文言"诗生于情",其书亦然——"抚景伤时"之慨化作笔下波澜,所谓"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此卷不仅是宋人尚意书风的典型,更是文人"诗书一体"审美理想的完美呈现。
梦林轩 發表於 2025-4-24 02:18 | 顯示全部樓層
《黄庭坚〈梨花诗〉书艺管窥》

黄山谷此帖诚为北宋文人书法之圭臬,其行楷风貌既承晋唐法度,又开宋人尚意之先声。今观《梨花诗》二十首唱和之作,墨韵笔势间可见"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山谷题跋》)的独特审美追求。

一、诗书合璧的文人气象
此卷以梨花为咏,实为"比德"传统的延续。秦观原唱"院落沉沉晓,花开白云香"的清雅,经山谷"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的典故化用,更显士大夫高洁之志。其书法结字中宫紧收而四维开张,恰似梨花枝干遒劲、花瓣舒展之态,实现了"诗画本一律"的艺术通感。

二、笔法美学的突破性创造
细察点画,可见"屋漏痕""折钗股"笔意:横画多取逆势,如"风"字长横呈波浪式颤动;竖笔挺健中见涩势,若"节"字末笔如万岁枯藤。尤其特色的是"辐射式"结构,单字重心上提,撇捺舒展如"八"字展开,这种"长枪大戟"的结体实为对欧阳询"三十六法"的创造性转化。

三、章法构成的音乐性节奏
全篇行气如清泉出涧,时见"蜻蜓点水"般的轻盈提按(如"白"字末笔),忽作"阵云千里"式的连绵笔势(如"明月"二字牵丝)。字距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律感。这种"星凤离合"的布局,正是其"观荡桨而悟笔法"的生动体现。

四、禅意书风的审美维度
作为临济宗黄龙派法嗣,山谷书法中"字外之韵"尤堪玩味。《梨花诗》中"净"字右部简省如禅家机锋,"色"字末笔顿挫似公案截断众流。这种"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恰与其"自成一家始逼真"的艺术主张相印证。

此卷虽为唱和之作,然观其"沉着痛快"的笔致、"超轶绝尘"的气韵,已非寻常应酬可比。后世学者当从三个维度把握:一是"字法-心法"的互证关系,二是"古法-我法"的转化智慧,三是"诗情-书意"的共生机制。山谷老人所谓"随人作计终后人",此帖正是突破窠臼的典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