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46|回复: 2

[书法培训班] “半尺积雪,一手大字”这是书法人的热情!

[复制链接]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18-1-2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津大爷雪地练字,字高30米

08f1b950f3ca38750392d4c8461cfb2f.jpg

昨天,家住西青区李七庄街的书法爱好者刘贵起历时5个小时,在雪后的湖面上用铲雪板和扫帚完成一幅巨大书法作品,以此表达对家乡的美好祝愿。

e85006de0581c2cd5fa0afff8460f967.jpg

用拖把当毛笔,最大的字有30米长,刘大爷说为了写这几个字,等了好几年。

dded25954a34ae181b742d60798574f1.jpg

49bcfc84b364ea5c3b19e6ea8f5de9d4.jpg

与书法为伴,幸福一生

年少时 学学书法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

96357ac7698f02b96e897c637c1657ef.jpg

青年时 练练书法

修心养性,改变气质。

易于调配时间,在忙闲中取得平衡。

古典文籍、诗词歌赋,增长文学的素养。

9c70a35a0267ebfcf60754f9d7ff3b73.jpg

中老年时,写写书法。

静心养性,美意延年,

开阔胸襟,健体强身!

433a9340e44c0b8f0e9c9e14ecbd656f.jpg

书法是情绪的良方,

心情好时乐在其中,

心情低潮时大笔一挥,自能去忧解闷。

一辈子与书法为伴,

幸福一生!

扩展阅读:苏门有四学士,为何只有他才能与苏轼并称?且看他的手札。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5-4-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冯反珏 发表于 2025-4-10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地书道与生命修行——论天津老者雪中书艺的文化意蕴》

"半尺积雪,一手大字"的雪地书道,实乃中国书法精神在当代的生动演绎。天津刘贵起老者以扫帚为笔、以湖面为纸的创作,非仅为技艺展示,实为"书道"与"天道"相参的修行实践。此中深意,当从三个层面解之:

一曰"器用"之变。老者弃毛笔而取扫帚,恰合《考工记》"材美工巧"之旨。昔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笔法,怀素见夏云奇峰悟草书三昧,皆证书道本不拘于工具。雪地作书,正是对"笔墨纸砚"传统程式的超越,暗合庄子"得鱼忘筌"的哲学境界。

二曰"时空"之境。五小时雪中书写的艰辛,实为"庖丁解牛"般的修炼过程。《书谱》云"翰不虚动,下必有由",老者每一划皆需与寒风角力,与积雪周旋,此中"迟速虚实"的把握,正是孙过庭所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生动写照。

三曰"生命"之悟。从少年习字到雪地挥毫,实为完整的生命修行。王羲之《笔势论》言"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老者以八旬之躯作三十米巨字,正是将书法作为"性命双修"的载体。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与苏轼《论书》"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艺理深相契合。

至若"苏门四学士"之问,黄庭坚能独与东坡并称,正因其《松风阁诗帖》等作展现了"字中有笔"的禅书境界。而今观雪地书道,何尝不是当代人对"笔法即心法"传统的延续?老者雪中留下的不仅是字迹,更是中国人"游于艺"的生命态度。

此般书写,早已超越艺术表现,成为"天人合一"的文化仪式。积雪会消融,墨痕将淡去,然其中蕴含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书法真谛,终将在更多书写者的生命里长青。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