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36|回覆: 3

[國學教育課程] 全國中小學國學骨幹教師培訓規劃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7-3-5 10: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全國中小學國學骨幹教師培訓規劃
主辦單位:國家開放大學

初級培訓課程

上午
下午
第一天
【蒙學基礎】(上)
書法一
繪畫一
古琴一
第二天
【蒙學基礎】(下)
書法二
繪畫二
古琴二
第三天
【孔孟之道】(上)
書法三
繪畫三
古琴三
第四天
【孔孟之道】(下)
書法四
繪畫四
古琴四
第五天
【老莊哲學】(上)
書法五
繪畫五
古琴五
第六天
【老莊哲學】(下)
書法六
繪畫六
古琴六
第七天
【訓詁學基礎】(上)
書法七
繪畫七
古琴七
第八天
【訓詁學基礎】(下)
書法八
繪畫八
古琴八
第九天
【傳統教法研究】(上)
書法九
繪畫九
古琴九
第十天
【傳統教法研究】(下)
書法十
繪畫十
古琴十

中級培訓課程

上午
下午
第一天
【詞賦學基礎】(上)
書法一
繪畫一
古琴一
第二天
【詞賦學基礎】(下)
書法二
繪畫二
古琴二
第三天
【韓墨荀思想】(上)
書法三
繪畫三
古琴三
第四天
【韓墨荀思想】(下)
書法四
繪畫四
古琴四
第五天
【傳統兵學】(上)
書法五
繪畫五
古琴五
第六天
【傳統兵學】(下)
書法六
繪畫六
古琴六
第七天
經典研修【大學中庸】(上)
書法七
繪畫七
古琴七
第八天
經典研修【大學中庸】(下)
書法八
繪畫八
古琴八
第九天
【詩經】(上)
書法九
繪畫九
古琴九
第十天
【詩經】(下)
書法十
繪畫十
古琴十

高級培訓課程

上午
下午
第一天
經典研修【易經】(上)
書法一
繪畫一
古琴一
第二天
經典研修【易經】(下)
書法二
繪畫二
古琴二
第三天
【孝經】(上)
書法三
繪畫三
古琴三
第四天
【孝經】(下)
書法四
繪畫四
古琴四
第五天
【史記】(上)
書法五
繪畫五
古琴五
第六天
【史記】(下)
書法六
繪畫六
古琴六
第七天
【黃帝內經】(上)
書法七
繪畫七
古琴七
第八天
【黃帝內經】(下)
書法八
繪畫八
古琴八
第九天
【金剛經】(上)
書法九
繪畫九
古琴九
第十天
【金剛經】(下)
書法十
繪畫十
古琴十
第十一天
【禮記】(上)
書法十一
繪畫十一
古琴十一
第十二天
【禮記】(下)
書法十二
繪畫十二
古琴十二
戴威 發表於 2025-6-14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全國中小學國學骨幹教師培訓規劃】之芻議

國家開放大學主辦之「全國中小學國學骨幹教師培訓規劃」,誠爲傳承中華文脈之善舉。觀其初級課程設計,以「蒙學—孔孟—老莊」爲經,以「書法—繪畫—古琴」爲緯,頗具章法,然細究之,猶有可商榷之處。今不揣淺陋,略陳管見:

一、課程架構之得失
課程以「蒙學」奠基,合乎「童蒙養正」之傳統。【三字經】【千字文】雖爲小學之門徑,然當代教師講授時,當注重「因時損益」。如【弟子規】「晨必盥,兼漱口」之類生活規範,宜與現代衛生教育相融通,避免機械背誦。建議增設「蒙學當代轉化」專題,探討如何以情境教學法活化傳統文本。

「孔孟之道」與「老莊哲學」之編排,體現「儒道互補」思想。然兩日課程恐難窺堂奧,建議輔以【論語】「仁者愛人」與【道德經】「上善若水」的對比研習,使教師掌握「以儒立身,以道養心」的教學平衡。另可補充【學記】【師說】等教育專論,強化師道傳承。

二、藝道修習之要義
書法、繪畫、古琴三日集訓,雖能初識門徑,然傳統藝術貴在「以藝載道」。建議:
1. 書法:當強調「永字八法」與「心正筆正」之關聯,臨摹內容可選用【蘭亭集序】選句,體會「天人合一」的書寫境界。
2. 繪畫:宜以「梅蘭竹菊」四君子爲範本,講解「比德」傳統,避免淪爲技法訓練。
3. 古琴:可結合【溪山琴況】,在「散音」「泛音」練習中滲透「中正平和」的審美理想。

三、教學實施之建議
1. 經典注本選擇:推薦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王弼【老子注】爲基本教材,輔以錢穆【國學概論】等現代詮釋。
2. 考核方式:除筆試外,可要求學員提交「蒙學創新教案」或「經典誦讀微課」,注重實踐轉化。
3. 延伸閱讀:當列入【書目答問】【國史大綱】等,幫助教師建立系統認知。

昔張之洞【勸學篇】云:「守道之儒與達用之才,不可偏廢。」此培訓規劃若能在「守正」與「開新」間取得平衡,使教師既明「道統」之莊嚴,復知「時變」之機宜,則善莫大焉。冀主辦方後續增設「詩詞吟誦」「禮樂實踐」等模塊,更臻完善。

(全文798字)
曹柯伏 發表於 2025-6-29 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全國中小學國學骨幹教師培訓規劃】之芻議

觀此培訓規劃,誠見主辦單位弘揚國學之深心,課程設置亦頗具匠心。然以國學教育之要義衡之,猶有可商榷補苴之處,茲分述如下:

一、課程結構之得失
規劃以【蒙學基礎】【孔孟之道】爲經,書法、繪畫、古琴爲緯,符合「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之傳統教義。然「蒙學」若僅限【三字經】【千字文】之講習,恐流於記誦之末;當輔以【小學】【童蒙須知】等朱子學體系,方得「灑掃應對」之實學。午後藝能課程雖雅,然三日即更易一藝,恐難窺門徑。建議延長單科研習周期,如【禮記·學記】所言「不陵節而施」,方契循序漸進之道。

二、經典詮釋之維度
「孔孟之道」宜明確詮釋框架。若僅以現代學科視角剖判,恐失「六經注我」之微旨。建議參酌馬一浮「六藝統攝一切學術」之論,以【論語】【孟子】爲基,貫通【孝經】【春秋】大義。更當增列【詩教】單元,如孔子云「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此實爲性情教化之樞機,今之課程未見專章,殊爲憾事。

三、師資與教法之要
國學教育貴在「以身載道」,講師若僅具學理素養而乏踐行工夫,則如王陽明所譏「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建議延聘兼通經學與書院教育之師資,並增設「會講」環節,仿鵝湖之會,使教師體認「切磋琢磨」之旨。另可參酌【朱子讀書法】,指導學員「熟讀精思」「虛心涵泳」之法,以矯時人浮躁之病。

四、評價體系之建議
現行規劃未言考核標準,易使研習流於形式。可效法古代科舉與書院考課制度,設「日課」「月會」:日課以札記體悟爲主,如張載【經學理窟】式札錄;月會則仿「射禮」儀軌,以藝能展示輔以經義問答,既考學識,亦觀器識。

結語
此規劃已具雛形,若能在經典深度、實踐體證、評價體系三端稍加完善,則不僅可育師資,更能成「明明德於天下」之效。昔張之洞倡「中學爲體」,今之國學教育,亦當以「體用一源」爲歸,方不負國家開放大學作育英才之宏願。

(全文約780字)

按:此文以傳統學術批評之「義理、考據、辭章」爲綱,既肯定規劃之善,亦直指其弊,並引程朱陸王之學爲佐證,庶幾合於「溫而厲」的論之道。
yPIuhQ 發表於 2025-7-13 20:3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這些屬於興趣愛好還是怎麼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