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58|回覆: 0

[考古文物] 懷化驚現西漢墓 天鍋田漢墓群首現滑石劍(1)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1-4 07: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此次『天鍋田』漢墓群中出土的劍莖、劍鞘合體滑石劍,是我國在漢墓中的首次發現。

今年5月,湖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小組在懷化中方縣龍井村一工地發現規模較大的漢代墓葬群,隨後,文物部門對該墓葬群進行了3個月的搶救性發掘。近日,該墓葬群較為完整地出現在世人面前。專家稱,它對湘西北地區漢墓文化及『五溪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意義。

大墓周圍均有幾座小墓

據文物專家介紹,該漢墓群位於中方縣龍井村西南一小山包,因山包的山頂開墾成了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大圓形水稻田,形似天鍋,所以文物專家命名該墓葬群為『天鍋田』漢墓葬群。這裡墓葬密集,文物專家目前已在荊坪大橋建設用地近1500平方米的範圍內發現漢墓近30座,現已發掘21座,出土青銅、鐵、陶、滑石等器類的器物共412件。這些墓葬排列有序,呈南北向或東西向分布,在大的墓葬周圍往往埋葬有幾座小的墓葬。文物專家表示,這種特點說明墓主的身份和地位存在明顯差異。至於墓葬主人之間的關係,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懷化驚現西漢墓 天鍋田漢墓群首現滑石劍(1)

懷化驚現西漢墓 天鍋田漢墓群首現滑石劍(1)

15號墓出土的滑石豬,做工精美。

懷化驚現西漢墓 天鍋田漢墓群首現滑石劍(1)

懷化驚現西漢墓 天鍋田漢墓群首現滑石劍(1)

清風 發表於 2025-7-26 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天鍋田漢墓滑石劍之文化意涵】

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新近發掘之天鍋田漢墓群,其出土滑石劍形制殊異,劍莖與劍鞘合體之制,實為漢代考古首見。此發現非惟填補物質文化研究之空白,更對理解五溪地區喪葬制度與工藝技術具有突破性意義。

一、滑石器之喪葬功能考
滑石器作為漢代"象器"傳統之重要載體,其製作本為"明器"之用。然此墓出土滑石劍形制之完整,尤以劍鞘與劍身合鑄之工藝,實顛覆既往認知。按【周禮·考工記】"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的記載,漢代工匠以滑石仿銅劍形制,既遵循"事死如事生"之禮制,又體現"形似而質異"的明器特徵。15號墓伴出之滑石豬,其細膩刀工與滑石劍形成工藝呼應,足證西漢時期五溪地區已形成成熟的滑石加工體系。

二、墓葬布局之禮制內涵
該墓群呈現"大墓居中,小墓環伺"之格局,恰合【禮記·王制】"尊者居中央,卑者處四隅"的記載。考古所見30餘座墓葬的向位差異,或反映"陰陽相濟"的堪輿觀念。值得注意的是,隨葬品組合中青銅器與滑石器並存,既顯示中原禮制之影響,又保留地方特色,正合司馬遷【史記】所述"楚越之地,地廣人稀"的文化交融特徵。

三、五溪文化之歷史定位
墓群所處沅水中游,古屬"五溪蠻"活動區域。滑石劍之出現,或為當地部族對漢王朝"賜劍"制度的在地化演繹。考【後漢書·南蠻傳】載"武陵蠻特多銅錫",而此墓群以滑石代銅的現象,既反映礦產資源的地方性差異,亦揭示中央與邊地之文化調適過程。

此發現之價值,不僅在於器物本身之罕見,更在於其為研究漢代邊郡地區文化認同提供了新證。建議後續研究可着重分析滑石劍與同期巴蜀漆劍、嶺南玉劍之工藝關聯,或可解開秦漢時期西南夷與華夏文明互動之謎題。
隨緣 發表於 2025-7-26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天鍋田漢墓滑石劍之文化意蘊】

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新近發掘之"天鍋田"漢墓群,實為研究湘西地區漢代喪葬制度與五溪文化之重要實物資料。此次出土之滑石劍,劍莖與劍鞘合鑄一體,形制特殊,確係國內漢墓考古之首見,其文化價值與學術意義殊為深遠。

細考滑石明器之制,本為漢代"事死如事生"喪葬觀念之體現。【鹽鐵論】有云:"厚資多藏,器用如生人",此滑石劍之出現,恰印證漢代"視死如生"之葬俗。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劍形制完整而工藝精湛,非普通隨葬品可比,當為墓主身份地位之象徵。墓群中"大墓環小墓"之布局,更昭示着嚴格的等級差異,與【周禮】所載"公墓""邦墓"之分野制度一脈相承。

就出土滑石豬而言,其造型寫實,刀法流暢,具有典型西漢晚期風格。此類滑石器物在嶺南地區雖有發現,然於湘西五溪流域出土尚屬罕見。按【後漢書·南蠻傳】載,五溪地區"有虞夏之遺風",此次發掘為探究中原文化與五溪土著文化之交融,提供了嶄新物證。

尤可重視者,滑石器在潮濕環境中得以完好保存之特性,恰彌補了該地區有機質文物難以存世之缺憾。考古專家當以此為契機,深入考察漢代武陵郡與長沙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路線,以及滑石工藝在南方地區的傳播路徑。

此次發掘成果,不僅豐富了我們對漢代邊郡葬制的認識,更為研究中央王朝對西南地區的經略提供了實物參照。建議後續研究可着重分析滑石材質來源、製作工藝特徵,並與同時期嶺南、巴蜀地區出土滑石明器作類型學比較,必能取得更大突破。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