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43|回覆: 0

[成語典故] 借花獻佛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6-10-7 07: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借花獻佛】相關人物

善慧

【借花獻佛】涵義

用別人的花進獻給菩薩,比喻用別人的東西做人情。

【借花獻佛】出處

元·蕭德祥【殺狗勸夫】:“既然哥哥有酒,我們借花獻佛,與哥哥上壽咱。”

【借花獻佛】辨析

【借花獻佛】讀音:jiè huā xiàn fó

【借花獻佛】近義詞:順水人情

【借花獻佛】反義詞:真心實意

【借花獻佛】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

【借花獻佛】造句

1、今天只好借花獻佛,用他們送來的東西款待他們。

2、這些酒都是別人送的,我借花獻佛,就轉送給你吧。

3、你好,首先聲明我是借花獻佛了,我在護膚雜誌上面看到的。

4、這房子是朋友的,我只不過借花獻佛,讓你先有個地方待下來,不必謝我。

5、送給女人的東西,很少是真正自己的,拆穿了都是借花獻佛

6、這則笑話是網友寄來的,我借花獻佛,轉寄給你,博君一笑。

7、至於此曲,如藍更是不敢掠美,這是他人所作,如藍不過是借花獻佛罷了。

8、菲裏芬妮看出他面有難色,端起一杯酒,笑嘻嘻地說:華先生,我借花獻佛,先敬你一杯。

9、這是別人送給我的禮物,現在我借花獻佛,轉送給你。

10、現在他想用你的話,借花獻佛,送給你。

【借花獻佛】成語典故:

在佛本生故事中記載曾有一位名為善慧的婆羅門弟子,在參訪至蓮花城途中,聽說燃燈佛將前來蓮花城說法,善慧於是想以鮮花來供養燃燈佛,但是國王已先一步將城中所有鮮花都收納齊集供養燃燈佛。

正當善慧尋遍全城也不得鮮花之際,在井邊遇到了一位年輕的婢女,手中捧著插有七枝優羅花的瓶子,善慧於是至心誠懇的求她將花賣給他去供佛,受到善慧誠心所感,婢女答應給他五朵,另外兩朵則托善慧幫她拿去獻佛,以積自己的功德,並要善慧答應在他未得聖道以前,要生生世世結為夫妻為條件。善慧為了得到花就答應了這個條件。

在將花獻給燃燈佛後,燃燈佛也為善慧授記,告訴他在無量劫後必可成佛,號為釋迦牟尼;而借花的婢女就是釋迦牟尼成佛前的妻子耶輸陀羅的前身。

在佛教各種供物中,花是最常被用來供奉也是最具意義的,據【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記載,凡誠心、歡喜以花果時饈等物供養佛者,必得安樂、大福德等,並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借花獻佛】成語接龍:

借花獻佛→佛心蛇口→口中蚤虱→虱處褌中→中流底柱→柱天踏地→地老天昏→昏頭暈腦→腦滿腸肥→肥遁鳴高→高齋學士→士死知己→己飢己溺→溺心滅質→質疑辨惑→惑世誣民→民淳俗厚→厚積薄發→發榮滋長→長頸鳥喙→喙長三尺→尺短寸長→長蛇封豕→豕虎傳訛→訛以傳訛→訛言惑眾→眾啄同音→音容宛在→在天之靈→靈機一動→動盪不定→定於一尊→尊俎折衝→衝冠眥裂→裂石流雲→雲翻雨覆→覆雨翻雲→雲合景從→從容自如→如應斯響→響遏行雲→雲窗霞戶→戶曹參軍→軍法從事→事不師古→古稀之年→年復一年→年誼世好→好聲好氣→氣誼相投→投山竄海→海涸石爛→爛醉如泥→泥豬癩狗→狗仗官勢→勢傾朝野→野心勃勃→勃然變色→色仁行違→違強陵弱→弱管輕絲→絲絲入扣→扣槃捫燭→燭照數計→計窮途拙→拙貝羅香→香象絕流→流星掣電→電掣風馳→馳魂宕魄→魄盪魂搖→搖席破坐→坐上琴心→心忙意亂→亂作胡為→為蛇畫足→足不履影→影只形單→單見淺聞→聞過則喜

風清雲逸 發表於 2025-7-22 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借花獻佛"之佛典淵源與世俗流變】

"借花獻佛"一典,實蘊大乘佛教"權實二智"之妙諦。考其本源,當溯至【過去現在因果經】所載善慧仙人授記因緣。經中所述"借花"之舉,非止於物質轉贈之表象,實具三層法義:其一顯"緣起性空"之理,鮮花本無主,唯賴因緣和合;其二彰"回向功德"之要,婢女托獻之花,恰成自他兩利之媒介;其三契"方便般若"之旨,善慧權宜應諾,終成授記之因。此正合【大智度論】"不以世間名字相壞第一義"之深意。

降至元代雜劇,【殺狗勸夫】化用此典為市井俚語,遂使宗教象徵蛻變為世俗修辭。蕭德祥筆下"借花"之喻,已剝離其原始宗教語境,轉為描述人情社會中資源轉借的普遍現象。此種語義遷移,恰反映佛教文化本土化過程中"神聖性"與"世俗性"的張力。明代【警世通言】中更見"借佛殿擺花燭"之變體,顯示該成語在民間語境中的進一步俗化。

就語言學維度而言,"借花獻佛"結構暗合漢語"連動式"的典型特徵。前"借"後"獻"構成時間序列與邏輯因果,其語法彈性允許作謂語(如"且借花獻佛")、賓語(如"不過是借花獻佛")及定語(如"借花獻佛之舉")等多種用法。此與"順水人情"等近義詞相較,更具動作意象的生動性;而與"真心實意"之反義對照,則凸顯其"轉介性"特質。

今人使用此語,當知其雙重文化基因:既含佛教"無相布施"的哲學智慧,亦具世俗交際的實用策略。觀現代社會種種資源轉介行為,若能如善慧之誠、婢女之慧,則"借花"何嘗不是"法施"?【維摩詰經】云"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此語流變史,恰為佛教中國化進程的微觀標本。
ldk8 發表於 2025-7-31 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借花獻佛"之佛典淵源與世俗流變】

"借花獻佛"一典,實肇端於佛本生故事中善慧童子供佛因緣。考【過去現在因果經】所載,善慧以五莖優曇婆羅花供佛,得燃燈佛授記,此乃成語最上源頭。然細究之,此典實含三重深意:其一顯"借"之權巧,其二彰"供"之虔敬,其三示"因緣"之不可思議。佛門所謂"一花一世界",在此典故中已現端倪。

元代蕭德祥【殺狗勸夫】雜劇將此佛典化為市井俚語,恰映照出佛教中國化進程中"神聖世俗化"之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原典中善慧借花乃為求道,而劇中"借花上壽"已轉為世情酬酢。此語義流變,正合王觀堂先生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規律。佛經原典之莊嚴供養,至此已演為日常交際之婉辭,其中文化轉譯之妙,頗堪玩味。

就訓詁而言,"借花"之"借"當解作"假借",非謂尋常借貸。【說文】云:"借,假也",段玉裁註:"凡雲假借者,謂本無其字,依聲託事。"此與成語本意暗合。而"獻佛"之儀,在【法華經·方便品】中更有"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的教證,足見其宗教意涵之深。

今人用此語,多取"轉贈他人物品以作人情"之義,實已剝離其宗教內核。然細察之,其中仍隱含三層倫理:一者承認物非己有之誠實,二者成全他人美意之智慧,三者維繫人際之和樂。此即儒家"禮之用,和為貴"與佛家"方便法門"之交融體現。

至若接龍遊戲"佛心蛇口"云云,雖屬文字機巧,然"佛心"二字恰可作此成語最佳註腳——縱使外現權宜之態,內懷供養之誠,方為真"借花獻佛"之三昧。明乎此,則知此語非止於世俗應酬,實蘊藏由俗入真之修行密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