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55|回覆: 0

[廿四節氣] 趣話『鷺』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10-6 08: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光明日報·文薈周刊·雅趣·雅趣說字】

鳥類的命名是很有意思的:有的就其叫聲命名,例如鵝與鴨;有的就其外形命名,例如畫眉與白頭翁;有的就其捕食命名,例如啄木鳥與魚鷹……那麼,有一種鳥為什麼叫作『鷺』呢?

先民根據經驗認為,此鳥是可以畜養的,但總在白露時節便南飛而去,不可復畜,例如宋·孔平仲【談苑》裡說,『人畜鷺鷥雖訓熟,然至飲秋水則飛去』。【紹興府志】中也有『鷺色雪白,頂上有絲,長尺余,山陰瀕水人家多畜之,皆訓不去,唯白露一日,必籠之,不然飛去』的記錄。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引【禽經】(舊題周·師曠撰,晉·張華注)『鷺飛則露』後說:『其名以此』。意思就是說,因為此鳥一到了秋天白露時節就要遷徙,故稱之為『鷺』。漢·許慎【說文解字】稱:『露,潤澤也;從雨,路聲。』清·段玉裁注云,此露『亦叚路為之』。由此可見,由『露』及『鷺』,應為推演所得。

『鷺』為什麼要在白露時節飛去呢?因為它適合在溫暖的條件下生活,過高或過低的氣溫,過強或過弱的光照,都會影響它的繁衍、發育和生存。於此,它成了一種候鳥,天熱往北飛,天冷往南飛。根據今人考察,大家所熟悉的白鷺,可以北飛至我國東北乃至西伯利亞,南飛至我國華南乃至馬來西亞。過了白露,雖說日熱夜不熱,乃算溫暖,可是氣溫下降的趨勢已經開始,就像『春江水暖鴨先知』一樣,敏銳的鷺預感到了寒冷將至,也就要振翅飛去了。

由此,大概可以進一步推斷:『鷺』這個名稱當是我國中原地區的先民依據『鷺飛則露』的遷徙節令而起的。查查古籍,『鷺』字早在【詩經》裡就反覆出現了,例如【陳風·宛丘】『值其鷺羽』(手中持着鷺羽),【周頌·振鷺】『振鷺於飛』(白鷺成群地飛翔)。陳國在哪裡?今河南淮陽、柘城及安徽亳縣一帶。西周的都城在哪裡?今陝西西安地區。這是『鷺』由我國中原先民命名的有力印證。

由『鷺』字的來歷可以推斷,早在西周時期我國的先民就已經初步把握了節令,不只把握了『二至』(冬至和夏至)和『二分』(春分和秋分),而且把握了『白露』,說明早在約三千年之前我國的先民就已經準確把握了鷺的遷移習性,而且把握了『鷺飛則露』的節氣特徵。這是了不起的發現,比起鵝、鴨、畫眉、魚鷹之類的命名,它更顯智慧,甚至可以將其視為當時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小標誌。

白鷺是大家熟知的鷺中的一類,因為頭上長有毿毿如絲的長毛又稱之『鷺鷥』,又因為渾身羽毛潔白如雪又稱之『雪客』,還因為風度翩翩、標緻非凡又稱之『風標公子』,因為涉於淺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鋤又稱『舂鋤』……這種種有意思的名稱,皆表明了中華民族的風雅與才情。

(錢倉水)

陳心華 發表於 2025-7-31 02:18 | 顯示全部樓層
【釋"鷺"字源流兼論先民物候智慧】

鷺鳥得名之由,誠如貴報所論,實與白露節氣密切相關。然細考字源流變,尚有可申論者。按【說文】"鷺"字段註:"鷺,白鷺也。從鳥路聲。"段玉裁特引【禽經】"鷺飛則露"之說,揭示其命名本於物候特徵。考"路"聲之字多含"顯露"義,【釋名】云:"露,慮也,覆慮物也。"先民觀察鷺鳥"應露而徙"的習性,遂以"路"聲表其顯應節氣之特性,此即"因聲求義"之例。

【詩經】所見鷺事尤值玩味。【陳風·宛丘】"值其鷺羽"鄭箋:"鷺鳥之羽,可以為翳。"孔疏謂:"持其鷺鳥羽翳,身而舞也。"此非惟記物,實存古禮。【周頌·振鷺】毛傳:"振振,群飛貌。鷺,白鳥也。"二篇皆以鷺喻潔白之德,足見周人已將此鳥納入禮樂文化體系。值得注意的是,【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已具完整物候體系,其中"白露"作為重要節氣節點,與鷺鳥遷徙形成互證。

先民物候觀察之精微,於鷺鳥紀事可見一斑。【大戴禮記·夏小正】載"九月遰鴻雁",而鷺遷稍早,適在仲秋白露之際。李時珍【本草綱目】引各地方志,詳錄其"應節而徙"的特性,此非單純經驗記錄,實為系統化知識建構。考古發現顯示,殷墟甲骨已有"雚"(觀)字象鷺形,商代玉雕更見精美鷺飾,可知物候認知淵源甚古。

今人觀鷺,當思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之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白露為"水土濕氣凝而為露",而鷺鳥恰於此際南翔,二者形成精妙對應。這種將生物節律與天文曆法相結合的認知方式,正是中華物候學的精髓所在。由一"鷺"字,可窺見三代文明中"觀象授時"的傳統,其科學價值與文化意義,猶待今人深入開掘。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