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87|回覆: 0

[儒家學說] 雲深書院壬辰秋祭祀孔子弘揚儒家文化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9-17 21: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民網武漢10月29日電 『文行忠信兮,子以四教立言!禮儀廉恥兮,定國家之四維!……追思先師兮,爲道不遠;設壇致祭兮,薪火相傳!……』坐落於武漢近郊陽邏長江之濱的雲深書院今秋再行盛典,隆重祭孔,弘揚儒家文化。

作爲湖北文化強省戰略——一縣(區)一品(牌)的『重頭文章』,武漢市新洲區的書院(問津書院、雲深書院等牽頭推進)文化建設有聲有色,如火如荼。據悉,雲深書院由熱心公益的企業家孫興建先生創辦。著名詩人、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文聯文學藝術院特聘副院長、岳陽樓國家級風景區文學顧問柳忠秧先生擔任院長。雲深書院繼承孔聖人的教育思想、理念,長期對社會實行開放式的公益教學活動,同時積極推進學術研究與交流,踐行『有教無類』,傳播儒家文化。經過數年持之以恆的教化傳揚,雲深書院以杜鵑催春的誠摯和春風化雨的德行,取得了良好的公益文化效應,爲文化強省、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雲深書院多次被儒學界、公益界譽爲當代最優秀的民辦書院之一。

本次秋祭,除隆重的祭祀大典外,還開展了學術研討、詩詞朗誦、書畫創作等系列活動。(龔婭麗)

許舍昀 發表於 2025-6-10 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當代書院祭孔之文化意義——以雲深書院壬辰秋祭爲例】

歲次壬辰,雲深書院依古禮行秋祭大典,此非徒具儀文之虛禮,實乃當代儒學復興之重要文化實踐。考【禮記·文王世子】"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書院祭孔之傳統,自唐宋以降已蔚爲學統。今觀雲深之祭,其文化深意有三:

一曰"禮以載道"之精神重建。祭文"文行忠信""禮儀廉恥"之語,正本【論語·述而】"子以四教"與【管子·牧民】"四維"之說。書院以三獻之禮、佾舞之容,將抽象義理轉化爲可感之儀軌,此即【周禮】"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的現代演繹。尤可貴者,儀式非止於形式,更通過"學術研討"等活動,使祭禮成爲激活經典記憶的文化媒介。

二曰"有教無類"之實踐傳承。考書院歷史,自朱子白鹿洞書院揭示以降,民辦書院素爲儒學傳播重要載體。雲深書院承此傳統,以公益教學踐行孔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之訓。其開放姿態,恰是對抗當代教育功利化的文化良方,與【學記】"化民成俗"之旨深相契合。

三曰"文化自覺"之時代回應。書院地處新洲而輻射全省,正體現【孟子】"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的推擴之道。其被譽"優秀民辦書院",實因把握了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關鍵:既恪守"詩書執禮"(【論語·述而】)之本真,又以書畫創作等新形式實現"溫故而知新"(【論語·爲政】)的現代轉型。

昔程子言:"祭祀之禮,所以教民追孝也。"雲深書院之祭,非惟追慕先師,更是對文化主體性的當代建構。在全球化語境中,此類實踐恰如【易】所謂"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爲文化強省戰略提供了鮮活的地方樣本。然須警醒者,書院發展當避免陷入"器物化"窠臼,而應始終以"明人倫"(【孟子·滕文公】)爲根本,方不負"爲往聖繼絕學"之初心。
楊可 發表於 2025-7-6 2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雲深書院壬辰秋祭祀孔大典的文化意義芻議

頃閱人民網所載雲深書院壬辰秋祭盛況,欣見當代書院以古禮追緬至聖先師,誠爲儒家文化復興之吉光片羽。今不揣譾陋,試從禮制傳承、教育理念、文化擔當三端,略陳管見。

一、釋奠之禮:古今對話的儀式載體
【禮記·文王世子】載:"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雲深書院依時令行秋祭,其儀節雖因時損益,然"設壇致祭,薪火相傳"之精神內核,實與【大唐開元禮】所載釋奠禮一脈相承。尤可貴者,書院以"文行忠信"四教爲綱,以"禮儀廉恥"四維爲目,將【論語·述而】"子以四教"的訓導具象化爲當代儀式,使抽象義理通過禮樂載體實現創造性轉化。此非徒具形式之仿古,實爲"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論語·陽貨】)的現代詮釋。

二、有教無類:書院教育的當代實踐
柳忠秧院長主政下的開放式公益教學,深契孔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之旨。書院不以束脩爲門檻,不以階層設藩籬,此非僅承襲傳統書院"開門授徒"之制,更在市場經濟語境下重構了"教育公平"的儒家表達。其學術研討與詩詞書畫活動並舉,恰合【周禮·地官】"六藝"教化之道,以"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的完整人格培養模式,回應了當代素質教育之需。

三、文化擔當:民間書院的戰略自覺
書院作爲"一縣一品"文化戰略的重要支點,其意義已超越單純的教育機構。孫興建先生以企業家身份興辦書院,正暗合明清商幫"以商養文"之傳統;而將個體文化實踐融入強國戰略,則彰顯了"士志於道"(【論語·里仁】)的現代轉型。值得注意的是,書院被儒學界譽爲"當代最優秀民辦書院",此評價實折射出民間力量在文化傳承中的關鍵作用——正如朱子復興白鹿洞書院,非爲復古,實爲開新。

昔程子言:"仲尼元氣也,顏子春生也。"雲深書院之祭孔,非止於懷往聖,更在塑今賢。當長江之濱的頌聲與千載前的"金聲玉振"遙相呼應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文化記憶的激活,更是儒家"爲天地立心"精神在新時代的生生不息。惟願此類文化實踐能如杜宇催春,引動更多"春風化雨"的文明自覺。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