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12|回覆: 0

[儒家學說] 【孔子研究】創刊30周年 名家滿堂共推儒學復興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4-30 10: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孔子研究】創刊30周年 名家滿堂共推儒學復興

【孔子研究】創刊30周年 名家滿堂共推儒學復興

中國孔子基金會十三五學術規劃研討暨【孔子研究】創刊三十周年會議現場

4月28日,中國孔子基金會十三五學術規劃研討暨【孔子研究】創刊三十周年紀念座談會召開。錢遜、牟鍾鑒、陳來、郭齊勇等著名儒學專家,以及全國知名學術期刊代表二百多人齊聚北京,共商儒學發展與中華文化復興。

【孔子研究】創刊於1986年,時任名譽會長谷牧親自撰寫發刊詞。該刊由中國孔子基金會主辦,是專門反映孔子、儒學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最新最重要研究成果及學術動態的國際性中文學術期刊,30年來始終秉持學術乃天下之公器的理念,堅守學術辦刊的定位,以學術價值和學術水平作爲取捨稿件的唯一標準,講求兼容並蓄、擇善而從,以高質量、高水準、高品位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國家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被學界評價爲中國三十年儒學學術發展的見證者、踐行者、引領者。截止今年第二期,【孔子研究】已出版154期,刊載學術論文2346篇,總計達到了2211多萬字。

與會專家學者對【孔子研究】給予高度評價,認爲【孔子研究】經過三十年的發展,以引領儒學復興爲使命,無論題材選擇、發稿標準還是編排質量等方面,都是名副其實的一流學術刊物,代表著學術的良知與高度,是儒學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已成爲全國儒學研究的一面旗幟。

【孔子研究】創刊30周年 名家滿堂共推儒學復興

【孔子研究】創刊30周年 名家滿堂共推儒學復興

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滕文生等爲獲獎者頒獎

【孔子研究】創刊30周年 名家滿堂共推儒學復興

【孔子研究】創刊30周年 名家滿堂共推儒學復興

頒獎現場

此次會議公布了【孔子研究】創刊三十周年特別貢獻獎優秀論文獎。辛冠潔、周繼旨、閻韜、王式倫等十人獲得特別貢獻獎;【我國古代和而不同的文化觀】(張豈之)、【竹簡家語與漢魏孔氏家學】(李學勤)、【孔子仁禮關係新釋】(錢遜)、【二十世紀儒學的衰落與復甦】(牟鍾鑒)、【竹帛五行篇爲子思、孟子所作論】(陳來)等十篇學術論文獲得優秀論文獎。

據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長王大千介紹,在未來,中國孔子基金會還將設立【孔子研究】優秀論文獎、【孔子研究】學術新銳獎等獎項,從物質和精神上支持甘於坐冷板凳、德業雙修的中青年學者,並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爲他們的成長成才添磚加瓦、保駕護航。

【孔子研究】創刊30周年 名家滿堂共推儒學復興

【孔子研究】創刊30周年 名家滿堂共推儒學復興

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長王大千致辭

陳來等學者領銜學術委員會 力推儒學復興與文化傳播

此次會議上通過了新一屆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選舉產生了學術委員103人,推舉了顧問29名。陳來被選舉爲學術委員會主任,王中江、李存山等被選舉爲副主任,饒宗頤、許嘉璐、馮其庸、杜維明、成中英、張豈之等被推舉爲顧問。

會議還審議通過了【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工作條例】和【中國孔子基金會十三五學術規劃】。據了解,十三五期間,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發展的總目標是:力爭在儒學研究、學術交流和文化傳播方面,實現三個走在全國前列,成爲引領儒學復興、深耕精神家園的重要陣地。

爲此,十三五期間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規劃將把握引領性、協同性、開放性、現代性、實踐性五大原則,重點實施八個一戰略:即建設一支隊伍(學術委員會)、實施一項工程(數位化工程)、推廣一批學堂(孔子學堂)、推出一尊規範孔子像及孔子系列像、設立一組獎(孔子系列獎)、打造一個國際交流傳播平台(孔子文化世界行)、組織一系列學術論壇(世界儒學大會及東亞儒學論壇等)、出版一批有影響的學術及普及圖書與刊物(孔子書房)。圍繞這些戰略,中國孔子基金會將突出五大重點工作:堅持高點定位,加強學術研究;舉辦高新精論壇,促進學術交流;建設傳播平台,強化傳播普及效果;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加強對外交流;加強組織領導和基金保障,確保目標實現。

與會專家在發言中認爲,這個學術規劃方案,全面深入、與時俱進、有亮點、可操作,顯示了中國孔子基金會在新時代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長王大千表示,目前中國孔子基金會的工作總方針是引領儒學復興,深耕精神家園。學術工作是中國孔子基金會的靈魂與核心,是建會之本。通過此次產生的新一屆學術委員會,我們就是要整合全國儒學研究者資源,以學術名家爲龍頭,以現代傳播爲手段,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擔當起更多的責任和使命,爲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滕文生、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桂曉風、中國孔子基金會常務副會長賈萬志、國際儒學聯合會秘書長牛喜平、中華孔子學會會長王中江、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世農,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王志民、劉念遠、張樹驊、牟鍾鑒、陳來、吳光、劉守安、李長明,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長王大千,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武衛華、牛廷濤、劉廷善,以及來自全國各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儒學專家,全國知名學術期刊和出版機構負責人、媒體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潘汀肝 發表於 2025-4-27 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孔子研究】三十載學術堅守與儒學復興的時代擔當

欣聞【孔子研究】創刊三十周年學術盛會,作爲深耕儒學研究數十載的學人,深感此刊之於當代儒學發展實具三重歷史意義:

一、學術薪火的傳承者
【孔子研究】自1986年創刊以來,始終恪守谷牧先生"爲往聖繼絕學"的創刊宗旨。三十年間刊發兩千餘篇學術論文,形成2211萬字的學術積累,其規模相當於一部活態的"當代儒學發展史"。尤爲可貴者,該刊堅持"學術乃天下公器"的辦刊理念,在方法論上開創"經學詮釋與現代轉型"的雙軌研究範式,既延續了乾嘉學派"無徵不信"的考據傳統,又發展了"返本開新"的闡釋路徑。張豈之先生"和而不同"的文化觀研究、李學勤先生的簡帛文獻考證等典範之作,皆體現了這種學術品格。

二、儒學復興的推動者
在"西學東漸"最盛的1980年代,【孔子研究】創刊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宣言。牟鍾鑒先生關於二十世紀儒學興衰的宏觀論述,錢遜教授對仁禮關係的創造性詮釋,皆通過該刊產生廣泛學術影響。刊物以"核心期刊"的學術標準,構建起連接港台、日韓、歐美的儒學學術共同體,使"孔子"真正成爲國際漢學研究的關鍵詞。近年來更通過設立學術獎項,形成"老中青"三代學人的學術接力,此乃深具文化戰略眼光的制度設計。

三、當代學術的引領者
面對"十三五"學術規劃的新階段,【孔子研究】學術委員會由陳來等先生領銜,預示著三個重要轉向:其一,從經典詮釋轉向"生活儒學"的實踐探索;其二,從單一哲學研究拓展至經學、禮學、易學的整合研究;其三,從學術研討提升至"儒學與現代性"的對話層面。這種學術自覺,正是對孔子"聖之時者"精神的最好繼承。

展望未來,儒學復興尤需警惕兩種傾向:既不可流於文化保守主義的窠臼,亦不可淪爲功利主義的學術表演。【孔子研究】當以"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智慧,繼續秉持"擇善固執"的學術立場,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讓孔子思想真正成爲"活的傳統"。此乃學界同仁共同之期待,亦爲文明對話之所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