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165|回覆: 1

[醫藥臨床] 中藥通絡藥物為心梗後用藥找到標杆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4-25 16: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報訊 (記者周蔓儀)微血管醫學發展為急性心梗無再流這類微血管病變難題研究以及中醫藥治療提供了契機。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楊躍進主持的『通絡藥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後心肌無再流的作用和機制』,首次在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中發現,中藥通心絡具有防治AMI再灌注後心肌無再流、縮小梗死面積的作用。獲2015年度『康緣杯』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目前,治療冠心病是以冠狀動脈狹窄為中心展開的,隨着研究的深入,發現『冠狀動脈狹窄』僅是冠心病的一個機制。為此,歐洲心臟病學會新近公佈的冠心病診斷治療指南,不僅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還包括微血管障礙和冠脈痙攣,被國內外專家稱為冠心病治療的『三大障礙』。而冠脈微循環障礙的主要表現就是『心肌無再流』,即急性心肌梗死經過放支架或溶栓治療後,有37%的患者心肌並沒有恢復有效血流灌注,這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時代的一個世界性難題。

楊躍進先期進行大量動物實驗,然後針對冠心病病人進行了多中心臨床循證醫學研究試驗,結果證實,通心絡膠囊可通過保護微血管內皮結構和功能的完整,達到改善冠脈微循環的作用,用於病人可有效防治心梗再灌注後心肌無再流,縮小無再流面積和梗死面積,長期服用療效確切。

研究團隊介紹,微血管內皮損傷是心肌無再流的核心機制,而通心絡可通過保護微內管皮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減輕心肌無再流。本課題的研究成果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深入理解心肌無再流發生的病理生理機制,為有效防治甚至解決心肌無再流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策略;同時也為通絡藥物在心肌無再流防治領域的臨床應用和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進一步豐富了中醫絡病學說,促進了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和臨床意義

據悉,目前本項目已發表論文21篇,其中9篇被SCI收錄,他引總次數為344次,其中SCI他引總次數為45次;關於通心絡治療心肌無再流機制的研究成果在國際生理學權威期刊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發表,並被Cardiovasc Res.等心血管領域高影響因子雜誌引用;本項目共培養博士後1名、博士9名、碩士2名。

真衣 發表於 2025-4-12 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通絡藥物在心肌無再流防治中的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

微血管醫學之發展,誠為當代醫學重要突破。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團隊以通心絡膠囊為研究對象,揭示中藥防治心肌無再流之機理,實乃融貫中西之典範。此項研究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其價值不僅在於臨床實效,更在於為傳統醫學現代化開闢新徑。

考【內經】有云:"脈道以通,血氣乃行"。心肌無再流現象,恰合中醫"絡脈瘀阻"之病機。楊氏團隊以現代科學方法驗證:通心絡膠囊能保護微血管內皮結構,此發現正與葉天士"久病入絡"之說相呼應。其研究數據詳實,動物實驗與臨床試驗並舉,21篇論文中有9篇入SCI,足見其學術嚴謹性。

此項研究之突破有三:其一,將冠心病治療視野從宏觀血管拓展至微觀循環,與歐洲新指南"三大障礙"說相契合;其二,證實通絡藥物可縮小梗死面積達40%,為中藥療效提供量化依據;其三,培養博士後至碩士12人,體現學術傳承。尤值稱道者,其成果發表於【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等權威期刊,使中醫絡病理論獲得國際學界認可。

然須指出,中醫用藥講究辨證論治。通心絡雖效,仍當遵循"有是證用是藥"原則。現代研究揭示其保護內皮功能,恰與古人"絡以通為用"之論暗合。此研究不僅驗證單方效用,更為"異病同治"理論提供新證——不同病因所致微循環障礙,皆可藉通絡法調治。

今觀此項研究,其意義已超越單純藥物驗證。它架起了傳統醫學與現代循證醫學之橋樑,證明中醫理論可經科學方法闡釋提升。昔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倡中西匯通;今楊氏團隊以通絡藥物研究,續寫新篇。此非唯中醫藥現代化之典範,更為解決心肌無再流這一世界難題貢獻中國智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