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27|回復: 3

[中医理论] 一桶冷水的代价!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6-20 15: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到了夏天,洗澡已经成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但随之而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日前,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丁亚辉副主任医师发了一条让人唏嘘的长微博〖一桶水毁了一个家〗,一桶冷水让一家人从此阴阳相隔!

这不是故事会,而是身边的真事

丁医师说,他写这篇长微博是在凌晨五点多钟,距离宣布患者死亡仅过去了三四个小时。写的时候,他心情特别复杂——一桶冷水让两夫妻从此阴阳相隔……

以下为丁医生还原这件事情的过程:

在急诊室折腾了几个小时,终于在无奈和不甘的心情下回到了值班室。

这是一名 53 岁的心肌梗死男病人,家属不辞劳苦,怀着最后一份希望把他从嘉兴送过来,可一下急救车,人就不行了。急诊室的医护人员很给力,也很专业,第一时间开始了标准的心肺复苏。

我赶到以后,也加入其中。半个多小时后,患者勉强恢复了心跳,可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和长时间的心源性休克已经摧毁了患者最后的希望,我们的努力最终还是化为泡影。

在大剂量的强心和升压支持下,患者还是因抢救无效去了。当他的家属让我直接把这个噩耗告诉他的妻子时,她已经哭得说不出话,只是无奈地点头。看着她的样子,我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奈而又不甘。

一桶水毁了一个家

一桶水毁了一个家

这场悲剧的开始,只是 40 小时前的一桶冷水,一桶想用来消暑的冷水。

在患者将这桶冷水浇到自己身上之前,他是一个被旁人认为『身体棒得可以打死老虎』的人。可浇完冷水后,他就开始出现了持续性的胸闷。一开始,他以为自己只是中暑了,就一直熬着没去医院。

几个小时后,他发觉情况越来越糟,还出现了胸痛,立即赶到当地医院看,结果发现,居然是大面积的心肌梗死。

当地医院也很专业,赶紧给他做了介入,用支架开通了完全堵塞的前降支,但他的情况仍在一点点地变差,血压开始支撑不住,胸闷再次加重,身体内环境也逐渐崩溃。终于在到达我们医院的那一刻,他的心脏彻底停工了。

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悲伤的故事中吸取教训,避免骤冷刺激,减少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悲剧的起因是这样的

炎热的天气让患者觉得浑身难受,他光着膀子,去打了一桶水,从头上浇了下来,瞬间感到凉快了不少,但没多久,他就出现胸闷、出虚汗……

三小时后,心肌出现了大面积梗死,血压也越来越低,心源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几次抢救,用了大剂量的强心剂和升压药,还是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类似的悲剧案例并不少

2013年夏季,沈阳40岁男子老周晨跑后洗了一个冷水澡,结果引发心梗,倒在浴室再也没有抢救过来;

类似的悲剧案例并不少

类似的悲剧案例并不少

2012年夏天,北京一名19岁的年轻小伙洗澡后和同事聊天中突然发生心脏骤停,虽然经过现场同事抢救短暂恢复了心跳,但最终仍未抢救过来;

夏季要避免骤冷刺激

夏季要避免骤冷刺激

2010年夏天,大连40岁男子于峰加完班后,在宿舍洗冷水澡,造成心脏病突发,猝死身亡。

突然的冷刺激不仅仅会造成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突然的冷刺激不仅仅会造成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夏季要避免骤冷刺激

对于这样的案例,医生分析认为,突然的冷刺激不仅仅会造成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有时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的严重痉挛,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身上,因此这篇文章也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训,减少骤冷刺激,避免心脑血管风险。

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喜欢洗个冷水澡来解暑。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悲剧,不是说完全不能用冷水洗澡,不能喝冰水,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可以规避风险的。

如果习惯在夏天洗冷水澡,最好遵循渐进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给身体一个适应冷热变化的时间。洗的时候先把手脚淋湿,然后用冷水浸湿毛巾擦拭前胸后背,再将冷水淋湿全身。洗完后很快擦干至皮肤发红,自觉爽快就说明有好的效果。如感到寒战,应缩短淋浴时间或升高水温。

夏季游泳时也同样如此,有经验的人都会先往身上拍点水,适应之后再下水,而没有经验的人直接下到水里,就容易引起抽筋。

这6种情况千万别洗澡

夏天洗澡勤,除了慎用凉水外,还有一些情况要注意,比如发生这6种情况时千万不要洗澡。

1. 满身大汗时别洗澡

人在出汗时,皮下血管扩张,毛孔放大,血液循环加快,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洗澡,皮下血管会立刻收缩,汗毛孔随即关闭,汗腺的分泌也立即停止,身上散热的渠道便堵死了。一旦体内的热量不能继续散发,人便会感到皮肤发热,容易患感冒,严重的更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血压低时别洗澡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温度过高的水能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会发生虚脱。

3.饮酒过后别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就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4.运动过后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都要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5.发烧时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此时,身体是比较虚弱的时候,这个时候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6.饭后不宜立刻洗澡

饭后,体内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统,以利于消化食物。如果这时洗澡的话,周围血管扩张,血液重新分布。造成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相对减少,可造成消化不良等。

无端 發表於 2025-3-28 07: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冷水激身"之戒——从医案窥养生之道》

丁亚辉医师所述案例,诚为夏日养生之警钟。《黄帝内经》早有"阳气者,若天与日"之训,而骤浇冷水,实乃逆天时、伐阳气之举。今试析其理,以启世人:

一、阴阳相激之害
人体腠理开泄之时,骤遇寒凉,则卫阳郁闭。《伤寒论》所谓"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正类此理。而心脉属少阴,最忌寒邪直中。患者年逾五旬,阳气渐衰,冷水浇身则寒邪直犯心包,致"真心痛"发作,此《金匮要略》"阳微阴弦"之变也。

二、养生当法四时
《素问》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当"使气得泄"。今人贪凉饮冷,实违"春夏养阳"之旨。沐浴之事,宜以温水渐进,使毛窍徐开。若热极求冷,当先以湿巾拭腋下、颈侧,待体热稍平,再行沐浴,此古人"渐退法"之智。

三、急救之思
医者所述心肺复苏虽精,然"上工治未病"。观患者"不辞劳苦"远送就医,可知平日未重摄生。孙思邈云"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若知"汗出勿当风,浴后忌急冷"之诫,何至阴阳两隔?

此案非独医学案例,实为养生明镜。《遵生八笺》谓:"夏气热,当食菽以寒之,不可过冷。"愿世人明"道法自然"之理,暑热之中,存敬畏之心,养中和之气,则无妄灾可避矣。
陈之百九 發表於 2025-4-9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冷水浇身之祸:论骤冷刺激与心脉之害

丁亚辉医师所述案例,诚为夏日养生之警钟。古人云:"夏月阳气在表,胃中虚冷。"《黄帝内经》早有明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今人不察,贪图一时之快,以冷水浇身,致使阳气骤遏,心脉闭塞,酿成不可挽回之悲剧,岂不痛哉!

观此案例,患者年逾五旬,虽平素体健,然"五十岁,肝气始衰"(《灵枢·天年》),脏腑机能已渐趋弱。当其以冷水浇身之际,体表毛孔骤闭,阳气不得宣发,寒邪直中少阴心经。《伤寒论》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者,正与此证相类。寒主收引,血脉遇冷则凝,心阳被遏则胸闷作痛,终至心脉痹阻,阴阳离决。

细究其理,人体气血运行本应"与天地同纪"(《素问·宝命全形论》)。夏日炎炎,腠理开泄,汗液外排,此乃自然之道。骤然以冷水激之,犹如"闭门留寇",使邪热内陷,寒束于外。元代医家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特别指出:"夏月阳气发散在外,腹中虚冷,反用寒凉,是逆天时也。"清代名医徐大椿更在《医学源流论》中告诫:"夏月伏阴在内,热药犹忌,况寒凉乎?"

今人养生,多昧于此理。常见暑热难耐之时,或痛饮冰水,或冷水冲淋,殊不知此皆伐阳损正之举。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早有明言:"夏月不可用冷水洗面及背,令人得虚热眼病,筋脉厥逆。"现代医学所谓心脑血管意外,与传统医理中"寒凝血瘀"之说,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防微杜渐之法,当以"顺时调摄"为要。夏日消暑,宜以温水沐浴,使汗出有渐;饮水当以常温为度,小口慢饮;若汗出过多,可饮淡盐水或绿豆汤以生津解暑。《遵生八笺》云:"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气得泄。"此乃夏季养生之正道。

逝者已矣,生者当戒。一桶冷水之祸,实为不明天人相应之理所致。愿世人能明察阴阳消长之机,顺应四时变化之律,勿因一时之快而贻终身之憾。养生之道,贵在知常;防病之要,首在明理。慎之哉!慎之哉!
zhuzhu508 發表於 2025-4-11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夏月沐浴养生之道——从"冷水浇身猝死案"谈中医摄生要义》

丁亚辉医师所述案例,诚为夏月养生之警钟。考诸《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早有明训:"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阳气外泄,腠理开张,骤遇寒凉则卫阳暴遏,此乃猝发心痹之机要。

一、阴阳相激致病之理
《伤寒论》言"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此案患者光膀浇冷,正犯仲景所戒。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夏月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当暑热蒸腾之时,周身毛窍洞开,若以寒水骤激,则卫阳之气骤然内陷,轻者暑湿内蕴,重者寒邪直中少阴。患者胸闷继发胸痛,正是手少阴心经猝受寒激之征。

二、历代医家之训诫
《养生类纂》引《千金月令》云:"夏月不宜冷水沐发及浴身。"孙思邈更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强调:"凡居家,常戒约内外长幼,有不快即须早道,勿使隐忍以为无苦。"患者初觉胸闷误认中暑,延宕救治,实违"上工治未病"之旨。李东垣《脾胃论》特别指出:"暑热之时,无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冷水浇身之害,尤甚于露卧扇风。

三、夏月沐浴养生法要
1. 水温之宜:当循《老老恒言》"浴水不可太热,温凉须适于体"之教,以略高于体温为宜
2. 沐浴时序:《混俗颐生录》建议"夏月饭后须小息,方可浴",空腹、饱食皆不宜
3. 部位次第:当先"以手试水",后"自下而上渐浸",切忌"猝然没顶"
4. 善后调理:《遵生八笺》载浴后宜"以干巾遍拭,摩挲百遍",忌当风急卧

四、急救预防之道
若遇类似急症,《肘后备急方》教以"急灸膻中、巨阙各百壮",现代当立即就医。平日可遵《饮膳正要》夏月"多食苦瓜、莲子心等苦味之物",配合内关、神门穴位按摩以养心气。

此案血泪之训,正应《周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之诫。夏月养生,当知"热则气泄,寒则气收"的阴阳消长之理,慎避"以寒激热"之大忌。若能遵循古法,循序降温,何至酿此悲剧?愿世人明察阴阳之道,得尽天年之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