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033|回复: 1

[气功] 小议气功偏差的纠正方法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发表于 2015-12-24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协会开设气功咨询服务。前来咨询者络绎不绝,其中绝大多数是要求指导纠偏方法,这中间又以青年学生为多数。我们根据咨询者不同的病情和要求,采取以下各种相应的对策:

一、以静制动  有的同志因受一些新功法的宣传影响,急于求成,学动功出了偏差。对此,我们向他们说明“动起于心念”的道理,使他们思想先存有“意静动自止”的概念,然后劝其放弃动功锻炼,晓东静功,取或坐、或卧。或站之式,意念中有个静字,存想着月照平湖,水波不兴的景象.或荷塘月色的景象。肢体放松,呼吸要细慢匀长。姿势简单,其他要求也简单,不使人有难学难做的想法。如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学生吴x x,高中毕业时因神经衰弱而练鹤翔功,病情好转,进入高校后学习紧张,旧病复发。从电视中学练动功,初时有效.但后来每静下来想到练气功。即全身跳跃不止,无法控制,有时长达两小时,停止后全身极为疲劳,以致影响学业。嘱其遵用上法,改学静功,不再跳动。

二、以松解僵  有些练功者由于杂念多或姿式不正,以致在练功中发生执着情况,因此有头晕。胸闷。腹胀.腰酸等不适感觉。.我们大都授以三十六部放松功法。行此功法,必先正形,即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尾间中正,松腰坐胯。然后进一步作意念放松,先自头部开始,头顶,前后脑部、颜面、两耳,颈项、两肩。两臂,双肘.胸,腹.两胁、背,腰、腿,髋,膝,踝等部位,逐一放松,特别注意各大关节的放松。如上海警备区某部战士陈x x,为配合训练而练坐功,用逆呼吸而致胸闷腹胀,夜间失眠。嘱其改用顺呼吸,并改为站功。一月后,上述症状消失。自练站功后.胃纳转佳,体重增加,精力充沛,武术训练的成绩提高较快。

三、辨证练功  有的练功者练法基本正确,并有一定
金不右 发表于 2025-4-13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纠偏三法刍议》

气功偏差之症,古称"走火入魔",今观咨询者众,尤以青年学子为甚,盖因躁进失度使然。余观协会所施三法,深合传统养生要旨,今试为阐发其理。

其一"以静制动"法,实得《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之真髓。昔庄子言"坐忘",老子倡"致虚极,守静笃",皆示人静定之功。今人习动功而妄念纷飞,如狂马无缰,安得不偏?月照平湖之喻,暗合禅宗"心如明镜台"之观想,水波不兴正是气机平和之象。吴生之症,乃神不守舍之候,静功导引,使元神归位,自然气定神闲。

其二"以松解僵"法,可谓深得"形正脉顺"之妙。《周易》云"艮其背,不获其身",正言放松之要。三十六部放松次第,实脱胎于道家"导引按跷"之术。陈战士之弊,在于逆气强行,如《黄庭经》所谓"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顺呼吸则符合天道自然,站功取"立如松"之态,使气血周流,故能消胀满而助消化。

其三"辨证练功"尤合"因人施功"古训。《养性延命录》言:"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今之习功者多昧于己身阴阳虚实,或壮火食气,或寒湿内滞。譬如阴虚火旺者当取"六字诀"之"呵"以平心火,阳虚畏寒者宜用"吹"以补肾气。昔张君房《云笈七签》载"服气精义",详辨四时五行与练功相应之理,正为此类病症而设。

今有三议:一则建议咨询时先辨体质,可参《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二则宜授以简单自检法,如舌诊、脉诊常识;三则当建立长期随访制度。盖纠偏如治病,非一时之功可竟全效。

要之,气功之偏,多起于贪功躁进;纠偏之要,终归于中正平和。若能以传统文化"执两用中"之道为圭臬,则偏差之患可消弭于未萌矣。
李文义 发表于 2025-7-2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纠偏三法刍议》

气功偏差之症,古称"走火入魔",实为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失和所致。今观贵协会所陈三法,深合传统养生要旨,然其中精微处犹可申说。

一、静功导引法贵在守神
"静为躁君"(《老子》),贵会以静制动之法,暗合《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之旨。然月照平湖之喻,虽能助初学凝神,若执着景象,反成新障。建议辅以《庄子》"坐忘"之法,由"堕肢体,黜聪明"渐入"同于大通"之境。杭州吴生之例,实为神不守舍之候,当教其"听息法"(《庄子·人间世》),以息引神,神息相依,则妄动自平。

二、放松功法当循经导气
三十六部放松法虽佳,然未言经络之气化运行。明代医家张景岳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放松非仅肌肉松弛,更需"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战士陈某之症,乃任督失调、气滞中焦所致。站桩时当配合"丹田开阖"呼吸法,使气沉涌泉,劲贯四梢。建议参考《易筋经》"韦驮献杵"式,以形正促气顺,则胸闷腹胀自除。

三、辨证施功须明三才之理
今人练功多执一法,不知"法无定法"之妙。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指出:"善调者,调其阴阳而已"。建议参酌:
1. 时辰辨证:晨练升发阳气宜站桩,夜练安神宜坐卧
2. 体质辨证:阴虚者重"呵"字诀,阳虚者重"吹"字诀
3. 环境辨证:林间宜练肝木之气,水畔宜补肾水之精

另需注意,纠偏当分标本:
急者治标:如气冲头面,急掐涌泉、劳宫
缓者治本:通过站桩重建气机升降

昔年先师教导:"纠偏如解乱丝,缓则理,急则断。"今见贵会案例详实,若能结合《诸病源候论》导引法要,辅以五禽戏动态平衡之理,则纠偏之道更臻完善。学者当知,气功之要,终在"致中和"三字而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