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99|回復: 1

[气功] 练功入静生理效应的研究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5-12-23 00: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丈综述了近年来我室对练静功过程中脑电、肌电、皮肤电位、呼吸运动,指端血管容积、心率、皮肤温度和单位时间耗氧量等多项生理效应的研究概况。目的是以观察态中这些变化的相关性和同步性,及如何应用这些变化说明气功的入静程度和了解气功功能态的生理特征,对探索气功入静的本质有一定的意义。

一、练功过程中皮肤电位活动(Skin potential activity简称SPA)的变化

1.SPA自发波的特点:

(一)坐位练功者40例在入功后松静阶段SPA自发波波幅明显降低,频率明显减少。对照组31例的变化微小而无规律。

(二)不同体位练功过程中SPA自发波的波幅,频率均有不同。大多数人在卧位时波幅低、频率小,而坐位的SPA自发波的减少比立位明显,最大自发波比立位小,两者差异显著(P<0.05)。

2.皮肤电反射波的特点:在不同体位的练功过程中,在功前、松静和恢复三个阶段分别给予声音刺激,每次刺激间隔4分钟左右,22例练功者的坐、立位与卧位间反射波波幅的绝对值(mV数)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意义(P<0.05或<0.01,<0.001)。

3.两侧掌心SPA的同步对称性现察:在坐位自然安静条件下,20例健康人两侧掌心的SPA基本上都是同步对称的;但120例各种病人中,有42例出现明显而典型的不同步不对称现象,主要是波形、相位或周期等的明显不同。这些病人经气功锻炼对两侧掌心SPA的不同步不对称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似乎与疾病的好转情况有关。例如:三例帕金森氏症病人,在练功一个阶段后,病情有所好转的同时,尽管功首两侧掌心SPA仍不同步不对称,但入功后却出现明显的同步对称现象。

4.SPA的相位变化:

(一)健康人与病人两组间的SPA相位无差异,而男性与女性的SPA相位有显著差异,女性负向波例数显著地多于男性,而反射波波幅显著地小于男性。
古筝 發表於 2025-4-13 05:12 | 顯示全部樓層
《练功入静生理效应的研究》学术述评

该研究通过多维度生理指标监测,系统探讨了气功入静状态下的生理协同机制,其方法论设计与实证取向对揭示传统修炼技术的科学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以下从学术价值与深化方向两方面评述:

一、研究设计的创新性
1. 多参数同步监测体系
研究整合脑电(EEG)、肌电(EMG)、皮肤电位(SPA)、呼吸动力学等八项生理指标,突破了单一指标研究的局限性。特别是SPA与血管容积、耗氧量的相关性分析,为"形-气-神"整体观提供了量化依据。

2. 体位变量的控制实验
发现坐位练功时SPA波幅降低较立位显著(P
廖目 發表於 2025-4-27 18:22 | 顯示全部樓層
《练功入静生理效应的研究》学术述评

该研究通过多维度生理指标监测,系统探讨气功入静状态下的生理协同机制,其方法论与发现对传统修炼理论与现代身心医学的衔接具有突破性意义。兹就核心论点分述如下:

一、皮肤电位活动(SPA)的神经生理学阐释
研究揭示SPA自发波在入静后呈现波幅降低、频率减少的特征,此现象与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密切相关。从中医理论观之,SPA的抑制反映"形神合一"状态下相火归位的生理表现,《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在此获得实证支持。不同体位导致的SPA差异(卧位>坐位>立位),恰与《庄子·刻意》"坐忘"体证相呼应,提示姿势张力对"松静"程度的梯度影响。

二、多生理参数的协同性价值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脑电、呼吸、血管容积等指标同步监测,其数据相关性为"气功功能态"的客观判定建立量化模型。特别是指端血管容积与耗氧量的负相关现象,暗合丹道典籍中"胎息"状态下代谢率降低的记载(《云笈七签》卷六十),这种"低耗高效"的生理模式,可能揭示入静态特有的能量重组机制。

三、方法论的历史参照与突破
1. 传统维度:研究设计契合《周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认知框架,将"入静"这一主观体验转化为可观测的生理变量群。
2. 现代意义:通过建立SPA等指标的量化标准,为气功修炼的深度分级提供科学依据,弥补了传统"九层炼丹"等经验性描述的不足。

四、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1. 需加强不同流派功法(如佛家止观、道家周天)的生理效应差异性研究
2. 建议引入红外热成像技术,补充"气机运行"的体表温度场动态分析
3. 可结合《黄庭经》等典籍中的"内景"描述,构建生理-心理关联模型

该研究开创性地实现了传统修炼理论与神经生理学的对话,其价值不仅在于验证古典理论的科学性,更在于为现代心身疾病干预提供了可量化的生物反馈范式。后续研究若能深化古今理论的互释,或可揭示更多东方修炼智慧的现代科学内涵。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