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994|回復: 2

[散打] 致命之美如何练成?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5-12-20 21: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喜欢搏击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柳海龙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2000年,中国武术散打争霸赛出炉,这是一项全新的市场化运作的体育赛事,参赛选手皆为高水平专业散打运动员,可以说代表了当今国内散打最高水平。在强手如林的赛场,柳海龙夺得了上第一个“散打王”称号,这一年,柳海龙才19岁。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从此以后,其势如破竹,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夺得第一届散打世界杯80公斤级冠军,两届中泰对抗赛“金腰带”,两次“超级散打王”,在前不久结束的首届世界散打王争霸赛中,以4比1战胜美国自由搏击冠军。柳海龙已经成为搏击明星。

擂台上的柳海龙正如其名字一样,身如蛟龙,气势逼人,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对手不寒而栗了。柳海龙其实不算高大,1.76米的个子,不过他很强壮,浑身肌肉饱满又富有弹性,四肢发达有力,无论体型还是肌肉结构,即使以健美的标准来看,也算比较不错的了。而棱角分明的脸型,英气逼人的目光,更是让人一眼就能望见其强壮身躯里蕴藏着的致使的攻击力。

钢铁般的身体是如何练成的?

散打是一项激烈的身体对抗性运动,其特点是手脚并用、讲究“远踢近打贴身摔”。散打对各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那一方面有欠缺,都会影响整体的发挥。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而柳海龙恰好属于那种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好的少数人之一,在他身上,你很难说哪方面有明显缺陷。

作为搏风吹草动高手的基础,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体能是必不可少的。柳海龙打了个简单的比方,同样100公斤的力量,打在一个身体强壮的人身上,可能他就承受不了。而且,强壮的身体也是力量的保证。虽说身体很大程度上得自遗传,但后天的训练才是最根本的。

柳海龙其实也没什么秘诀,他认为,跑步就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跑步是全身的运动,不仅能增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减去身体多余的脂肪、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因此,各种形式的长跑就成了柳海龙每天训练的保留项目。

在平时的训练中,力量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大约要占到整个训练的六分之一。“一力降十会”,要想击垮对手,没有足够的攻击力是难以想像的。散打力量训练主要有杠铃深蹲、卧推等器械练习,当然与健美训练要求不一样,不以追求肌肉块为目标,而要突出爆发力。另外一项重要的训练是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连续出拳,如一分钟内要出200或300拳,这是对力量速度耐力的综合锻炼。经常可以在擂台上看到这样的情形,在比赛的最后两局,双方或一方运动员两手耷拉,偶尔的出拳也显得绵软无力。而柳海龙不会,从开赛到结束,他就像一只不知疾倦的公牛,即使在最后一局,也拥有KO对手的杀伤力。这当然来自平时训练出来的出色体能。

关于体重

对于散打运动员来说,身上的肥肉无异于垃圾,既然影响技术的发挥,又不利于在体重级别上占优。因此每个散打运动员都面临着控制体重的问题,特别是在赛前,无不想尽办法着控制体重的问题,特别是在赛前,无不想尽办法减轻体重。而柳海龙原本是打75公斤级的,现在却升为80公斤级,不但不减,反而增了5公斤。

柳海龙认为,合理的减体重是必要的,但原则是不能影响运动能力,不能损害身体健康。减去的体重应该是多余的体脂和水分,而且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平时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将体重控制在一定水平,赛前根据需要减去适当的体重,这样才是比较合理的。提到体重,当然不能不说一说饮食,作为高水平的散打运动员,饮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虽然没有专门的营养顾问,但在平时训练中,还是注意多食用一些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和营养补剂。每顿不要吃得过饱,可以少吃多餐。另外,尽量不抽烟,少喝酒。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25-3-25 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武者之道的三重境界》

柳海龙之成就,实乃"形、气、神"三者合一的武道至境。观其训练之法,当知"形"之锤炼在于每日千次击靶、负重深蹲,以《易筋经》"导引吐纳"之法固本培元;"气"之修养则见于其擂台之上"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节奏掌控;至若"神"之境界,恰似《庄子》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故能料敌机先。此三者,非十年寒暑不能得其一二。今之习武者当明:钢骨铁躯乃表象,心志澄明方为根柢。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9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周佐 發表於 2025-5-25 1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柳海龙散打成就的武学体系建构》

柳海龙先生之成就,诚为当代散打武学之典范。其技击之道,非徒恃筋骨之强,实乃形神兼备、内外兼修之结果。今试从传统武学体系剖析其成功要诀,以明"致命之美"实为系统化训练之必然产物。

一、形质基础:筋骨训练之要义
柳氏体型虽非魁伟,然其肌理匀称、筋骨协调,暗合《黄帝内经》"形与神俱"之旨。其每日长跑之训,实为传统武术"易筋"之法门,《易筋经》有云:"凡行导引,必先调息",跑步正合吐纳导引之妙。而杠铃深蹲等训练,则与少林七十二艺之"石柱功"异曲同工,皆在培养"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的整体劲力。

二、劲力特质:刚柔相济之道
柳氏拳法能在一分钟内连发三百拳,此非蛮力所致,实得"刚柔相济"之真谛。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言:"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正说明速度耐力之重要。其爆发力训练,尤合形意拳"千金难买一激灵"之要诀,将传统"寸劲"与现代运动科学完美结合。

三、战术体系:散打技法之升华
柳氏"远踢近打贴身摔"的立体攻击体系,实为传统武术"三盘联动"理论的现代演绎。清代苌乃周《苌氏武技书》强调:"上中下三盘,须要分明",柳氏技术体系恰将此理发挥至极。其中泰对抗之胜,更证明其深谙"因敌变化示神奇"的战术智慧。

四、心法修养:武者精神之淬炼
柳氏目光如炬、气势逼人,此非形貌之威,实为"神充气足"之体现。《庄子·说剑》云:"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柳氏擂台表现,正是这种战略定力的现代诠释。其每日万次的重复训练,更暗合儒家"人一能之己百之"的修为精神。

结语:
柳海龙之成功,实为传统武学智慧与现代科学训练交融之典范。其训练体系蕴含"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传统要义,又结合运动生理学最新成果。所谓"致命之美",实乃千年武学文化积淀与个人艰苦修炼共同铸就。后学者当知其成就非偶然,乃系统修炼之必然结果,诚可谓"技进乎道"者也。
暂用中文名 發表於 2025-5-30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武学修为与刚柔并济之道——由柳海龙现象谈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

(起)柳海龙现象实为当代武学修为之典范。观其"散打王"之成就,非独筋骨之强,实乃形神兼备、刚柔相济之传统武学精髓的现代表达。《易传》有云:"刚柔相推,变在其中",柳海龙之训练体系,恰合此道。

(承)考其训练要诀,首重"中和"二字。每日长跑非徒练气力,实暗合《黄帝内经》"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之旨。其力量训练不求肌肉贲张,而重爆发瞬发,此正应《少林拳谱》"劲如松生,发似雷震"之要义。每分钟三百拳之速,非蛮力可致,实得"其疾如风"的孙子兵法精髓。

(转)然今人习武常见三弊:或偏刚失柔如枯木,或重技轻气若浮萍,或求速成类沙塔。柳海龙之可贵,在于深谙"柔弱胜刚强"(《道德经》三十六章)的辩证之理。其肌肉"饱满而富弹性",恰是《太极拳论》"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的现代诠释。

(合)愚以为,真武者当效柳海龙"四体勤而心神静"之功。外练筋骨皮,须合《易筋经》"导气令和"之法;内修意志力,当循《大学》"知止定静"之教。现代搏击若欲得致命之美,必当回归传统武学"阴阳相济"的根本大道。如此,方可谓得武学真谛,成就不朽之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