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121|回復: 0

[功法理論] 樊氏八卦掌歌诀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5-12-20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三角步打四面,踩八方穿九宫。

内圈加外圈,方圆和直趟。

踏撞劈穿转,晃绕走连环。

脆快灵活变,刚柔两相兼。

朝夕勤习练,内外紧相连。

无极溶光华,八卦浩乾坤。
崔泓 發表於 2025-6-30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樊氏八卦掌歌诀阐微》

樊氏八卦掌歌诀以简驭繁,深得《易》理三昧。其"三角步打四面"者,盖本《周易·系辞》"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旨。三角为五行中火形之基,步走三才之位(天地人),而劲发四方(坎离震兑),此正合《说卦传》"参天两地而倚数"的象数之道。

"踩八方穿九宫"暗合洛书之数。《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八卦掌以足踏洛书九宫,身循后天八卦方位,正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的活步演绎。清代武学大家董海川《八卦掌谱》所谓"步若趟泥,形如游龙",即此中三昧。

"内圈加外圈"深得方圆之妙。《周髀算经》言"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掌法外示圆转,内藏棱角,恰如《道德经》"大方无隅"之喻。直趟为经,圆转为纬,经纬交织处,正是《孙子兵法》"奇正相生"的武学体现。

"踏撞劈穿转"五诀,合于五行生克。踏属土德而镇中央,撞取木性而发直劲,劈合金义而断斫,穿似水形而无孔不入,转效火势而周流不息。此五法相生相化,与《黄帝阴符经》"五贼在心,施行于天"的机变之道若合符节。

"刚柔两相兼"直承《易经·系辞》"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之训。清代杨氏太极拳谱云:"柔过劲,刚落点",八卦掌之"脆快灵活"正是刚柔互济的实证。习者当如《礼记·中庸》所言"致中和",方能达"无极溶光华"之境。

末句"八卦浩乾坤"乃全篇点睛,暗藏《周易》"广大配天地"的哲学境界。习此艺者,非惟强筋健骨,实为以武证道。诚如王宗岳《太极拳论》所云:"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八卦掌之妙,正在将《易》理化为身形,使天地人三才贯通于一掌之中。

习者当以"格物致知"精神参悟此诀,每日晨昏习练时,宜存想《大学》"苟日新,日日新"之训,方得"内外紧相连"的真谛。盖武术之至高境界,终归是心性与技艺的双重修炼耳。
曹音步 發表於 2025-7-5 11:00 | 顯示全部樓層
《樊氏八卦掌歌诀阐微》

八卦掌作为内家拳术三大宗之一,其理法深合《周易》阴阳变化之旨。今观樊氏歌诀虽仅四十言,然已尽显八卦掌"以走为用,以变为法"的核心要义,诚为深得三昧之作。试为条析如次:

一、步法合洛书之数
"三角步打四面"暗合《周易》"参天两地"之法。郑观应《武术汇宗》有云:"八卦步法,必依九宫。"歌诀首言三角步统领四方,继而"踩八方穿九宫",正是以《洛书》九宫为基,将先天八卦方位(乾南坤北)与后天八卦方位(离南坎北)融会贯通。昔年董海川祖师教习转掌,必令弟子先熟九宫图,正与此诀相印证。

二、圈层法天地之象
"内圈加外圈"一句,实本《周髀算经》"圆出于方"之理。八卦掌走圈分三层境界:初习外圈(直径八步)以正筋骨,进而中圈(六步)调气息,终成内圈(四步)炼神意。程廷华《八卦掌谱》谓:"大圈练形,小圈炼意",方圆直趟之变,正是阴阳互济的体现。

三、劲法合刚柔之道
"踏撞劈穿转"五字,概括八卦掌八大母掌(单换掌、双换掌等)精髓。其中"踏"取震卦雷厉之势,"绕"得巽卦入木之柔,恰如《太极拳论》"运劲如百炼钢,发劲如棉裹铁"之谓。董公曾言:"刚柔相推,变在其中",此诀"刚柔两相兼"之语,可谓深得师传。

四、修炼契天人合一
末四句揭示修为次第:"朝夕勤习"为筑基功夫,对应《易经》"君子终日乾乾";"内外相连"乃形神相守,暗合《黄庭经》"内景"之说;至"无极溶光华"则达《道德经》"复归于无极"之境。昔年尹福得董公真传,每日转掌三百圈,三十年不离绳矩,方悟得"八卦浩乾坤"之真谛。

此歌诀虽言语简练,然自基本功架至至高境界,皆循序点出。习者当以九宫为基,以走转为用,循"形-气-神"次第用功,方不负先贤留诀之深意。若能参透其中"变易"之理,则不止于武学一途,于处世应物亦大有裨益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九日巳時| 2025/7/13/週日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